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重复的人生过出意义?|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思维模式
userphoto

2017.11.24

关注

美国老电影《土拨鼠之日》中,天气预报员菲尔发现自己被困在了2月2日这一天,不断地循环。每天早上醒来,一切都会重复来过。听到同样的广播,遇到同样的人和事,还有同样的工作安排,无论菲尔怎么改变,都无法跳出这个怪圈。

现实中虽然不会有如此荒诞的事,但是很多人却同样过着重复的生活,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和思维,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这些人内心往往是一个矛盾体,一面厌倦着这种重复,渴望改变和成长,另一面却又对改变充满抗拒,只要遇到挑战,便立即逃回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可能我们自己身上就有一些这样的影子,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成长型思维”,也许有助于解开这样的矛盾体,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这本书占据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十年,再版多次,之前的版本曾用名《看见成长的自己》。虽然书名比较像成功学鸡汤,但内容是实实在在的训练思维模式的方法论和实例。比尔·盖茨推荐这本书时就写道: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

接下来我结合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分享一下“成长型思维”具体是怎样帮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以及如何培养这种思维模式。你将会看到:

  •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用?

  • 如何获得成长型思维?

  • 保持成长型思维的行动清单

成长型思维是什么?有什么用

1、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

根据对能力发展的认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聪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成功来源于事情的结果,能够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而成长型思维模式中,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一次考试失利、输掉一场比赛、被拒绝等等,都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不具有这方面天赋。而且,他们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相反,他们可能只是去尝试去修复自尊,不愿意面对挑战。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自身没有成长或者没有尽到最大努力,才意味着失败。遇到挫折和挑战,会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和进步。

图片出自: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

2、成长型思维的作用

《终身成长》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职场、人际关系、教育等方面的实例,来说明成长型思维在各个领域是如何起作用的。

在职场中,具有成长型思维的领导更善于倾听他人的批判性建议,更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企业和团队更具有包容性,能够更加开放自由的交流。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员工,在具有挑战性的合作谈判等任务中更有竞争力。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杰克·韦尔奇(曾任通用电气CEO)

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具同理心,会主动经营关系,相信爱情、友谊等一切关系都是可以培养和成长的。在社交中也更多的关注他人,而非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也更容易突破害羞等性格方面导致的社交障碍,积极地与他人互动。

出现矛盾时,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善于磨合和修复

在教育中,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能从做事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他们更乐于寻求帮助,不易放弃,复原力更强。父母、老师、教练应作为成长型思维的传播者,言传身教,和孩子、学生一起成长。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更善于称赞孩子的努力,教孩子拥抱挫折和挑战。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老师,更乐于引导而不是评判学生。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教练,会尊重每位球员,充分调动球员的积极性。

此外,在体育竞技、艺术等其他领域,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获得成长型思维?

1、前提:了解大脑的可塑性

我们的大脑和肌肉一样,可塑性是很强的。大脑中神经元之间,负责传递信号的“突触”会根据环境的刺激和学习经验不断改变。每次获得新信息时,就会产生新的突触,而复习已有知识时,突触的连接会更加巩固。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可以持续终生,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模式、才智等,永远可以通过训练塑造和培养。

大脑神经元示意图

此外,在我们意识到犯错或遇到挑战时,大脑会异常活跃。也就是说,犯错促进大脑的发展,是塑造更好自己的过程。我们应该改变对错误的态度,从害怕犯错到勇于试错。

2、获得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步骤

《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供了获得成长型思维的四步法:

▌第一步:接受

首先要接受并拥抱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大部分人并不是只拥有一种思维模式,而是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在某些情况下处于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些情况下处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是很正常的。但接受它的存在,并不代表接受让它频繁出现和它带来的危害。

▌第二步:观察

通过观察,明确是什么激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观察它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也许是在面对一个巨大挑战的时候,它开始出现并劝你退缩。也许是在遭遇失败时,它突然出现并泼你冷水。

观察自己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下,是怎么对待他人的?是否经常会评判别人的才能?是否经常会给孩子压力?

