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积极范式的基本策略
认识城市
走进城市规划,感受城市魅力。
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牢牢把握学生发展评价的正确方向、目标导向、实践取向,统筹规划和系统重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科学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积极职业教育评价范式。

一、树牢积极育人的新理念,坚持评价的正确方向

1.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教师在评价时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需要在评价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成长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动力,以学生能否获得幸福感为目的,与消极主义的评价和管理方式彻底诀别。同时,评价重点要适应新时代技术变化、新群体心理变化,做到方向积极适合,路径科学合理。

2.立德树人的评价理念。立德树人的理念是指坚持德育为先、育人至上,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具备丰富涵养、塑造优秀素质。要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积极评价范式与立德树人在更高层面上的结合,强调发挥学生潜在优势、彰显学生特色个性、尊重学生独特人格。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整合职业教育知识技能取向与人文精神取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在评价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文明素养、实践本领,更要把握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意识、道德品质等相关维度。

3.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指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民主与公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的理念。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由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智能组成,因此对于学生发展评价要坚持全方位、多方面的立体整合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探索课堂教学、在校培养、职后发展三阶段评价,解决好评价导向与发展方向矛盾的问题,力图优化每个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潜能。

二、把握积极整合的新阶段,完善评价的目标导向

1.评价项目多元化。评价项目包括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内涵、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等方面。不仅评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要评价学生在家、在社会、在实习地点各方面的表现;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实训课程学习,还要评价学生的校外实习经历、职业技能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评价学生现阶段所学成果,还要评价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家长、自我、同学、第三方等。教师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不断挖掘学生潜在优势;家长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发现职业院校生诚实、善良、热心等积极人格品质;自我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积极建立自我效能感,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积极信念;同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发掘对方潜能,发挥示范榜样作用;第三方评价是指除政府、职业院校外,由第三方组织或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相关方面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在社会中、在实习中专业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认同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发展上。

3.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显性评价与隐形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学生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的动态过程,学生发展评价应遵循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指导性原则,坚持多元融合、适应差异导向,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评价与技能大赛成果相结合,评价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从学生发展特点和现状出发,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更高效。

三、建构积极协同的新格局,创新评价的实践取向

1.创建职教高考评价制度。职教高考制度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的重要载体。设置职教高考评价制度,首先能够拓宽职业院校学生上升渠道,给予职业院校学生更多发展机会、拓展发展空间;其次能够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长丰富的知识见识、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最后能够加强立德树人任务与职业教育的特色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评价范式。值得注意的是,评价重点应当指向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多层次的文化与能力发展,努力避免应试主义、升学主义的不良倾向。

2.探索学分银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学分转换和弹性化的评价制度,能够兼顾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成果,改变“唯学历”“唯升学”“唯文凭”的固有观念,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团队合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纳入评价制度,充分展示职业院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限和学习方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探究行动式学习、个性化发展。

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手段。首先,建立网络平台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职业院校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科学记录学生日常表现、比赛成果、文化活动等,全面掌握学生发展的状况。其次,创新考试方法。例如,建立题库考试、小组合作考试、现场问答考试,不仅使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积极适应和从容应对考试过程,而且突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最后,丰富考核形式。增加实验报告、实习实训报告、PPT制作展示、技能大赛成果汇报等在评价中的比例,着重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协同行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完善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持续扭转对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消极评价,正在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追求。建构职业教育评价的积极范式,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优势和美德,指导职业院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努力成为心理和谐、人格健全、技能突出、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定会对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1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时代职业教育“五育融合”的行动路径有哪些?
从评价入手,落实立德树人,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变革
职教中国|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职教参考 | 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机理
课程思政育人融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教育评价】第五代教育评价来了!如何探索建立学生立体评价范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