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质朴情怀 || 面 缘


     前些日在山西文博会,看到削面的表演,十几名师傅手中之面随着银刀闪闪,片片柳叶飞入锅中,随着沸汤翻滚沉浮,瞬时即如浪里白条,捞出盛碗后佐以各种哨料,众食客大饱朵颐,甚多赞誉。

     在精彩之余,吾思念起当年在雁同地区工作生活时,逛大街窜小巷,寻吃觅喝,突生对当年大同刀削面的种种怀念。遂执笔记下以作回忆吧。

      大同城市方正,四面八方交通顺畅便利,商业布局结构合理,自古便是塞上重镇,物流中心,各方商贾聚集不仅带去了文化的交融,商业的发展,更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各种食材被巧厨们做成了各具特色的佳肴美味。

     单单一个刀削面当时在大同城即有“东关削面王”,“小面街二板削面”,“七中削面”,“老柴削面”等众多名家,且各家无论面的形状还是浇头卤哨均不相同,各有滋味。

   
老柴削面

     各位看官,我先从城面“老柴削面”说起,“老柴削面”老铺,当年在南关南街老城墙路西。

      铺面不大,平时屋内也就四五张台面,墙白地黑,典型的苍蝇馆子,柴老板创业之时,人憨心实,琢磨头足,他家的项目本身并无特别之处,出彩的是他家的浇头,咋看普通猪头肉浇头与他家一般,当端碗细品时,却发现熏香满口。

       原来老柴用的是熏制的纯瘦肉成哨,观之平淡无奇,食之却异香满腔,口舌生津,佐以烂腌菜,陈醋,辣椒,香菜末,只听见满堂吸溜省,碗碗见底时,无不肚饱腰圆,喝完面汤,抹抹嘴在柴师傅的热情送别重替他扬名去了。

二板儿家的面哨


         “老柴削面”一路向北,过了南关与福康里的十字口的路西好像有个电影院,具体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在电影院小广场边有几间简易小门脸,也是典型的那种小馆子,三五张桌子,一个柜台,厨房里边一口大锅,边上站了两个削面师傅。

         一到饭点,柜台后边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柜台前总排着一溜儿开票取面的人,总听见那个女人在喊“某某某的面”,“  你要啥,豆干儿,扒条肉,还有啥呢?”“某某某谁们,你的三块五”。

         众食客再多,那胖女人都是一副有条不紊的神态,报单,盛面,收钱,总不见出错,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二板削面掌柜老板娘啊,说起二板儿家的面哨,和老东街九龙削面的哨子出自一门。

九龙削面

         九龙削面原为饮食公司(国营)所属。

         在困难时期,人们肚里缺油少食,老九龙削面的师傅们为了照顾食客肚里的馋虫,就把那肥肥的带皮白肉切成小丁,做成烂烂的白肉哨子,其中瘦肉极少,且白肉不上色,哨子桶里永远漂着白呼呼的一层油,当年这桶哨子着实解决了许多人嘴馋,缺油的小肚啊。

         那二板儿削面的厨师是原来九龙削面的伙计,他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些改良,使哨子更香更糯。

         二板削面最绝的还属老板娘,一人招前呼后,报号上面,收款结账,从不出错。我有一次故意前头没给钱,吃完去凑热闹结帐,老板娘直接说“眼镜你有啥啥啥,共多少钱”,分文不差,而且不管生客,熟客,人多人少,永远笑容在脸,真乃神人也。




七中削面

 

         在城南,老柴与二板一肥一瘦,每日尽心招呼着各路食客,而出名最早的却是那城西的七中削面,七中削面因挨着大同七中出名,那一片有三四家削面铺子,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其实不说也都是正宗的。

          因为都挨着七中,都开了好些年,味道也基本差不多,一到早上,中午都是那黑压压的人头。许许多多早早来,中午不回家的孩子们在里面嚼着削面,就着卤蛋,豆干儿。倒歇着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又把这温馨的场面诚挚的友谊,熟悉亲切的味道带到了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但因为这条街最早改造,这几家被拆后散落在全城各地依然挂着七中的招牌,只是少了些同学的情份。

削面王

        当年在大同,经营最上规模,名头最响的,效益最好的当局“东关削面王”之所以叫“削面王”,其实是面馆老板姓是王姓兄弟。所以人家字号就取名为“削面王”。

        大同东关是一个大市场。有服装,建材,五金  各种市场每日商贾摊贩往来,极为热闹,东关削面紧挨路边。两排上下二层小院,中间用钢棚搭顶。

         在棚下院内,置两米多大锅两口,三四名削面小伙子手托面板,削刀上下往复,一根根的面条奔腾入锅。

         咦,可能有看官问了,你怎么不用“一片片的面而用一根根的面呢”,其实这也是东关削面的独特之处。

         山西各地削面的削刀多是平口,削出的面柳叶面居多。而东关削面的老板把削面刀做了改造,他把削面刀前刀做了卷口的处理,这样削出的面如面条一样。且根根粗细均匀,长短相差无几,乍看以为是切出来的呢。

          东关削面的二绝是肉丸子,我最爱吃那里的肉丸子。纯瘦肉,紧致,外酥里嫩,级有嚼头,个头又大,价格不贵。东关削面的三绝份量大,二位老板为了照顾东关市场上的受苦人。

          面的分量极大,价格却不高,极为实惠,食客入店后径直走到大锅前,大小碗随着己,排队盛面。排队浇哨子,排队交款。自行找位,中午还有烧肉,鸡块,配口小酒,悠然人生呵。

            这些散落在大同城中的削面摊铺,各有千秋特色,带给世人许多欢笑记忆,后来城市改造拆迁,许多小的面铺关门歇业,许多大的门店开门,更加规范卫生,依然火爆。今得空拾余,作此文记之,也算为当年的工作生活留点念想吧。

(文中插图来自“百度图片”)

读传统经典,长真正智慧;处有益友朋,过吉祥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同特色美食刀削面之——老柴
手把手做被誉为“天下一绝”面食——山西刀削面
洛阳最馋人的8碗面,看完就流口水了!
山西大同30年削面馆,每天400碗,远销海外,CCTV3 CCTV7慕名而来
朱冬梅 | 张三拣妻
【自制刀削面的做法】自制刀削面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