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锤百炼传真情——臧克家《坟》的炼字艺术

千锤百炼传真情

——臧克家《坟》的炼字艺术

刘向军   

臧克家19052004),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坟》是臧克家的一首著名短诗,此诗的炼字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臧克家

一生的辛苦,

把身子按倒,

他开垦过的草阡上,

添了一堆黄土。

坟,

象他的为人,

寒微,谦卑,

摇着几棵白草,

卷在风雨的怀里。

活着的时节,

工作在田里,

死后,他在替儿孙,

看守着这田地。

“按”字是本诗中第一个值得激赏的精彩用词。“按”字的字典义是“用手或指头压”,但在语境中,“按”有着更为丰富的传情达意效果。“按”字把“一生的辛苦”拟人化了,似乎有一只巨手把沉重的辛劳重重地压在无名的“他”肩上,而“他”是在和“一生的辛苦”的不屈拼争中,一点一点地被硬是被不幸的命运压垮了。如果将“按”字更换为“弯”字则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表达“一生的辛苦”这外来力量的强迫性,拟人的效果也不鲜明。如果把“按”字换为“扳”字,则不如“按”字那样体现“他”在黄土地上的挣扎与倔强的抗争。

“添”字也是本诗中用得出色的一个词。一个“添”字,表达了那“一堆黄土”的无足轻重、似有若无。如果换为“增”或“多”字,则韵味大减,不能很好地传达出人生的无奈之情。

“摇”和“卷”是本诗中最后两个用得传神、用得精妙的词。一个“摇”字,刻画出了“白草”的孤寂、凄清。换为“飘”字,就没有了根脚,而且也显得过于轻盈;换为“竖”字,则又显得呆板,少了一丝诗的灵气,也少了“摇”字所有的几许拟人味,也不能呼应下句“风雨”的动态之景。一个“卷”字,有力地写出了风急雨猛的气势,那“一堆黄土”此时如同一棵白草,如同一片枯叶,在风吹雨打中难以把握自持,既衬托了“他”生前的无限坎坷、艰辛,也烘托了“他”死后那善良的灵魂对这块土地执着的爱恋。此处的“卷”字如换为“裹”字,则不如“卷”字的掀动之猛,换为“抱”字,则又全然失去了“卷”的悲壮味道。

炼字所以传情。深入品味臧克家《坟》的炼字艺术,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代大诗人对勤劳善良、饱受磨难的中国农民深挚的爱,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写作中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字50年,七旬老先生借字表达笔墨情,好字传真情,感动!
怎样赏析古诗中的“炼字”艺术?
古诗“炼字”艺术
为何臧克家与钱钟书要否定“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的炼字之美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学习笔记——【二十四】炼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