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做校长

储备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2016年)

作为校储班学员,是带着特殊身份参加本次培训的。因此,我一路上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校长?“不在其位,不知其政”“不经其事,不知其味”。以校储的角色谈校长工作,只能算是惴而度之,姑妄言之。

我将校长工作概括1234:一个理念、两个意识、三类工作和四项职责。

(一)一个理念

办一所教师有存在感,学生有获得感的学校。

(二)两个意识

1. 全局意识

在仙霞高中参观时,在一楼教室里,我看见了一幅有立体浮雕效果的世界地图。可能平时看惯了平面地图,当时真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如果说学校中层平时看惯的平面地图,那么校长看到的就应该立体地图,不仅是黄的绿的蓝的,还应该是高高低低的。做校长,应该是胸中有丘壑,把控全局。

2. 责任意识

全局意识源于责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就是第一责任人。简单地说,是所有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善于拍板,更要敢于担责。作为学校中层,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在自己的分管领域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三)三类工作

两位不同的专家不约而同地讲到同一个案例:

要把一堆鹅卵石,一堆小石块,一袋沙子和一壶水放进一个桶里,应该先放什么,次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

作为一校之长,校长要管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个常数,如果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那么累死了也活该。校长要善于将学校工作进行分类分解,分层分块落实。既要分清基础工作、全局工作和特色工作的工作性质,分类落实;更要学会融合贯通,将三类工作相互结合。

1. 基础工作,强规范。

学校作为一个事业性质的法人单位,必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包括人事、业务、后勤等方面的行政系统。这个运作系统内的常规性工作,按科室分工由科室负责。

2. 全局工作,抓落实。

学校作为教育部门的一个下属单位,必然会有一些全局性质的下派任务或临时性工作。这些事务性工作,按科室职能分项认领,由分管领导协调监督。

3. 特色工作,出成效。

办学是需要特色的,千校一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办学特色不仅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更是学校里最具生命力的发展线。因此,这项工作必须由校长亲自挂帅。特色工作具体怎么做呢?

1)学校特色应该以学校文化为指引。学校特色应该根植于学校文化的土壤里,是学校文化的自然呈现。

2)要把握好特色工作与常规工作的关系。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特色发展而忽视了常规工作。校长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寓特色于日常。

3)学校特色应该以课程建设为支撑。学校特色要做实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包括各种相应的活动都要做课程化设计。

4)学校特色需要课题研究来提升。学校特色要做强必须依托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统筹校内各方面的力量,通过课题研究提升特色的品味。

四、四项职责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共提出六项校长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

聆听了专家解读,结合自己的观察反思,我认为校长需要做好四件事:文化建设、组织建设、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

(一)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一群人在一起久了,就会慢慢形成一些共同的习惯——做事方式或行为方式。这是一种很奇怪而正常的普遍现象,就如一方水土一方一样。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这些隐性的共同习惯梳理出来,加以聚焦、提炼及优化,去伪存真,形成显性的、积极的文化指南。一位好的校长,就像一位导师,通过他的努力,是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文化,乃至命运的。

1. 构建发展愿景

学校文化建设首先是愿景构建。一所学校是需要一个办学愿景的。办学愿景确立了,师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其次还需要搭建路径,取得全校师生的认同感,具体地表现为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和教风学风等。但要想使文化真正落地,引领学校发展,最为关键的还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的行为准则,要将学校文化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予以体现。

2. 布局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最为显见的就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文化,要收集整理体现学校文化的身边人身边事。用人传递文化,用故事传承文化。

(二)组织建设

校长是一个行政岗位,是一所学校的管理者。组织建设无疑是校长工作的重头戏之一。有的校长,好像学校一天也离不开他;有的校长,好像学校完全可以没有他。这就是校长组织建设水平的高下之分。

1.管理团队建设

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但离不开一个团结精干的管理层。校长的首要任务经营好这个管理层。学校中层能不能劲往一处使,做到分工不分家,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校长。校长首先要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综合考虑学校中层的能力水平、情商性格等方面,搞清楚把什么人放在什么岗位上。其次是要放手历练。明确中层岗位职权责,分任务、提要求。放手让学校中层把担子挑起来,学会独当一面。最后要有容人之量,栽培之心。要指导提携。放手不等于不管,事前讲原则,事后谈细节,真诚指导,提高中层的能力水平。校长要做伯乐,在合适的时候,要热心地把成熟的中层推出去,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平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在机制上保障一潭活水。

2.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必须打造好三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科骨干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力量,如果班主任的工作都做好了,学校就基本稳定了。学科骨干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能发展到怎样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学科骨干队伍。青年教师是学校工作的新生力量,学校发展能走多远,就看能不能把青年教师培养起来。

(三)课程建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因为教育教学而存在的。学校文化要通过课程落地,办学特色要通过课程作为载体。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工作和基础工作。自然也是校长最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

1. 课程开发与实施

课程是学校文化落地和学校愿景达成的最好载体。校长首先就是保证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其次,规划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多元智能理化,开发各种智能课程,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培育一技之长。

2. 课堂教学与质量

校长要关注课堂教学与质量,这是立校之本。教学质量不是分数,但分数是教学质量,虽然小学里在持续淡化分数。当前阶段,校长重点要做考试评价改革,提高考试的科学性,改变评价的多元性,以评价改革带动改变教学改革。其次继续关注两个问题:课堂教学效率和作业练习效率。

(四)保障机制

校长应该是全校师生的保护伞。既要优化内部保障,又要调适外部环境。

1.优化内部保障

校长要认真听取学校党工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行政班子的凝聚力建设;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

2. 调适外部环境

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服务社会的有益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找到灵魂?如何设计一张课程图谱?学习怎么真实发生?三个工作坊300个校长的大戏(有视频)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邯郸市教育局局长:培育特色学校的区域之道
新时代新愿景:教育改革发展校长谈(一)
教师组织力,未来校长需要的一种专业能力
什么是学校特色和内涵(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