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五果、五谷、五畜、五菜、五色、五味

五果: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而把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称为佛教五果。

五果者,以五味五色配五脏。‘素问’指的五果是大枣、栗、桃、杏、李。五果:《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果即:李、杏、枣、桃、栗。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谷: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行

五果

栗子

五味


民间俗称的五果为栗、桃、杏、李、枣。

《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佛教中,将因果关系的结果分为五类,依次是: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这里的“果”,则代表动词“结果”。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或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多汁而甜;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洲的人则在历史上喜欢黄色果肉较酸的品种。

是一种水果植物,属于蔷薇科李属李亚属,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

是蔷薇科植物李树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水果之一。它既可鲜食,又可以制成罐头、果脯,全年食用。

枣是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也是枣树的成熟果实。花小多蜜,是一种蜜源植物。果实枣,长圆形,未成熟时黄色,成熟后褐红色。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饯果脯等。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

佛教五果

异熟果

异熟,旧译为果报。这是基于因果概念而来的一个具有新意的同语,指众生前生善恶行为所招致的苦或乐等果报。即四缘中增上缘所得的果。异熟果与因性质不同,既不同时又非相随。前生的因是道德性的善或恶,后生的果是实体性的善或恶,如人“放下屠刀”行善,立地成佛;作恶变成鬼,就称为异熟果。

等流果

是由原因流出来的结果。由或善或恶的因生起同类的或善或恶的果。等流果是与原因为同种类的结果,又称习果。《阿毗达磨俱舍论》认为,果似因为“等”,果从因生为“流”。“等”是等同,“流”是流类,等同流类的果为等流果。例如先前操杀生之业缩短了其他生物的寿命,而其后的果报亦会是短命而死。

士用果

士用即人的作用。人们使用各种工具所造的各类事情,所得的结果称士用果。

增上果 。一切具有影响力或不起阻碍作用的即积极的或消极的原因都是增上缘。依增上缘而生的果是增上果。如眼识(眼的视觉能力,由此而能起视觉的认识)对眼根(生起眼的感觉的依据。有胜义根与扶尘根两部分:胜义根体质清净,肉眼不能见;扶尘根则是肉眼可见的眼球,是胜义根发挥作用的依据。)来说是增上果。即是眼根是眼识的增上缘。

离系果

修习佛法,断绝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获得最高结果,称离系果,又称解脱果,即涅盘。

说明:五果说中的士用果及增上果,肯定了人在创造事物中的作用。因果论学说贯穿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和强调社会行为责任感的精神,包含了值得肯定的合理的内容。佛教因果论侧重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主要是心理活功的分类,强调业(因)和业报(果)。因果论阐明两种相反的人生趋向:作恶业而引起不断流转、即生死轮回,及作善业而引向还灭,即归于涅盘。就是缘起流转和缘起还火两大因果律。佛教教人要作善业,长期修持,以超脱生死流转,追求和证悟涅盘。

五行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五行这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又错综复杂,十分玄妙,常常令初学者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比较简单的应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五行归类法:五脏中的肝属木,五谷中的稻属木、五果中的李属木、五畜中的兔属林、五菜中的葵属木。肝功能欠佳的人,宜补充属木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2、五色归类法:五色中的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往往面色潮红,宜补充红色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3、五味归类法:五味中的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成属水。肾功能不全的人,应吃清淡少盐的食品。 

4、五性归类法:五性中的温属木,热属火,平属土,凉属金,寒属水。


《配餐营养学》常见烹饪原料中,介绍了许多食物性状。如荸荠,性寒滑,味甘凉,有安中益气,开胃消食,清热止渴等功效。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中医文献。学者们认为,该书的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由于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饮食营养的合理调剂,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出了“医食同源”的学说。《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述,既是医学方面不可忽视的至理名言,也是指导人们饮食的重要原则。 

“五谷为养”指出了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离不开五谷。这里的“五谷”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并非确指某五种谷物。 

“五畜为益”是《黄帝内经》中论述配餐的又一重要原则。“在以粮食为主的同时,适当配一些肉、乳、蛋品。 

“五菜为充”的“五菜”,也是泛指各种蔬菜。古人认为,如果只吃粮食和肉类而不吃蔬菜,营养也不够全面,因此把蔬菜也提到议事日程,列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 

“五果为助”是说尽管有了以上几类食品,但还不够,还要尽可能地吃一些干、鲜果品加以补助,才更有利于养生保健。 

上述四个方面,几乎把迄今为止人们饮食中的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粮食,也不能只 吃某一种细粮而不吃杂粮。不同的食品,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各有所不同,吃杂一点是有好处的。肉类、蔬菜、果品也是一样。二是对不同的食品,分别用了“养”、 “益”、“助”、“充”四个不同的字眼。这不全是为了避免行文上的重复,而是有深刻用意的。它不仅讲了各类食品对人体的养益功能,而且有主次之分。“养” 是主要的,“益”、“充”、“助”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说“五谷”、“五畜”、“五菜”、“五果”对于人体的 养、益、助、充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有益于健康,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气味合”才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所谓“气味合”(即“五味合”)指的是“心欲 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胃欲咸。此五味之所含藏之气也。”如果五味不合,对人体必有所损。“味过于酸,肝气从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央。”这些论述指出了“五味”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饮食与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这都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尔雅》定义蔬菜为:“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国作为农耕文化发源最早的国家之 一,7000年前,除了种植谷类,对其他植物也进行了选择和驯化;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不可食的草和可以食用的菜,而对不宜常食,但可医病的则称之为草 药。《礼记·曲礼》篇中说:“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可见,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古代,蔬菜也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 养生保健食疗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寿命可以

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 


秋葵、冬葵与落葵

秋葵传入中国比较晚,我书中还是把秋葵当作冬葵的五、六月栽种的 品种。可惜现在秋葵已有了新名目了,还很尚口。 

诗经《七月》中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此处的葵应为“冬葵”的,可惜科葵应该是八、九月栽种,冬末春初 采集的植物,但《七月》列为七月采集和烹食李时珍认为“冬葵”是 古人常食的蔬菜,应早已栽培出不同时期栽种及收成的品种。 

冬葵古时常见栽培,但自明代以后已经很少栽培食用。据说孕妇临产 ,若煮冬葵食之,可使“胎滑易生”;根亦为药用材料,主治恶疮。 

《毛诗名物图说》认为葵指的是落葵科的落葵,古称“蔠葵”、“蘩 露”。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引进中国的时间很早,但在诗经时代中 国北方应无分布。 

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与古罗马一类。 

冬葵于冬春之际开花,因谓之冬葵。古代即为重要的蔬用植物,以幼 苗及嫩叶作菜,即《本草纲目》所云:“古者葵为五菜之主”,《农 药通诀》也说:“葵为百菜之王,备四时之馔”,耐旱,味甘无毒, 供食之余,还可以泡制为腌菜,堪称为“蔬菜之上品”。可惜现在很少食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食文化: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都是些啥?
健康养生就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饮食中的君臣佐使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五谷”指的是什么?
内经临床运用 (五,素问•阴阳清浊)5.11.灵枢五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