还有想一想,最近一次激发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的是什么事?当时它说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觉?先观察一下,不要急于评价。

▌第三步:命名

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然后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出现,是什么性格,以及如何影响我们。

比如书中提到一位财务经理,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名为“杜安”,他说:“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我的杜安就会出现。他让我变得对每个人都非常挑剔,我变得蛮横、苛刻,而不是去支持我的员工。”

他的团队成员,在相互了解对方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后,彼此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团队的士气也大幅上升。

如果你并不想把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介绍给他人,也可以只在心中默默记住。

▌第四步:教育

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命名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教育他。

具体做法是,在遇到可能激发自己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出现的事情时,首先要保持警惕。在他出现并阻止我们时,尝试让自己说服他,告诉他为什么不这样做的原因,并邀请他和你一起面对挑战:“我知道这可能会失败,但是我愿意试一试。你能不能对我有耐心一些?”

保持成长型思维的行动清单

思维模式的转变并不能瞬间实现,需要一个训练和适应的过程,上述的四个步骤需要反复练习。而且转变之后,也并不代表事情结束了,还要长期保持这种思维。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一份行动清单。

平时的语言习惯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模式。这个清单取自培养成长型思维里最经典的几个场景,要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换个说法,换种思维(Change your word,change your mindset )。

01当我们犯错的时候

换个说法:

I made a mistake. 我犯错误了。

换成说 ▼

Mistakes help me improve. 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搞砸了,我是个失败者。

变成 ▼

这次错了,以后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又get一招,yeah!

02当遇到挑战的时候

换个说法:

I'm not good at this. 我不擅长这个。

换成说 ▼

I'm on the right track. 我正在提高。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做不好这些。

变成▼

我现在可能做不好,但没关系,不断挑战和学习后会越来越擅长。

03当遇到困难的时候

换个说法:

This is too hard. 这太难了。

换成说 ▼

This may take some time and effort. 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这太复杂了,我不可能完成。

变成 ▼

只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04感到困惑的时候

换个说法:

I don’t understand. 我不明白。

换成说 ▼

What am I missing? 我忽略了什么吗?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这对我来说太难理解了。

变成 ▼

只要把漏掉的信息找出来,肯定能搞明白。

05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

换个说法:

I give up. 我放弃了。

换成说 ▼

I'll use some of the strategies I've learned. 我得试试学过的其他方法。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

变成 ▼

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就好了。

06当我们否定自己的时候

换个说法:

I can't read. 我阅读不太好。

换成说 ▼

I'm going to train my brain in reading. 我要训练我的阅读能力。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没有读书的天赋。

变成 ▼

只是训练不够而已,不如坚持练习一段时间看看!

07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时

换个说法:

I'll never be as smart as her. 我不可能像她一样聪明。

换成说 ▼

I'm going to figure out what she does and try it. 她是怎么做的,我也要试试看。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别人比我聪明,我就是不如她。

变成 ▼

学习她的方法,并且认真做,我可以变得更聪明。

08当我们觉得已经足够的时候

换个说法:

It's good enough. 已经挺好了。

换成说 ▼

Is this really my best work? 这真的是我最好的表现吗?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就这样吧。

变成 ▼

也许再努力一点,我就能再提高一些。

09当我们觉得已经做的很完美时

换个说法:

I can't make this any better.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换成说 ▼

I can always improve. I'll keep trying! 我还能做得更好,我要继续试试!

也就是换了种思维:

我的能力只能做这么多,这件事这样就足够完美了。

变成 ▼

我还要看看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断尝试和努力,肯定还能再提高!

在美国有很多学校,都张贴着这九个场景的海报,就是为了时刻提醒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把到嘴边的话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在悄悄地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结语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电影《土拨鼠之日》中,被困在同一天的菲尔吗?发现自己的遭遇后,菲尔先是诧异和烦躁,然后开始疯狂享乐,追求一时的快感,但不久便厌倦了。为了不再过这样的生活,他甚至尝试各种方法结束生命,却依然无法解除诅咒。

最后,菲尔换了一种思维,在重复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他去读书、学钢琴、学冰雕,了解这个原本被他鄙视的小镇上每一个人的困难,并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带给身边的人快乐。然后,在某个“今天”,他赢得了小镇所有人的尊重,也赢得了真爱。于是,诅咒消失了,菲尔也获得了重生。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带给菲尔的转变。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机会像菲尔一样,在停止的时间段里反复体验。人的一生无法重来,每一天都无比珍贵,用成长型思维和这个世界相处,也许每天都会变得更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身成长 拥抱更开放的人生
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吗?| 高瓴 Recommend
《终身成长》:你永远不知道,你能活出多大的世界
害怕失败?拒绝尝试?完美主义?心理学教授4招教你转变思维模式
人人都需要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什么是心智成长?如何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