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曲母爱的颂歌

一曲母爱的颂歌

——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人不到中年,是不能全体味到史铁生笔下一位母亲对一个残疾儿子那深沉、热烈而又诚惶诚恐的慈爱的,也不能全体味到一个成年后残疾的儿子对死去的母亲那怀念、追悔而又透悟命运的情思的。


我们甚至不敢夸赞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写得好,因为,我们不能只是生命中苦难的一个旁观者,更不是一个欣赏者,而是一个同行者,甚至就是一个体验者。

但是,《秋天的怀念》是写得好。它的好,几乎与艺术技巧无关,它就是生活朴实的记录,它就是心语质朴的流动,它就是情感朴素的高贵。

说不出《秋天的怀念》哪一处写得美,因为它是那样的真,因此,它无一处不美。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一个瘫痪的、有梦想的小伙子,久久地凝望着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大雁,而自己却将一生被束缚在轮椅上,能不绝望、愤懑么?这个生动的细节,如同意识流小说中的神来之笔,写出了史铁生双腿刚瘫痪时的内心复杂的滋味、巨大的痛苦。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史铁生的母亲总这么说。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史铁生的母亲最后一次央求地说。

史铁生的母亲爱花,她想让儿子看花,她想让儿子走出家门,她想帮着孩子走出生命的困境,她想让儿子走进属于他的“花”的世界。从雁阵北归、花儿初绽的春天,到老北京生机蓬勃的夏天,到菊花已开的秋天,想望带着儿子看花去,是一个母亲竭力拯救瘫痪的儿子所能做的唯一的大事。母亲的愿望是简单而圣洁的:“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在史铁生的笔下,那“花”成了患难中爱和生命的一个意象,一个象征,一个图腾。

然而,就在史铁生最终答应和母亲“好吧,就明天”一起看花时,母亲却已经没有了明天。


这不是小说的虚构,这不是戏剧的巧合;生活比小说和戏剧更精彩,因为它比小说和戏剧更冷酷。真实地直面苦难的生活,这本身就蕴含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没有成年的女儿……”


母亲没说完的话是:“你们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但史铁生已经听懂了母亲的话,史铁生的妹妹也听懂了母亲的话。第二年,又是秋天,史铁生让妹妹推着车,一起去看北海的菊花。这当然是史铁生主动要去看花,因为,这是母亲生前对他的愿望,因为他要答应母亲“好好儿活”的期盼。


菊开正好,呈现在史铁生眼前的是希望无限的烂漫秋菊。从此,轮椅上的史铁生带着对秋天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对生死的透悟,挥动着钢笔,以一个冷静的哲人与坚韧的斗士的姿态,走向了生活的战场,最终给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一朵经过苦难浸泡的奇异的文学之花。

2016.6.17

附:《秋天的怀念》一文收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满分百分的话,我打96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敏专栏】秋的叮咛 生的突围 ——解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微课 知识点
《秋天的怀念》 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5《秋天的怀念》(精品课件)
秋天的怀念
爱你在心口难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