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蛰虫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大黄蛰虫丸

【组成】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作用功效】攻逐瘀血,补中养阴。

【主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金匮六18)。

【方解】方中大黄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蛰虫咸寒入血,攻下积血,有破瘀血、消肿块、通经脉之功,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共为君药。桃仁、干漆、水蛭、蛰虫、蛴螬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黄芩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桃仁配杏仁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

【方论】举世皆以参、芪、归、地等以补虚,仲景独以大黄蛰虫丸补虚,苟非神圣,不能行是法也。夫五劳七伤,多系劳动不节,气血凝滞,郁积生热,致伤其阴,世俗所称干血劳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气未离,先用大黄、蛰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吸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黄芩开通瘀热,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之功。(张璐《张氏医通·诸伤门》)。

【临床应用与医案】

1.闭经王某,女,28岁,未婚,住北京市海淀区。闭经3个月,肌内注射黄体酮无效。患者常感周身乏力,心烦,性情急躁,少腹拘急,大便干结不爽,小便赤黄,口唇干燥,不时舐润。望其两目黯青,面色不荣,皮肤干燥角化,舌色红绛,无苔,中有裂纹,脉沉。刘老辨为血热相搏,日久变成干血内结。治当泻热逐瘀,嘱病人购服同仁堂产的大黄蛰虫丸180g,每次6g,每日服3次。二诊,服药不久,月经来潮,周期5天,经量中等,颜色暗红,其他诸症亦随之减轻。视其舌色仍然红绛,脉沉而略涩,此乃干血尚未尽化,瘀热犹存之象,令其仍服“大黄蛰虫丸”。观其诸症皆愈,又疏“圣愈汤”一方(党参、黄芪、生地、川芎、白芍、当归)。

3剂,以善其后。[陈明,刘燕华,李方.刘渡舟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60]。

2.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胡某某,男,32岁,左小腿肚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有15cm长硬性索状物,痛而拒按,足向背侧弯曲时,小腿肚疼痛加剧,难以行走,并伴轻度发热,全身不适,脉滑而数,曾经某医院诊断为“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先拟四妙勇安汤加味10多剂,症稍有减轻,但静脉硬索状物无明显好转,且稍走路症即加重,局部又红肿热痛,后改用大黄蛰虫丸直攻其血栓,每次服1~2丸(初服大便稀,后则大便正常),日服3次,连服6盒,条索状物变软,且缩短至10cm,红肿热痛等症大减,又继服8盒,硬性索状物消失,诸症痊愈,走路活动无不适感觉,至今8个月未复发。[薛平定.瘀血证治验四则.新中医,1974,(2):35-37]。

3.干血痨陈镜湖,万县人,半业医,半开药铺,有女年十七,患干血痨。经停逾年,潮热盗汗,咳逆,不安寝,皮肉消脱,肌肤甲错,腹皮急,唇舌过赤,津少,自医无效,住医院亦无效,抬至我处,困欲不能下轿,因就轿边诊视。脉躁急不宁,虚弦虚数,予曰:脉数,身热,不寝,为痨病大忌,今三者俱全,又加肉脱皮瘪,几如风消,精华消磨殆尽,殊难着手。渠乃为敷陈古今治痨方治,略以《金匮要略》以虚劳与血痹合为一篇颇有深意,仲景主小建中汤,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唐·孙氏又从小建中悟出复脉汤,仲景用刚中之柔,孙氏用柔中之刚,功力悉敌。究之死血不去,好血无由营周,干血不除,新血无由灌溉,观大黄蛰虫丸,多攻破逐瘀之品,自注缓中补虚,主虚劳诸不足,乃拟方:白芍18g,当归、生地各12g,鳖甲15g,白薇、紫菀、百部各10g,甘草3g,大黄?虫丸10粒,煎剂分2次服,丸药即2次用药汁吞下。10日后复诊,咳逆略缓,潮热、盗汗渐减,原方去紫菀、百部加藏红花、琥珀末各2.4g,丸药米酒下,又10日复诊,腹皮急日渐宽舒,潮热盗汗止,能安寝,食思渐佳,改用复脉汤嘱守服久服。越三月…已面有色泽,体态丰腴,不似以前尪羸。虚劳素称难治,然亦有短期

治愈者。[冉雪峰.冉雪峰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5]。 

4.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胡希恕医案:武某,男性,24岁,1961年4月6日初诊。1960年7月确诊为慢性肝炎,经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仍肝脾肿大,两胁痛闷,左侧尤甚,倦怠乏力,四肢皮肤甲错色紫暗黑,二便如常,苔白,舌有瘀斑,脉弦细。证属虚劳挟瘀,治以缓中补虚、活血祛瘀,与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兼服大黄蛰虫丸: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0g,炙甘草6g,桂枝10g,茯苓12g,丹皮10g,桃仁10g,茵陈15g,丹参20g,王不留行10g。大黄蛰虫丸每早1丸。

结果:上药加减服用约3个月,6月28日来诊,胁痛已,肌肤甲错消失,继用丸药调理巩固。[冯世纶,等.经方传真(修订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76-177]。

【临证提要】本方为缓中补虚的代表方,意即在缓消瘀血之中达到补虚的目的。其主要病机是瘀血内阻而致气机不畅、新血不生、不能滋养,故组方以破血逐瘀为主以去瘀血,配以补益阴血、通畅气机之品。临床运用时,若见气机郁滞重者可加用枳实、柴胡等疏肝解郁之品;若血虚明显者可加用当归等补血之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药方之六十四:伤寒论活血祛瘀要药——大黄蛰虫丸
【甘草泻心汤专题】各类皮肤病通治法:田八味曾荣修流派经验解析
149 大黄蛰虫丸(下)
刘渡舟先生解析抵当汤一族
这个方子是陈旧性瘀血的老对手,若方证对应则有效!
第二讲 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 大黄蟅虫丸(《金匮要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