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教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产教融合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旋律,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与校企共赢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当前产教融合的基本概念及它对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探究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成立完善的产教融合教学管理部门、开展分层式产教融合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高效的教学质量监评体系等策略,以提升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相关行业领域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多,尤其是对具备熟练技能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何发挥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是当前相关行业领域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1产教融合概念的相关表述

产教融合其实是一个多维度与多主体的概念,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需要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市场企业、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在产教融合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搭建“四位一体”的格局结构来充分发挥不同工作部门的优势与职能,从而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的产物,党的十九大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新的工作部署,即完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而早在党的十八大后,相关部门也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将产教融合作为一项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来深入推进。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其实很早就已经成为我国在新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代表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大众化发展到了普及化。

2产教融合模式对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

2.1通过产教融合有助于更好地确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在相关行业的整体需求基础之上的,企业希望招聘到能够真正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企业发展需求、产业生产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并且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毕业生从学生身份过渡到正式员工身份的时间,希望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实际的工程建设管理岗位。而通过开展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可以直接根据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制订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从源头上矫正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产教融合是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是必须与建设工程项目实践紧密结合进行教学的应用型专业,传统高职院校所沿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建设工程管理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产教融合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相融合,能够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实训机会、实习机会以及就业机会。在相关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将在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岗位实训中,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使他们能够在学校中就及时掌握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岗位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不难发现,产教融合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推进整个专业的创新发展。

2.3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合相关的调研数据不难发现,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各大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就直接进入了相关职业院校任教。虽然这部分教师在理论知识储备和综合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们一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大部分人都缺乏实际的建设工程管理经验,在相关实践技能方面更是相对欠缺,无法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部分高职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等层面的关注与重视:一方面为这些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与机会;另一方面还积极引进更加优秀的具备丰富的建设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进校,与这部分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升了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3产教融合视域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1政策文件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文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最关键的。例如: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加快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扶持打造一批居全国前列、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样的政策文件就使得企业愿意将资金、物资、技术等投入到产教融合建设中。对于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监理等用人企业,虽然企业用人需求较大,但企业更愿意从社会招聘途径来满足自己的用人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招聘途径的人员经验丰富、双方自主选择性强等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在文件中明确了对于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信息储备库的建设培育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在湖南省就有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友谊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入选第一批拟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对这些企业在项目建设审批、金融服务贷款、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通过政策福利的形式有效促进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积极性。

3.2企业参与程度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参与程度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要实现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就需要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确定伊始就确定企业的参与度,企业的参与应一直贯穿整个教学周期。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课程教学时,企业技术人员的深层次指导对于专业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较少,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无法透彻分析,而企业技术人员刚好可以辅助专业教师,将相应的实际工程管理案例分享给教师及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很难见到实际工程中的墙体垂直度偏差、混凝土浇筑麻面等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果,无法深入讲解专业知识,而通过构建起产教融合的企业资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3.3资金支持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教融合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支持是产教融合视域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推进性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机械、数控专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对接的企业通常是中小型私营企业,企业注册资金通常在1亿元以下。这些企业虽然有与高职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意愿,但是往往受到资金的限制,这时就需要政府、学校等层面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而不是政策支持。如我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在与友谊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型企业时,学院层面按照学生人数给友谊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支付相应的共建费用,以降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使企业愿意与院校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有效防止了“挂牌子”现象的发生。资金支持力度也成为企业选择产教融合院校的考虑因素,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开设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有七八所,企业选择的余地较多。因此,高职院校要想与企业进行长久、高效的产教融合合作,必须出台相应资金支持政策。

3.4学生主体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教融合视域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学生主体处于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终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积极组建起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但如果学生主体不积极参与其中,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学生成为产教融合教学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出现了以企业命名的定向培养班,不需要学生缴纳学费,反而提供奖助学金,这种方法是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施最好的诠释。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其目的是要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一些学生常常以为进入定向培养班,无论成绩好坏、思想素质高低均可以到企业任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反而比非定向培养班的学生成绩要差一些,同时也存在学生毕业时抱着“价高者得”的心态入职其他企业。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学校层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企业层面要引导学生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学生才会真正把自己作为一名准入职的企业员工要求自己,在学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在企业进行顶岗锻炼阶段逐步接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学生毕业后进行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的专业,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开学初就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倾向,协同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在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在毕业时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政策的受益者。

