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酒令小史(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令文化

酒令小史(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令文化

文:枯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局面为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其间三十多个大小王朝交替兴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就政治而言,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就经济而言,北方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开始平衡;就民族而言,游牧内迁,“衣冠南渡”,民族大融合成为主流;就文化而言,继续延续汉代儒家正统思想,同时道家和佛教开始隆盛,儒释道三教逐步融合。

其中,就农业而言,虽然战乱频繁,不过农业科技得以迅猛发展,耕作工具和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单位产出。而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得酿酒原料大为增加,并且酿酒技术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酒文化得以迅猛发展,而酒令文化除了延续汉代传统,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变化。

一、汉代的榷酒制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税酒制度

先秦之前,由于农业相对落后,酿酒技术由专门的官员(酒正、酒人)掌握,民间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酿酒,宴饮文化主要流行在封建君主和诸侯贵族之中。汉代虽然经济繁荣,然而最初对于酒的酿造和饮用进行严格管制,并下令实行榷酤制度(也叫酒榷,即酒类专卖),禁止民间饮酒;直到后来才开始逐渐放开。

这主要是因为酿酒利润丰厚,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hóng),浆千甔(dān)……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私人酿酒经商可以和千乘之家相比,可见利润之大。为了独占酒利,增加财源,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朝廷实行酒榷制度,不许私人自由酿酤。

创始者为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桑弘羊,《汉书·霍光传》记载:“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又《盐铁论·卷二·忧边第十二》:“故少府令丞请建酒榷,以赡边,给战士,拯救民于难也。”然而在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榷酒酤制度在盐铁会议上遭到反对,遂被取消,改征酒税。王莽时恢复。东汉再行税酒政策。

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间或实行专卖,但基本上是对酒征税。三国时期,由于连年灾荒,百姓频遭兵燹战乱,为了富民,魏蜀吴都实行榷酒制度。如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魏书 卷十二》记载“太祖制酒禁”,遭到孔融反对;《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载:“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三国志·吴书·顾雍传》:“(吴)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

西晋对酒基本上实行禁酒和榷酒制,一般在改元和特殊节日才允许喝酒,诸如《晋书·帝纪·第三章》:“乙酉(280年)大赦,改元,大酺五日,恤孤老困穷”;《晋书·帝纪·第四章》:“甲子,立皇后羊氏,大赦,大酺三日”等等。东晋衣冠南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手中掌握大量粮食,因而朝廷改榷酒为税酒,但每逢灾年政府仍要实行酒禁。如《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八年十二月,开酒禁。”《晋书安帝纪》:“隆安五年,是岁,饥,禁酒。义熙三年,除酒禁。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的酒禁比较彻底。《晋书·卷一百零五·载记第五·石勒下》:“以百姓始复业,资储未丰,重制禁酿,郊祀宗庙皆以醴酒,行之数年,无复酿者”。北魏统一后,酒政比较宽松,不过也有禁酒。《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十六·刑罚七》记:“太宗四年(458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王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沽、饮皆斩之”。然而到献文帝即位(466年)又重开酒禁。

北齐北周时期也同样是时禁时开,并不长久,总体是灾年一般禁酒。南朝宋齐梁陈朝代,多数时候政府实行的是以税酒为主、禁酒为辅的政策。一般情况下,都是开放酒禁,在灾年颁布禁酒令,不久就成为形式,这里就不赘述。

二、饮酒之风从贵族走向民间的三个原因

先秦酿酒为宫廷掌握,举行宴饮也是在君主帝王以及诸侯贵族之间,民间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酿酒,因而饮酒基本上是贵族的享受。汉代实行榷酒制度和税酒制度,不过,对于民间饮酒管制最初还是比较严格,据《汉书·文帝纪》中注曰:“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只有在特殊节日或者朝廷颁布命令时,才可以饮酒。

汉宣帝时期逐渐放开,《汉书·纪·宣帝纪》记载汉宣帝于五凤二年(前56年)秋八月下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勿行苛政。”从此开始民间婚嫁可以备酒待客,于是饮酒之风开始从贵族向民间扩散。

到了魏晋南北朝,虽然各朝代都有禁酒时期,不过很快就会解禁,要么禁酒成为形式,民间饮酒成风。原因有三,第一是酿酒技术提高,数量增多。诸如北魏末年(约公元533年~544年)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卷七》中,总结性地记述了当时制曲酿酒技术经验和原理,诸如记载了4大类10种制曲方法,过了一千五百多年,如今大多数白酒企业依然在采用这些方法酿酒制曲。

可笑的是,如今某些酒企故弄玄虚,拾古人牙慧,为了营销,胡说什么“国家保密配方”(事实证明从未有过)!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行内人都知道,如今白酒采用的酿造方式,都是古代酿造制曲工艺的适当改进,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真正改变的只是提纯工艺而已。可悲的是竟然被某些酒企利用,到处喧嚣,以讹传讹,也是当下营销伎俩之一吧。当然,这是题外话。

第二个原因,酒类丰富,适合各种人群口味。诸如《齐民要术》记录了河东颐白酒、桑落酒、九酝酒、春酒、夏封清酒、夏鸡鸣酒、黍米酒、秫米酒、糯米酒、粱米酒、粟米酒、粟米炉酒、白醪、黍米法酒、秫米法酒、当粱法酒等等多种酒的制作方法。而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卷四》则记载了当时最著名的为山西河东刘百堕酒(又名擒奸酒)等。

