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碰触文字中的灵魂——史铁生《合欢树》备课札记

碰触文字中的灵魂

——史铁生《合欢树》备课札记

刘向军

1984年,史铁生33岁。那年11月,他写下了《合欢树》。他的这篇文字比他的年龄更成熟,那是些浸透了灵魂汁液的文字。

“合欢树”,史铁生怎样想到了这样一个标题呢?

且不说文章的前6段——占全文一半的篇幅——根本一字未提及“合欢树”,事实上那时史铁生的窗前也确实并没有合欢树,即便就文章的后6段而言,那棵合欢树也只是言说在邻居们的口中,浮现在史铁生的回忆中,呈现在那个刚诞生的婴儿的眼中——那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既不认识那棵树,也与史铁生互未曾见。

【知青时代的史铁生】

那么,怎么办呢?能把标题“合欢树”更换成别的吗?

换成“我的母亲”?换成“回忆母亲”?换成“我的文学梦”?换成“长成一棵树的小草”?换成“轮椅上的故事”?换成“永远的母爱”?换成“母子情深”?换成“宿命”?

为什么感觉标题无法更换呢?“合欢树”这个标题到底好在哪里呢?

当年的史铁生写作此文时,应该也有过一番踌躇吧?

“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邻居的这句话,让“我心里一抖”。可能就在那一瞬,“合欢树”这个鲜明的意象便以母亲鲜活的形象电击般激活了史铁生的全部情感,牢牢攫住史铁生的整个灵魂。“合欢树”,它是树与人的融合,它是死与生的应答,它是实与虚的统一,它是蕴藉与直白的交织。其实,假如当初史铁生的妈妈种的是一棵泡桐树或是一棵洋槐树或是一棵山楂树,它也一样会像归有光笔下“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一样,引发作者和读者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史铁生与母亲】

既然前6段都与标题“合欢树”无直接关系,全部删掉可以吗?这几段文字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赘笔呢?前6段与后6段相比,哪一个板块更重要呢?

前6段当然不能删掉,虽然它与“合欢树”无直接关系,却有着紧要的间接关系。前6段写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后6段写的是儿子对母亲的“思”。没有了前6段,则后文的“合欢树”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没有了后6段,则前文的铺垫就失去了发酵后的蕴藉。前6段与后6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厚土与大树的关系。假如只有前6段——其实是前4段的话,那基本上是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样子,而有了后6段之后,全文境界顿然一变,甚是丰满,甚是醇厚,甚是幽深。

【合欢树的花】

前4段构织的线索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合欢树,对这4个自然段史铁生是怎样把它们连缀在一起呢?

——时间。写作。母爱。

第1段史铁生写的是自己10岁时写作文的事。那时史铁生健康活泼,他“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那时母亲“还年轻”“好看”,她急着对儿子“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我的得意,我被母亲冷落后的扫兴,我掩饰自己的扫兴,我故意讥笑着“把她气得够呛”;年轻的母亲急着在孩子面前表白、炫耀自己童年时的才华,年轻的母亲急着跟孩子解释,年轻的母亲被儿子的不屑“气得够呛”:这一段似乎更像是闲笔,真实的闲笔——母亲不该扫儿子的兴,儿子也不该气母亲。然而,在这充满生活情趣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文学气质的遗传,看到了史铁生的写作天赋,看到了上帝为史铁生已然悄悄打开了的生存窗口——写作。

第2段史铁生写的是自己20岁后的写作与母亲给自己治病的事。病,突如其来的病,把史铁生永远禁锢在轮椅上,也永远把母亲禁锢在轮椅旁。史铁生对自己的病早已绝望,他不断地努力打开写作这扇窗来寻求希望;而母亲对儿子的病还没有绝望——母亲总是比儿子更执著。“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有?”——这正是苦母的苦心。史铁生的母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神情该是怎样的呢?温柔催促?耐心劝说?小心翼翼?再三哀求?低声下气?

因为给儿子治病,母亲又差点送了儿子的命——“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对于瘫痪病人来说,血液循环不好,烫伤就是致命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个健康的读者读着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也许能在想象中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付出,但怎能感受得到在与死神抗争中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里,母亲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所受的煎熬呢。“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这是十多年后的1984年史铁生写此文时对母爱的感慨。是的,如果那时史铁生因这次烫伤而死掉的话,他的母亲是一定要疯掉的。

【史铁生和父母】

有一个值得玩味的事实:史铁生的笔下几乎从来没有写到自己的父亲,无论是1984年他的创作已颇有成就、他自己也颇有名气之时,还是一直到1990年他父亲去世之时。直到今天,在网上也几乎查找不到关于史铁生父亲的任何信息,虽然他父亲一直主要在北京林学院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并且始终陪伴着史铁生。——母爱实在太伟大,高大如树,巍峨如山,父爱只能淡没在母爱的阴影里,这怪不得史铁生。

第3段史铁生写的是自己20多岁后自己的写作与母亲对他写作的支持。“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此时母亲的话是对史铁生无限热切的鼓励,而不再是儿子10岁获奖时对儿子无意间的“打击”——母亲已经看出来,给儿子借书,推儿子去看电影,这就是治疗儿子的病的良药,写作就是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母亲未必期望儿子通过写作成名成家,但她一定期望儿子通过写作找到活下去的乐趣,通过写作坚定活下去的勇气。而从写作构思的角度来看,母亲的这一句话,就把第1段与这一段自自然然地紧紧纳在了一起。

第4段史铁生写的是自己30岁后写作的成功和母亲的死。

第4段只有两句话,不满两行,为什么格外有震撼读者的力量呢?

