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水市人民政府 产业扶贫 张家川县: 美味乌龙头 农民钱袋鼓

  初夏季节,记者前往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的窑儿村时,梁梁峁峁,沟沟壑壑,到处都是长势喜人的乌龙头树。这个曾经土地撂荒严重、主导产业缺失的贫困村庄,如今依靠乌龙头种植产业,成功开辟出了一条特色致富道路。

  “与很多村庄相比,我们村子山地多,交通不便,加之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传统粮食种植投资大、收益少,所以土地撂荒严重。”采访中,窑儿村村支书马甲平告诉记者,为了找到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他曾试种过胡萝卜、大葱、花椒、核桃等作物,但是发现都不适宜于村上的发展。

  2012年,马甲平试种了3分地的野生乌龙头,经过栽种、试验、驯化,发现乌龙头长势良好,然后进行了推广。2013年开始第一批栽种了100亩乌龙头,到2016年时那100亩地长势良好,县里分管农业的领导前往窑儿村走访时对乌龙头产业进行了肯定,鼓励他们再推广。2017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县上在扶贫资金方面进行支持。

  “乌龙头可以说是个懒人产业,不用施肥、不打农药,只需要定期除草就可以了,不费力,投入小。”马甲平告诉记者,乌龙头是药菜两用的作物,皂苷含量比人参都要高一倍,而且是一种富硒蔬菜,对人体非常有益,所以乌龙头的售价比较高,收益较好。

  在产业培育方面,县委在窑儿村成立了张家川县乌龙头产业党委,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同时,窑儿村注册成立了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骨干会员11人,带动115户群众种植乌龙头。截至目前,全村栽植面积已达1200亩,计划今年秋季再栽植300亩,将达到1500亩的规模,实现户均5亩的目标。

  在种植技术方面,张家川县乌龙头产业党委又成立了乌龙头研究中心,专门负责种植技术的推广,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乌龙头产品深加工等的研发,并初步掌握反季节栽培技术。

  在销售方面,今年进入收获期的300亩乌龙头共采摘成品菜2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户均增收4237元。窑儿村的乌龙头主要以批发为主,销往兰州、宝鸡、平凉、北京等地,同时村民还通过快手、微信等平台对外销售。另外,一些在外开饭馆的张家川人和外出的本地人也会作为特产带出去。

  今年53岁的马占琦是精准扶贫户,他从2015年开始种了10亩乌龙头,2017年又种了10亩。“苗子和地膜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之前的10亩今年已经卖了两万多元了,明年估计20亩地能卖5万多元,20亩地我一个人就能打理过来,这产业确实好,不费力,能挣钱。”他说。

  据了解,目前村里发展乌龙头产业最大的瓶颈就是乌龙头的采摘期短,上市时间集中,所以进入丰产期后容易造成产品积压。“我们在加强与外地市场、客商联系的同时,在冷藏储运和产品初加工方面下功夫,谋划建设了一处占地面积2亩、可冷藏300吨乌龙头的冷藏库,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明年就能投入使用。”马甲平说,随着乌龙头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里的贫困人口也在逐渐减少,预计今年就能实现整村脱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甘肃张家川:花椒成脱贫致富的“钱串串”
一条科学发展扶贫解困的新路子赤城县推行“五位一体”扶贫机制调查
武陵山区核桃产业连片开发策源地
产业扶贫结出丰硕成果
扶贫工作总结
张家川县:易地搬迁“搬”出新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