同时,由于和西域交流的增多,葡萄酒被引入中原。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五·服食》:“西域有蒲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云:'可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载记》也称胡人“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蒲桃”即葡萄,又称“葡陶”,酿制葡萄酒工艺则在两晋时期就传入中原,极大地丰富了酒的品种。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玄学的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生死无常,传统儒家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不少文士们为了安身立命,或者不愿和统治者合作,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老庄玄学,也叫“清谈”。再加上佛教传入后,相互争鸣,儒释道碰撞之下,坐而论道之风隆盛。而当时的名士无外乎都爱饮酒,诸如竹林七贤、田园诗人陶渊明等等,究其原因,或者借酒浇愁,或者借酒放纵,或者逃避现实,或者崇尚飘逸,有的甚至嗜酒如命,因而上行下效,久之成风,于是民间饮酒随之风行。

三、酒令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延续了两汉的酒令文化,诸如投壶、樗蒲、藏钩、射覆、钱令(意钱)、弹棋、骰子等等,还出现了新的形式,那就是“当筵歌诗”、“曲水流觞”和“猜字谜”等文雅的酒令形式。

1、第一本《酒令》著作

东汉末年,名臣贾逵著了历史上第一本《酒令》。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襄汾县襄陵镇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父亲。《后汉书·列传·贾逵传》记载:“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言,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然而可惜的是,该书佚失,无佚失以窥其真貌。

2、当筵歌诗

当筵歌诗,也叫即席作歌、即席唱和、饮酒赋诗,从先秦祝酒辞和秦汉酒令辞演变而来,就是在宴饮的时候,需要现场作诗或者作歌,如果作不出就要罚酒。

当筵歌诗最著名的是曹植“七步诗”的故事,《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作者为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应该不假。

又如《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吴末帝暴君孙皓投降后,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尔汝歌》应是当时酒令歌谣的曲调,孙皓即席编词,调笑晋武帝,令他后悔不迭。

《梁书·列传第三十五·萧介传》记载,梁高祖萧衍喜好风雅,时常召集群臣饮酒赋诗。有一次,“高祖招延(筵)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文无加点。高祖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臧盾饮酒的爽快气度,萧介的敏捷文采,都是宴席间难得的妙趣,随之成为美谈。

3、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以一种传统习俗,源自先秦时期的祓禊(fúxì)仪式,可追溯到西周,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即在夏历三月上巳日,人们聚集在河边,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到了两晋南北朝,成为一种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觞一咏”说明饮酒作诗的要求,从此,这一儒风雅俗,成为千古佳话,变成就另一种,一直流传至今。

4、猜字谜

猜字谜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文人们玩的文字游戏。如《国语·晋语·范武子杖文子》记载的“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瘦辞”就是隐语的意思,后来就演变成“射覆”,然后到了南北朝时期,演变成了猜字谜,成为文人喜欢玩的文字游戏。

如《世说新语·捷悟》记载的曹操和杨修从曹娥碑过,看到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杨修立刻就猜出来,而曹操不让说,骑行了三十里才悟出来,问杨修,说:“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和曹操相同,让曹操大为佩服。

然而把猜字谜引入酒局,成为酒令的一种,则是在北魏时期。《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崇尚汉族文化,一次宴饮群臣,出了一个谜语让众大臣猜谜,猜中有赏。孝文帝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锺"。御史中尉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瓨(hóng),屠儿割肉与秤同"。尚书右丞甄琛曰:"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彭城王勰曰:"臣始解此字是'習’字"。这估计是猜字谜成为酒令的最早记载。

关于其中的字谜,有的文章分析有点牵强附会,笔者见解不同,略作解释。孝文帝说的“三三横”和“两两纵”,是习的繁体字“習”的上部“羽”的拆字,羽犹如两个“三”并列,两个“两”侧倒。而下面的“白”字,则是“金钟”而来,古代五色和五行的关系“水黑色,土黄色,木青色,金白色,火赤色”,金白色,古代饮酒大多为青铜器,故而称为“白”,罚酒称为“浮白”,罚一大杯酒为“浮一大白”。“羽”和“白”合起来就是“習”。

而御史中尉李彪和尚书右丞甄琛的回答也很巧妙,正所谓“看破不说破”,方见文学修养。李彪回答采用的是谐音字,瓮和瓨(瓨hóng,长颈甖也)同韵,妪和“羽”同韵,屠夫技术娴熟,和秤一样准,因而用秤“白”用。二者结合为“習”。甄琛回答采用会意,江南人游泳很厉害,犹如羽毛浮在水上,采其“羽”字;百戏伎人抛绳杂技,绳子犹如一撇,虚空曰“日”,即“白”字,二者合起来就是“習”。当然,这是笔者一己看法,看了答案才解释,若让我猜我也猜不出。

四、小结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农业的进步,酒的酒的品质数量和种类得以很大提高,虽然不时有禁酒令,然而屡禁不止,并且宴饮文化从皇家贵族逐渐流行于民间,从此饮酒成风。而酒令文化也得以大发展,不但继承和延续了两汉以前的大多数酒令,并且派生出酒令的新形式——雅令,成为魏晋南北朝最为明显的酒令文化。

2022/2/21榆木斋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史记》西汉 司马迁编撰

《盐铁论》西汉 桓宽整理

《汉书》东汉 班固编撰

《三国志》西晋 陈寿编编撰

《齐民要术》北魏 贾思勰撰著

《洛阳伽蓝记》东魏 杨炫之撰著

《世说新语》南朝 宋 刘义庆编撰

《荆楚岁时记》南朝 梁 宗懔撰

《续齐谐记》南朝 梁 吴均撰著

《晋书》唐初 房玄龄等人编撰

《梁书》唐初 姚察、姚思廉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漫谈
流传已久的划拳酒令中,“五魁首”和“八匹马”,是什么意思
老郭谈酒(三)
黄酒的厚重和文化
从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来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