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作品赏析

吴冠中作品赏析

2015-08-07 北京百雅轩
北京百雅轩

baiyaxuan798

百雅轩是中国领先的艺术家推广机构和艺术版权、艺术品综合运营机构。致力于推广中国最有价值和最有潜力的艺术家的艺术,致力于艺术产业化创新实践,致力于建立面向世界的顶级艺术资源和艺术品整合运营平台。


吴冠中先生


吴冠中作品赏析



《夜咖啡》


四十年代前后,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沙坪坝,那时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学生都爱泡茶馆。茶馆极简陋,草顶竹墙,大都设在嘉陵江边,从茶馆俯瞰滔滔江水,江上行舟,心旷神怡。顾客之意不在茶,学生们都是借茶馆一席之地做功课,写论文。虽人声嘈杂,心专便不闻喧闹,工作效率反而很高,真是闹中取静。

巴黎的咖啡馆,大都处于闹市,人来人往,杯盘碰撞,偏有作家喜欢于此写作,据说波特莱尔的许多诗文就诞生于咖啡馆的浓香中。至于画家,更喜欢在蒙巴纳斯一带的咖啡馆中出入,往往相聚到深夜。莫迪里阿尼当年贫穷,就在咖啡馆给人画肖像,只几个法郎一张,换杯咖啡而已,别人还不要,他往往偷偷在铺桌子的纸上画下对方的肖像以自娱。巴黎的许多咖啡店孕育了失意文人,积累了人文史迹,颇引起后人的追念。

一九八九年我重返巴黎写生,便钟情于母校巴黎美术学院附近的一家小小咖啡店,因其偏僻,状貌依旧,尤其夜晚,灯光幽暗,气氛神秘,颇唤起我回忆的情思,归来便作成了这幅《夜咖啡》。一九八九年这幅《夜咖啡》被东京西武百货店在巴黎博览会中卖掉,九十年代上海《文汇报》将之制作成七十八幅限量印刷,并邀我赴沪出席首发式。久未去上海,发现上海的“夜咖啡”已很普遍,但不知“夜咖啡”中是否亦在萌生新的东方文化沙龙。记得梵高书信中谈到他的名作《夜咖啡》,他却是想用明亮的色彩表达出令人堕落的气氛。



《桂林》


爬上桂林叠彩山,秀丽江山尽收眼底,看山前,看山后,层次分明,却亦朦胧。大山怀抱人家村落,藏鲜艳色块于黑压压的深谷中,景色宜人,风光入画。但果真要在画幅中表现此江山胜境,导游人探幽,则仅写生某一角落只窥其一斑,不见全豹。我一味想捕获全豹,便前、后、左、右,山上山下采各种视角形成形象构建画面,两日之工专心于构建、绘写,但归来审视成果,不尽人意,那是七十年代中期。

九十年代翻阅这幅《桂林》,明悟画面过于啰嗦,破坏了整体腔调,于是重施刀笔,调整色彩,在减法中经营画面,居然再现了二十年前所探寻的桂林江山。



《渔港》


“野渡无人舟自横”,孤舟闲飘在寂寞的水面,倒影清晰,静穆入画,诗与画之美于此悄悄相依。我画过无数的舟船,从绍兴的乌篷船到太湖的帆影,从舟山群岛林立的桅樯到长江山城的游轮,从秦皇岛的打渔船到印尼的突着大眼睛的彩艇……水上那漂浮的船体被荡漾的水波摇晃着形象瞬息万变,兼备具象与抽象之美感。《清明上河图》中笔笔精到刻画了拥挤的船群之结构,但同时掌握了其间整体造型之组织美。船在中国诗词和绘画中长期是启发灵感之母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成为千古绝唱。

