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心经对治社交恐惧

本文我们来了解用《心经》来对治恐惧的作法。我们可以从很多渠道,包括从网上查到很多案例,通过朗读或者背诵《心经》,消除各种恐惧和心理问题,包括社交恐惧的症状的个案。

《心经》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它的内容非常高深,非常复杂。这一节,我们只从几句话,几个点来了解《心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句话里所说的“色”并不是色情的色,这里的“色”是指物质或者实实在在的事物,实实在在的东西以及各种显现的现象,叫做“色”。

“空”,是整个《心经》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在里边有一句话叫“五蕴皆空”,五蕴当中,色是其中的一个,即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就是身体的五个部分,色,是指肌肉、骨骼这些有形的物质,我们把它理解成色。色和空对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思就是色和空本质一体,没有区别。

色,我们知道,生理上的身体可以理解成色。空又是什么意思?空并不是没有,并不是否定存在,也不是不存在,这些简单理解都是错误的。“空”这里的意思是无自性,或者不能绝对的、独立的存在,只能依靠一定条件存在。

自性是什么意思?就是事物本来固有的特性。所谓的无自性。就是没有它永恒不变的性质,也就是,不能永久存在。

举个例子,比如说红颜色,红色我们可以认为,一个物体表面的红色是它的特性,或者叫自性,是它的性质。

但实际上,红色只是光的反射,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已,比如说颜色可以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么多颜色。其中红色,只是波长在六百四十到七百八十纳米之间,这么长一段的波长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之后表现成红色,我们把它定义成红色,它的名字叫红色。

但实际上,红色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它的本质并不存在。或者说,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它的本质,就是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可见光的波长,这个我们就把它定义成本质?其实也不是。

比如说有些社交恐惧症的人,有赤面恐惧症、红脸恐惧症的人,他们的脸平时是正常的肤色,很正常的黄的、白的、白里透红的,但是,在发生社恐的时候变得通红,红彤彤的脸,变成了红色,而当缓解了这些症状之后,又变成正常的、自然的、很漂亮的肤色了。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红色就是固定不变的,就认定它是红色,就是它的特性,这又是不对的。

从这个“空”的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无自性。它只是一种显现、一种现象,它的本质并不真正存在,这个,我们理解成“空”。

另外一种理解“空,任何事物不绝对存在,不能独立存在,依因缘而存在。

一个事物,我们能看到它,能摸到它,它很真实,但是这里所说的不是绝对存在意思是指什么?就是它要依靠它所存在的因缘而存在,如果他的因缘不存在了,它也不存在了。

比如一个玻璃杯子,摆在桌子上是一个玻璃杯子,掉到地上打碎了,就是一堆碎玻璃,就不叫杯子了。因为杯子的因缘不存在了,杯子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或者更恰当一点的例子,用做梦来做比喻,梦是不是存在?梦当然是存在的,在我们的睡眠时的意识中存在,然而,梦醒了之后,这个梦真正存在不存在?实际上它也是依因缘而存在,就是你在睡眠的时候,梦的因缘具足了,你的头脑里形成一些影像,形成一些思维活动等等,这个叫做梦。

和这个类似的例子,比如说人的影子,在太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依太阳和你的身体而存在的。包括彩虹、闪电等等这些自然现象,这些都是因当时的因缘而存在,而本质上我们说,它不绝对的存在,我们理解成《心经》里面所说的“空”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的例子,任何事情都不例外的,可以用这个罗辑来套用,比如我们吃的蔬菜,要通过种下种子,然后要有土壤、水分、一定的时间,这样才能够生长,而这里边的所谓因缘是什么?就是要有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湿度,任何一个因缘不存在了, 它就长不成我们能吃的蔬菜了。

人也一样,我们人存在的因缘,是最初由父母有精子、卵子产生受精卵,然后通过细胞分裂成长,长成一个生理的人,人出生之后,会有生长、衰老直至最后必然要有的死亡,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依各种因缘,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因缘,依这些因缘而存在,这是在《心经》里面说的“空”的含义。

也可以再简单的理解成:什么都不是永恒的,事物总会变化的,会无常的,以各种各样的因缘而变化,这叫空。我们把这种现象,这种性质,这种属性定义为空。

这里边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就是任何看得见的东西都是变化的,都是依因缘而存在的,都不是绝对的,不是永恒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理解。

真正的更深的理解是哲学层面,甚至更高的层面,我们很难说的清楚,我们不具体深说,后边在《心经》里边说到,看得到的物体,所谓的“色”,有形的物质都是这样的。

《心经》后面提到了“五蕴皆空”,然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上面说过了,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称为五蕴,五种物理或者生理现象。

“色”我们讲过了,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包括生理的东西,我们叫色。

“受”是感受、感觉、觉知,这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现象。

“想”是思维,思维活动。

“行”是行为、行动。

“识”,是意识。

这叫“受、想、行、识”这四个实际上这里都是心理学的内容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是说,就像“色不异空”一样,“受想行识”实际上性质也是空性的。

空性,刚才我们理解到,按照这个逻辑来推,就是“受想行识”我们的感受想法、行为、意识变化都不是永恒的,都会依因缘而变化的,都不会独立存在的,你不可能凭空的说“我想高兴”,然后,我就能高兴,受,如高兴的情绪,要依靠因缘而存在,有让你高兴的事情,这样你才能产生高兴的感受。

这就叫受,和色一样,也是空性的,依因缘而存在的、不绝对的、不永恒的,没有绝对和实质意义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是“受想行识”也是空性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理解,就像做梦和幻觉、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一样,我们人的存在,也可以用空性的这种见解来理解,可以理解成“如梦如幻”的存在,并不是不存在,就像刚才我们声明、说明的,空,并不是不存在,空并不是否定存在,空是有显现的,能看得见,能感受到的,它只是依因缘而存在,不是独立存在。

我们人的正常生活可以这样去理解,可以树立这样的见解,我们在如梦如幻的存在着,我们在如梦如幻的追求、努力学习、奋斗,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收获,这些收获,实际上也是如梦如幻的,或者叫空性的。

我们在如梦如幻的成功! 如梦如幻的失败!我们在如梦如幻的幸福着!

这样,和森田疗法里强调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更容易做到一些,因为你不再执着于这些事情了,因为这些事情本质上都是依因缘而存在,都不是独立存在、不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

这样,就可以不执着,不执着就能够顺其自然,因为不执着,同样能做到《心经》里面后面说到的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因为你心里没有什么牵挂,没有什么执着的了,没有看的很重,没有放不下的,那么,你肯定就没有太多挂碍、牵挂,没有牵挂就不会有恐惧,这是很正常的。

没有执着就不会有恐惧,具体针对到社交恐惧这种现象,实际上它也是无自性的,也是依因缘而存在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因为有了这种见解,我们才会相信我们可以从没病(因为某些因缘)到生病;反过来,也可以从生病的状态下,因为有些因缘地改变,我们的病会得到痊愈。这就是治疗的过程,也是符合前面空性的见解的。

了解一点点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些意思,了解到了就可以了,然后每天去背诵,单单的去背诵和朗读就能够提升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去查很多个人以心经解决心理问题后,的写出来的感受,确实是非常有效的, 至于道理,心理学意义实际上很深,本文并没有讲的很透,大家可以试着去做,试着做就会有很多感受,也会有效果的。

本节的见解就是,了解《心经》大意,了解树立“空”的见解。

每日朗读或背诵《心经》,早晚各3-7遍,坚持就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左右,就会让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有所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挂碍故
微头条
065【问:法然上人言“私云”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静心佛语:心无挂碍
正见与正行
[转]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绝对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