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婷: / Shopping议价 形象影响成功率
带学生去时装店shopping,是形象课的一个环节。


   有一次,入了一间时装店内选衣服。听到有顾客在讨价还价。两件衣服本来说是RMB600,有顾客议价为RMB500。店方售货员说不可以,顾客方面,极力争取,似乎打不动那售货员改变主意,说话语气开始有点针锋相对……。


   其实,议价,是一场心理战游戏,未必一定要赢尽自己心目中的价位,同时,也不要输了关系,shopping时展现什么礼仪态度形象,存在隐性影响。


   有些小店的货品标价,是刻意提高后,再让顾客来还价的,是部分地区Shopping的潜规则;议价,既要达成需要、又不失身份形象,特别是当你与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不想失礼,掌握些小窍门,可以利己利人。


   试过与几位学生在店内购物,其中一位性格率直,讲价时可能会因循心想那句就直接说出来,稍为不顺意,或当日心情不大好,平时又容易急躁,不够气定神闲,心中有气,“脸色”就变了,说话语气用词,少了警戒,少了礼貌;本来想以优惠价钱购买心头好是人之常情,但他忘记这本来就是一个心术游戏;购买欲高的情绪,让售货员知道他着紧;但对方都有底线,这个学生硬碰、摆明想自己的开价成事实、又想赢尽议价而嚣张、没有给对方下台的地步,整件事就僵着,或拉倒。


   出言太强势、气焰太高、仿如逼人于墙角的话,试问易地而处,站于售货员立场,如那个月不是生意很差,性格上未必咽得下这口气,也不一定乐意打折,又怎会让步给优惠。顾客如果想售方有让步空间,宜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太过强硬、像是别人一定要“迁就”你,或好像早就看穿对方的价格手法,以拆穿对方的口吻来“攞彩”(出风头),只会破坏游戏规则,不欢而散。赢了“口气”,但输了自己身份,不见得是有利之事。



shopping时要赢,自己的言行形象风度可以左右成败。


   知己知彼,考虑下店方售货员也有他们的状况,例如说,那天(或那段日子)的生意业绩不差的话,与你的议价未必会容易让步;反过来,如果他的业绩做得不够,他就会不放过机会,就算在底线以下,卖得出就是“亏少当赚”,那时他会较易让步。



拉踞也是议价艺术 ,不怀赢尽之心,就会有转机。


   作为顾客,难以知道店员业绩及对方心理状况,不过,交易过程中可以避免把事情拉倒、或不欢而散,留个好因总好过留个恶缘。想买得成心头好、或有更多优惠,可以考虑下以下的想法:


   (1)尊重对方,议价时别一下子就表达自己最想要的价位,也要让人家有个还价的空间机会,有可能是还来还去的拉锯,中途可以表现得不在乎,或转移目标,甚至意欲离开,也是让对方有机会把你留住,让对方有机会出价,而不是表现到自己想要什么价就要得什么价;霸气过盛就只有反效果。过程当然需要点时间,值得与否,自己衡量。


   (2)欣赏店内的货品,偶尔不妨表达一下赞赏的美言好语,人家总会欣喜受落;对你的态度都可能好一点。那刻,就当是播种一个欢喜心。几句赞美话,情绪都会比较松弛欢容。又不需成本,大家开心。


   (3)谈笑风生与对方议价,不妨视之为游戏一场;享受购买,买到心头好当然更高兴,不过不是理所当然的;买不到,就当相识一场,如果对方是老板,他朝再来也可能也会好办事,就算你无兴趣视对方为相识或朋友,买不成,就当为自己省钱!


   (4)留有余地,议价别赢尽。本来好想是500元成交,如最后对方坚持为520,差不了多少的话,而自己又不是没能力买,想想人家也要赚点利润,想想有没有必要为这小小差额而劳心伤神,不肯让步;有时,就当是成存。


   (5)如果身材条件好,看中了的衣服,不妨试上身,行出试衣间,惹来周边的羡慕目光,店员见你穿他们的衣服穿得好看,自动给你打折的机会都高点,或形成你的议价力更强。



你穿的衣服好看,也会有可能令对方自动开口给你打折。


   人总希望自己赢的,或希望赢尽。不过,赢少点,不赢尽的话,可能赢得更多。这是我多年的经验。


   态度与事情是9:1之比,态度主宰了我们的行为,例如应对及决定,9成可以成就好事,也可以破坏好事。视乎大家用上什么态度来处理面对了。



长幼同行shopping的话,不妨以打折这事情来作生活教育。


   特别与子女、辈分比自己低、或与年青一辈同行的时候,议价的表现行为更宜谨慎,一言一行都是“形象”、“榜样”、“身教”;稍一不慎可能制造了错误“身教示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任何时候都留有余地
商业谈判:愤怒让你获利更多
赢在尊重对方
做事的态度应该这样
真正爱你的人,内心会很柔软
先得寸,再进尺!(分析“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