我爱画船,主要由于视觉美的吸引,孤舟、舟群、帆起帆落、绳索交错、桅杆倒卧起伏、线缠绕着面、手忙脚乱的渔民、色彩的斑驳,都给予画家尽情挥写的大好时机。缘此,我从烟台到海南岛,跑遍了祖国海岸的渔港,这幅《渔港》初稿作于温州温岭石塘,当时正遇上风暴,海上的渔船统统驶进港内来避难,偌大的海港,于是挤满了各类的船只。风浪叠起,渔船奋进,动荡中纵横交错,浪打浪,船碰船,惟见黑压压的一片,显然无法描述单独的船形,我竭力表达这水上战场的壮观,于是一次一次更追求气势,一次比一次更接近黑、白间的抽象构建。



《长江山城》


塞尚之后,勃拉克到法国南方画了一批风景。南方阳光明亮,景物形象鲜明,勃拉克画了大量的房屋之群,那些红屋顶、白墙面,歪歪斜斜构成了方块几何形的画图。这些作品拿到巴黎,有的朋友和评论家说:太多方块块(cube)。从此引出了立体主义(cubisme)之称谓,如直译,应该称块块主义。自从塞尚觉察物象均可分析其几何形体的基本构成,到勃拉克突出块面组件画面,绘画展示了块面在表现中的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的法宝是线和点,渲染也只是线和点的侍从。点、线加渲染虽也产生立体感与空间感,但对西方以大刀阔斧的面来直接表达物象、意象或抽象是完全隔膜的,至于大、小斧劈,也只是属于线的变体,非运用块面之道也。

学西方油画,入手便离不开块面之运用,倒是在块面的工地上引入线之穿流、奔驰,却是煞费推敲的新领域,引无数英雄折腰、昂首。我画过大量江南题材的油画,在白墙黑瓦的块面间搏斗,在桃柳飘摇的线之穿插中彷徨,舶来的立体块面,祖传的笔墨点线,都不曾奴役我,却为我奴役了,因我不计成败,舍得一身剐,敢于把洋人古人拉下马。这幅油画《长江山城》是由一幅水墨写生移植,原作作于七十年代,是小幅,往事已渺,画已不在手头,今用大幅追叙,似乎突出了黑白与块面,大江东去,浪涛无尽,怕临江块面已难久存矣。



《故宅》


故宅、故人、故事。

我爱画故宅,因其美。每到一地,总打听当地的故宅和大树。历代有巨匠运用乔木构建大宅,大宅中庭院厢房、亭台楼阁,或雕梁画栋,或朴素大方,铭记着各时代主人的品位。然而大宅的寿命都不长,子子孙孙分割了祖产,谁建大宅荫子孙,门庭几翻易主人。如果认真探寻每户破落了的大宅的家史,说不尽悲欢离合,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尽,如今幸存门阙。

这幅《故宅》并无原型,我画过不少故宅,不自觉想表达黑白间的悲怆感,虽残破,似乎风骨犹存。一角飞檐,对照门窗之方正。偶见残红,不知其身家性命。临流筑屋,已失尽当年舟楫,水清澈,还照旧相识。



《莲与草》


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圣洁的象征,观音手执莲花,莲花于是进入了佛境。

无论红莲白莲,映在水面,便入画境,王冕、徐熙都来写生,作品雅俗共赏,百世流芳。莫奈(Monet)画睡莲,着眼于花、草、浮萍、天光水色,一片风光,一视同仁,莲花未必是聚焦视点,他完全没有体会到莲中禅意。

在印尼看到池中大片睡莲,红、白相间,杂草丛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杂草远比睡莲茂盛,莲花朵朵却似杂草之卫护。杂草伸展无度,飘摇自在,乱线绘画,倒笑睡莲之拘谨约束了。草与莲,应无本质区别,草亦莲,莲亦草,洁身自好,都入禅境。本是池中点、线、色块之构成引我陶醉,隐隐间又窥禅境,那丛杂草之外形便近乎双手虔诚之合掌,自己也说不清是有意无意了。



百雅轩798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5号停车场旁边)

电话:010-57623018


百雅轩上海画廊

地址:上海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艺术园区H104

电话:021-6115 7488


官方微信:


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冠中《睡莲》赏析
能不忆江南?
吴冠中的船(上)
吴冠中《莫奈故居池塘》
名画欣赏,吴冠中《是空是色入画来》
睡醒了的睡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