这其中,有不动声色的对比:史铁生靠写作而生,母亲为了儿子劳累成疾而死;史铁生靠写作获奖为母亲争来了荣耀,已死的母亲不会知道也不能分享这份最该属于她的荣耀。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这句话中的“却”字似横亘在阴阳之间的一座巨大屏障,把史铁生在阳间的生与母亲在阴间的死,冷冰冰地呈现在读者在面前。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了。”——这句话中的“整整”二字似两块叠置的冰冷的铅块沉重地压在读者心上,令人窒息,令人悲痛,令人长叹。“整整”二字,没有不行,少一字不好,对史铁生而言,它是接连砸在胸口的铅块,其无可摆脱的悲痛、绝望、无奈,数倍于读者。

文章至此,完全可以戛然而止。让这前4段独立成篇,标题就叫作“我的母亲”,就是一篇上乘佳作了;甚至,我以为,这或许比现在这样篇幅的《合欢树》更来得自然、质朴、流畅。

【美丽的合欢树】

第5、6段完全是为了行文上的过渡,以引出下文的合欢树。

于是,有了第7、8段的追叙——这两段围绕着合欢树的所叙之事,都发生在第4段史铁生“三十岁”之前,也就是说,母亲当年误把一棵“合欢树”当作“含羞草”带回家,种在盆中养起来,后来又把合欢树移出来种在窗前这些事,与当年母亲给我找药治病、给我借书、推我看电影是同时发生的事。但是,史铁生在这里采取了剥离、沉淀的写作手法——他把治病、写作与种树剥离开来先集中写,让母亲为自己治病、母亲支持自己写作这些母爱沉淀为下文合欢树成长的“养料”。这是史铁生的写作匠心呢,还是史铁生刻意为文的斧痕呢?读者不妨各做思考。

就第7段而言,中间是否也有刻意为文的瑕玼呢?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回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很少?什么叫很少再回到?”套用史铁生10岁时反问他母亲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问史铁生。即便是母亲去世后史铁生只回到原来的小院一次吧,难道没有看一眼窗前那棵母亲在世时即已生根、发芽、长出茂盛叶片的合欢树么?敏感如史铁生,思念母爱如史铁生,当然会是注意到那棵母亲像哺育婴儿一样用心血呵护长大的合欢树的。但是,史铁生并不轻易地——或者并没有自然地那样去写合欢树,而是特别地从老邻居们的口中写出那棵合欢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史铁生和妻子陈希米】

问题又来了:史铁生既然知道合欢树开花了,他为什么不就去小院儿里去看看它呢?

“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这是史铁生在文中对邻居们的解释。“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这只是表面的说辞,史铁生“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这才是根源。因为那树、那窗、那小院儿,那里的一切,都有着母亲的影子,睹物思人,那里有让史铁生不能承受的思念之苦,那里是让史铁生会“心里一抖”的地方。一个“抖”字,换成“紧”字成么?换成“揪”字成么?换成“沉”字成么?换成“颤”字成么?不成,都没有“抖”字那么有撞击力,“抖”的不只是心脏、心思、心情,而是史铁生的整个身心。

【地坛公园里的史铁生】

问题更来了:史铁生自己“不愿意去那小院儿”也就罢了,为什么在行文中又刻意——是的,刻意——写到那个出生后“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着窗户上的树影儿”的小孩子呢?如果删掉第7段、第9段、最后一段这共三次对那个不知姓名的小男孩的叙述的话,可以吗?

那个不知姓名的小男孩——小男婴——当然是真有其人的,但他同时又具有了神奇、神秘、神异的虚幻性和象征性。

小男婴身上有三奇:一奇在出生地,刚好出生在当年史铁生和母亲住过的小院里;二奇在性别,刚好和史铁生一样也是男性;三奇在一出生就如神灵附身般似的,“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在这里,史铁生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只是记下那个小男婴“光是瞪着眼睛”看树影的事,而史铁生却借此营造或是传达了奇特的意味:那棵凝聚了母亲强烈爱心的合欢树,那棵浓缩了他对母亲无限思念的合欢树,或许正散发着爱心的磁场,那个小男婴身在爱的磁场中,享受着爱的荫庇,一如自己最初躺在母亲爱的怀抱里。

如果把关于小男孩的叙述从文中抽出的话,丝毫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但文章也因此失去了现在的这种有人称之为“神秘主义”、有人称之为“理性主义”的内蕴了。而我倒愿意把它看作是史铁生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解脱:自己不敢去小院儿看那合欢树,但有那个小男孩代自己守望着那棵母爱的合欢树;自己不能去小院儿看那合欢树,但有那个小男孩代自己陪伴着那棵感恩的合欢树;而母亲手种的合欢树,永远茂盛在史铁生的灵魂深处。

【病床上的史铁生】

第9段开头:“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这一句话,结束了第7、8段的追叙,遥应了第6段独自“在街上瞎逛”的叙述,于是,第6、7、8、9段又紧紧地纳织在了一起。

这一次,史铁生是决意去看一眼小院儿里母亲手种的合欢树了,可是,为什么临到跟前,他又不愿意让人背着自己去看树呢?