4产教融合视域下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4.1成立完善的产教融合教学管理部门

相关高职院校要想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相关学院和专业的行政管理、相关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关师资力量的组建、教学监评体系的搭建,以及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高职院校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还存在结构冗杂的情况,很多教务管理部门之间工作任务不够明确,导致一些简单的工作一旦涉及不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流程就会变得复杂,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高职院校应该尝试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创建更加独立的产教融合工作部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质量与效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相关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发挥出产教融合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最大价值,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教学管理办公室”。

在此过程中,需要先从产教融合教学管理部门的成员选拔入手:一方面这部分工作人员需要熟悉高职院校内的相关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够清楚高职院校的教学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等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当前社会及相关人才市场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标准,从而多角度与全方位地了解当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实际职业岗位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关联两者。在该部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遵循产教融合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联系相关建筑企业,为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2开展分层式产教融合教学

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在学习能力方面都相对薄弱,尽管都在一所学校,不同高职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更要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学习需求、实践需求以及素质拓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不同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为了有效提升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针对性,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该教学模式有所收获,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分层教学”的新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在整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以不同年级为界限作为分层标准,并按照不同年级的教学标准和教学需求开展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教学计划。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教学重点还是实践重点都应该放在相关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层面:一方面需要为他们安排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来帮助他们全面掌握相关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概念等内容;另一方面则需要适当为他们设置相关的实训演练课程,帮助他们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

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实践与理论的互相融合上,通过适当提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机会与时间(通常情况下每周都要为学生安排一次综合实践课程),通过邀请技术人员进校进行模拟演练或者引导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岗位实训的方式,不断夯实学生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实践技巧。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相对更大,高职院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加多角度与全方位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连续为期三个月以上的岗位实训等;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具体的工程管理岗位,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当前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工作流程、工作技巧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为学生毕业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开展类似的分层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相关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能够切实发挥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4.3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所谓的产教融合其实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学校与企业需要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且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相关校企合作制度约束与规范下,实现对学生群体更加专业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对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综合实践技能方面的需求相对更多,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且专业的实践技能教学。

但是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都是从高校一毕业就直接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还是对实际岗位的了解都不够全面和清晰,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更加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积极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联合专业的技术人才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本校相关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指导。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学习指导,高职院校可通过搭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方式来辅助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院校可以通过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综合策略来激发学校教师团队的活力。

“引进来”是指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与相对应的建设工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采取混合编制的形式将企业中的相关一线技术人员纳入高职院校的教师体系中。这部分引进来的新教师主要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建设工程管理经验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学校里也能够掌握相关的综合实践技能,并对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尤其是对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之间的差距能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走出去”策略是指在实际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成果定期筛选出部分专业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前往相关的专业组织或企业进行实践培训:一方面帮助这部分教师尽快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清楚当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另一方面通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促进他们综合教学实力的快速提升,进而为产教融合视域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奠定坚实的基础。

4.4构建高效的教学质量监评体系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确保培养出高质量的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的优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一个更加高效与专业的教学质量监评体系至关重要。关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质量监评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相关的产教融合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及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多角度的评价,从而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

为了实时掌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要通过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监评体系”来辅助相关教学监督与评价工作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尝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由学校专业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模式,将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都纳入相关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实现对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全方位与多角度评价。其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合作优势,吸收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包括一线建设工程管理人员、企业技术能手等优秀员工,进入学校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更加综合性的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相关的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组成员和自身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学校通过综合专业教师、技术人员以及学生自身的三方面评价内容,可以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综合实践技能的全方位评价,更加有效地掌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5结语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能够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院校需要从相关教务管理部门的创建入手,为产教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实施分层教学等方法,有效提升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BIM方向) (540504)自主招生简章
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简介
山东济南职业学院 “十大工程” 提振内涵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
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一)
考公务员和事业编,这些高职专业和院校很对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