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新特刊 || 怀 念 母 亲
MOTHER’S DAY
您的爱一直陪着我
LOVE
                                   

母亲去世已经9个年头了......

打我记事起,就看到母亲整日在忙碌着:日复一日烧柴做饭、割草喂羊,掏兔窝,步行跑孝义卖鸡蛋,煤油灯下缝补衣服,临睡前给孩子们捉虱子……,从早到晚,忙里忙外,从未见她休息过。

然而,她的忙活似乎并没带来家庭生活的改善,也只是勉强维持生活而已,甚至有时候、有些事已接近或打破了生活的底线,下面几件事是我终身难忘的:

114年没穿过一件新棉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更是如此。但生活的窘困、潦倒,使母亲对衣着已不敢奢望。

记得到我读中学时她常是穿着我已穿了多年且已补了多遍的黄色咔叽服,而且由于整天忙于扫院、烧柴做饭、掏鸡窝、掏兔窝这些脏活粗活,那衣服总也不怎么干净。

偶尔有客人来家,她才躲在另一屋替换一件干净衣服。当初,出于年轻人的虚荣,我没少责备她。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每当父母吵嘴时,母亲总是含着泪,委屈地指责父亲,“跟上你,14年没穿过一件新棉袄!”结果是,每当数九天来临,她从屋外干活回屋时,满脸总会冻得红肿、起疙瘩。

2"一肉二菜"肉饺子的奢侈梦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吃饭是个大问题,我家人口多,孩子多,劳力少,粮食少,吃饭问题尤为严重。

那时,每年每人只发五斤白面。玉米面能吃上已算是好日子,主要吃的是高粱面,而且都不一定能管饱,常常是每日两餐,早上主要吃红薯,中午主要吃高粱面剔尖、擦尖、抿尖……,每顿饭要煮三四锅。常出现待儿女们都吃完后,面也就没了,母亲只能连吃带喝点已黏稠状的红面汤,拌着点酸菜将就着,一顿饭就这样了。

每当过大年,总要吃顿饺子的,但八九口人,也仅买一斤肉(羊肉),拌上十余斤菜(胡萝卜)。这时候,母亲就总念叨,“何时能吃上'一肉二菜’的肉蛋蛋饺子!”这似乎是她的梦想。虽然今天在我们看来是最普通的了。

3九口人挤一盘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家里最多时有九口人,父母、我们兄妹六人及外婆,住着三间房子,其中一间是过道,两间可住人。

天暖时,外婆和我们分住。但每到冬天家里需生火时,全家人就得合住一屋了,为的是省一灶火。有些不便的是,外婆的作息时间和我们不同,她已近八旬,习惯了早睡早起。每天在太阳一落山,约下午六七点钟,就上炕睡了,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

而母亲每晚要到十一、二点后才能入睡,她要用晚上的时间收拾家务,洗衣服,缝补衣裤,衲鞋底,捉虱子……,每天到临睡前总是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腰酸、腿痛、胳膊疼,因而,我们兄妹轮着给她捶腿、捶胳膊成了每晚的必修课。

4来回步行30里到孝义卖鸡蛋

我家地处汾阳孝义交界处,隶属汾阳,但距孝义县城要近些,约15里。当年,家里养着几只母鸡,大约每月能生三四斤鸡蛋,这是全家生活零用钱的主要来源,平常是谁也不能吃的。

当时,生产队有个小卖部,对社员们的鸡蛋是要统购的,约每斤7角钱。但母亲为了多卖几毛钱,要提着二三斤鸡蛋步行15里到孝义县城赶集,或串到市民居住区叫卖,这样每斤鸡蛋可卖到9毛钱。

为这每斤多卖的2毛钱,她每次需忍着一天的饥渴来回徒步30多里,耗费一整天时间,还不能让生产队知晓,需要偷着卖。

5连夜为我烤干衣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在读中学。为备战高考,1979年我由乡中学转入县城汾阳中学复习。

期间,因学习任务重,我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上午又返校。这样匆忙往返,一来是回家带些一周食用的干粮——玉米饼之类;二来是换洗一下衣服。

说是换洗,其实也没有可换的衣服,因为我只有那一件外套。

所以,在周六下午回家后,母亲会将我的衣服洗干净,第二天一早去学校再穿上。夏季还好,可在冬季的夜里,那衣服是晾不干的。

这样,母亲只好一夜不睡为我在灶台上烤衣服,过一两小时会将衣服翻腾一下,以便各个面都能烤干。如此每周一次,持续半年之久。

6有一天,母亲去“要饭”了

记得在1972年的春夏之交,家里粮食不够吃,我当时已十岁了,有着深刻的记忆,当时觉得要能吃上红面窝窝,那生活就算过得去;要能吃个玉米面窝窝,那就是好生活了;吃白面馒头,那纯属奢侈,是梦想!

有那么几天,家里竟无一粒粮、一颗米可用,只有苦菜、苜蓿来充饥。有一天,天下着雨,母亲上午就离家出去了,傍晚回来时,带回了些许窝窝头和高粱面。

那天我们甚为高兴地饱餐了一顿。

事后才知道,那天母亲去了邻村于城村,转了七八户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家,要饭去了。

于城村距我们村约一里路,是姨姨家生活的村庄,有许多熟人,母亲要饭的消息自然会反馈回来。

听到这些,年龄大点的儿女们强烈地指责她,觉着她的行为太“丢人”了!现在想想,为了家人,她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迈开那第一步的!

7为借一元钱走了半条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生活普遍是贫困的,我生活的那个村尤其是这样,而我家更为严重。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就连平常日用零花钱也几近无着落。

我上学的当初,经常因为需两毛钱买个本、买支笔而犯愁,向左邻右舍借钱那是常有的事。

记得有一次,为借一元钱,母亲花了半个晌午,走访了十几户邻居,从街的东头几乎到了西头,才凑合着借够了一元钱。

可想,为借一元钱,那需她多大的耐心及心理承受能力,乃至多少“面子”。那时如果说有经济来源的话只有两个:一是靠卖几斤鸡蛋;二是要靠卖掉部分粮食而获取。我家的粮食本来不够吃,因此,对于卖粮食是非常慎重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出售的。

1979年,我在汾阳中学复习时,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当时为给我筹集生活费及书本费,父母决定卖点粮。

一天,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一口袋玉米去孝义城赶集出售,卖了十五元钱,在返回家里时,才发现钱丢了!他硬是徒步沿原路寻找了一遍,最终也没找到。这对这个赤贫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母亲伤心极了,在日后的近十余天里,她时刻在唠叨、责备父亲的疏忽,且逢人便说此事,好久难以释怀。当时的她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无异。

幽思长存,言犹在耳。母亲如今已长眠于地下九载有余,但她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挥之不去。她艰苦岁月中经历的那些事、那些磨难是儿女们力求改变现状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一生奋发进取的原动力,更是我经常提醒自己要珍惜生活、知足常乐的鞭子。

今年农历二月是母亲诞辰84周年。假日里,我带着儿子、儿媳,专程回老家祭奠母亲,希望母亲那种为了家人含辛茹苦、艰难操持、自强不息、直面人生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文图无关,图片来自“搜狗图片”)

 读传统经典,长真正智慧;处有益友朋,过吉祥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致俊 | 怀念我的父亲王之录
【散文天地】陈晓 | 做母亲的不易
原创----思念与惜福
《粮本》的记忆
周龙岗 | 玉米面粑子“金裹银”(有声版)
母爱似水 绵绵不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