先前,史铁生“不愿意去那小院儿”,虽然那时他可以自己摇着轮椅车独自前往;而今,史铁生决定“去看看那棵树”,但是过道已经窄得轮椅车无法进去了。于是,史铁生这样写:“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偏偏就是不行,因为史铁生现在是不愿意让人背着他去那小院儿看那棵合欢树,虽然当年他曾让邻居背着他到病房里看了咽气前母亲最后一眼。史铁生不是不愿意看那棵合欢树,他只是不想让别人背着他、陪着他去看,他“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这两个字才是重点,也是答案。

【重病中的史铁生和张海迪合影】

第11段,即全文倒数第二段,不足40个字,却分成了3句来表述,合成更精练的一个句子不更好吗?文章至此结束不更好吗?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这就是第11段的全文。

这段话可以更精练地表述为:“我摇着车回家,独自享受着这悲伤。”如果这样表述的话,语意虽在,而语气全变,语韵尽失。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这个句子一下子把表述的节奏拉缓了,正如此时史铁生那无限惆怅、无边悲伤的思绪。“慢慢”二字是重点,哪怕是仅仅把这两个字删掉,文气都显得促急起来了。“慢慢走”,那是史铁生有一摇没一摇的走,那是史铁生不知家在何处、身在何处、心在何处的走。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这个句子是对前一个句子的解说,也是对下一个句子的引发。史铁生同样让它单独成句,而且,让“独自”和“静静”互为表里,“独自”是为了拥有“静静”,“静静”是为了拥有“独自”。“独自静静”是真的静,也是灵魂真的大不静;是真的独自,也是真的与母亲的灵魂在一起的不孤独。

“悲伤也成享受。”——这最后一句只有六个字,如此简洁,如此矛盾,史铁生让它独立成句,再不置一词。正因为是独立成句,因此,虽是短句,文气却依然保持了舒缓、从容。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是史铁生倾尽全力写出的人生的真谛,这是史铁生自造的人生警句。在这里,史铁生没有为这个句子加上定语,比如表述为“我的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也没有诗意地调换语序,比如表述为“我且享受这悲伤”。他直接让“悲伤”做主语,它的定语就是一切人;他让“悲伤”转化为“享受”,赋予了“悲伤”庄严的幸福蕴含。因爱而生,因爱而死,因爱而哭,因爱而歌,因爱而乐,因爱而痛,有爱的“悲伤”,是最值得独自静静享受的大欢喜、大幸福。“悲伤也成享受。”这正是人世间爱的宿命。

文章可以结束了吧,史铁生却不,他在第12段中用上文曾提及的那个小男孩来最终作结。删掉最后一段可以吗?史铁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是结束段的全部。

这结尾的一段大有神来之笔的味道,他是史铁生写作思维缜密的表现。有了此段就把文章的后半部分收束住了,也把前半部分收束住了,就也把全文收束住了。合欢树、母亲、孩子、爱,再分不开。

同样的小院儿,同样的合欢树,同样的母爱,那个小男孩像是曾经的史铁生,因为,天下所有的母爱和对母爱的感恩有着普遍性、共通性;“但是”——文中的这个“但是”,把文意一转,最终还是落脚到了史铁生自己拥有的母爱和他对母爱的怀念上来——“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只有史铁生自己知道这一切,这一切也只有对史铁生才最具震撼灵魂的母爱意义。正是这样,真正的悲伤美又是个性化的,是无法完全相通的。史铁生当然清楚这一点,而我,也只能通过品味他的文字去轻轻碰撞他文中的灵魂。

再说几句。网上,不少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中用了但丁的话作题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史铁生原文中用过这个题记吗?这个题记加得好吗?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明确的:没有。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也是明确的:不好。理由也是明确的:对于史铁生这样的一流的散文家而言,对于《合欢树》这样一篇极具特色的优美中文来说,它不必用但丁的格言来影响了自身的和谐。但是,但丁的话当然是解读《合欢树》的一把金钥匙。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因病去世——差4天,他就满60岁了。

再有一个多月,2018年即将过去,史铁生离开人世,将整整8年了。

【史铁生灿烂的笑】

小院儿里的那棵合欢树长得好还吧?当年的那个小男婴,于今已年过而立了,他后来应该不止一次地去看望过那棵合欢树吧?

而在我的世界中(或许也在所有读过《合欢树》的人的世界中),“合欢树”已经以一个新的意象——母爱的意象,摇曳在我的世界中了。

2018.11.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实录|《中国好作文》课堂教学实录(五)
合 欢 树
陈钟梁《合欢树》课堂教学实录
贴着课文教语文 ——观陈钟樑先生《合欢树》等课有得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