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玩知乎的顾虑


说真的,很多东西我是不敢发在知乎和公众号上的。

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东西,发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只要有争论,就必然有人反对。

我们都知道,人都是不太喜欢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人的,遇到这种人,一般人会选择敬而远之,而在网络上,就是取关。

对于一个知乎答主来说,取关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好不容易积累的读者突然没了,心里会不爽。

于是他们的做法会倾向于说那些没什么争论的东西,迎合大部分读者。这样才能让取关的概率降到最低。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刚开始玩公众号和知乎的时候,是没有太多顾忌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现在已经不敢这样了。发个什么都要想很多,怕引起部分人的不满。

我相信大部分做到一定程度的知乎答主和我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顾虑是什么呢?

就是不敢发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东西。只要稍微超出大众认识,文章立马就没人读了。

这时候作者就只会说一些符合大众认知的,没有超纲的东西,也就很难真的对一个人的认知能起更新作用。

有这两个顾虑后,文章的价值几乎就腰斩了。

所以我在平时真的很少去从知乎公众号上去获得知识。而是老老实实地看书。

看书的好处是,你一般能对某个事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不会只看到某个片断。

你看网文,很容易形成偏见。你会以你第一次接受的某个观点为基础去看待别的观点。

而看书呢,能帮你纠正偏见。你可能看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

举个我以前的例子,大学的时候,时间太多没处花,就喜欢一排一排去图书馆扫书。有时候会把关于某个人的所有书籍都扫一遍。

比如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关于左宗棠和曾国藩的书,我就全部翻出来看过。

有这些东西垫底,后来我看任何关于这两个人的网文,我几乎就没什么波澜,看了跟没看一样,引不起我的兴趣。我也不会被带节奏。

因为通过看书了解,我已经对曾左有关的东西有了纠正偏见的能力。不会孤立地去看某个点,而会从整个历史进程和事件进程去看。

然后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看一些各领域经典著作。

这些东西也许看起来枯燥,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干货。你看的所有网文,所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书,基本观点都来自于这些书籍。

你把这些干货看了,你可能就不是看网文的人,而是成了一个写网文的人。

就比如,古代的史料就那么多,什么史记资治通鉴等等等等,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历史书和历史文章却那么多呢?

很简单,这些文章都是对那些基本史料的运用,理解,甄别,阐释。

很多人总是会问,我怎么有那么多东西写?这不难啊,我随便看一本书,就可以看到无数观点。我就其中任意一句话,一个观点进行理解阐释,就是一篇文章,就这么简单。

你想想看,鲁迅文集也就600万字,但是研究鲁迅的文字,恐怕6000万字也不止。

只要阅读量稍微大一点的人,就不怕写文章。书中的观点那么多,光阐述观点,就一辈子也写不完。你看了书还有自己的想法呢,还有自己的思考呢,这些东西一样可以写出来,还怕没东西写吗?

阅读就必须先阅读那些最基本的经典书。就比如我是学广告传播的,我就必须对奥威尔,李奥贝纳的书有了解,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可看可不看。因为他们的观点,必然受这些祖师爷的影响。

我们很多人喜欢历史,关注一些历史类微博公众号,觉得很爽。我告诉你,喜欢历史最主要的是要把那些历史学科的经典书找来翻翻。左传战国策看不懂,你至少要看看钱穆,顾颉刚,范文澜,吕思勉,孟森,吴晗的书。这些人是现代历史学科的奠基人。

所以呢,有时间的话最好多看经典著作。当然没时间更要看,看经典著作是最节约时间的事。

至于知乎公众号什么的,最好还是少看。真正厉害的相关领域顶尖人物,谁有时间写这些东西啊。

你要真的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看这个领域的经典著作就行,知乎的任何人,还没有超越这些著作的能力和水平。

很多人觉得东哥是所谓的知乎V就觉得我会看各种知乎。错!我很少看,就算看,也是看看哪些东西我能回答。至于获取知识,我从来就不抱什么希望。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谁玩知乎是想获得什么知识呢,不过是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的一种。跟看电影玩游戏刷抖音的性质一样。

没什么对和错,都值得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么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情商吗?
【必读的十一本经典著作】
何帆读书五法
历史书读不下去?可能是没选对书!
从经典中汲取信仰的力量——陈先达哲学三书巡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