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众说公益,诚邀您谈谈

14年初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师姐看到我动态就会给我点赞又评论:“师弟,好样的!”在继续行走的路上,要好的兄弟给我说:“保持初心!”大学要好的同学多次给我说:“班长,我毕业了跟着你干。”也有阿姨说:“这一行是个大趋势,有前途。”还有一直支持、陪伴我的至亲好友。然而,面对国内公益慈善事业还非常不成熟的现状,有时我更希望听到另外的一群好友说的:”你在干啥子哦?“让我不停地思考自己在干什么,有何价值。也有人说:”小伙子,坚持做公益是好事,还是要考虑个人问题。”让我理性认识当前职业公益人普遍的生存窘迫。还有人说,“女娃儿做这个还可以,你个男娃儿做这个没得钱途。”让我更觉得公益有点像“中庸之道”,似乎在平衡名和利。?

2014年以前,关注到“阿拉善SEE”、“自然大学”、“根与芽”等组织,我很好奇为什么有人会投钱、花时间、费精力地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治沙漠扩散、普及自然环保知识。2014年工作之后,看到市、区(县)很多社会组织冒出来,有关心残友的、有关爱老年人、有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注“三农”问题的、有支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有致力于搞好社区善治的、有帮扶矫正人员子女的、有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的、有提倡吃素倡导环保生活的、有关注小区业主维权的……也有捐物捐款的人,也有主动来当志愿者的人,也有小区里的意见领袖,也有社区里的热心人,也有清捡垃圾关爱环卫工人的朋友,也有扶贫济困的爱心人士,也有去山区支教的大学生……组织冒出来了,人群增多了,看着这样的趋势,当时我就一句话“找到组织,为组织服务”。?

找组织的过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组织之前,你需要找到自己。我最看不惯盲目跟风的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瞎冲,劲儿用尽了,热情退却了,又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索性又钻进“按部就班”的工作里,直到又受不了工作枯燥乏味的那份痛时,又跳出来继续“打鸡血”,青春哪里经得起你这般瞎折腾?干点走心的事儿可好?做什么,才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支配时间,要明白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成果就在那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最初播下的那颗你愿意用心呵护的种子就是你日后的成果。那职业公益人的种子在哪儿呢?种子是我自己。我之所以想做公益,源于自身所受的教育和价值取向,不管我是不是以全职公益人的身份供职公益组织,还是我以企业、政府职员的身份供职社会,公益的价值取向已经种下了,我以志愿者身份偶尔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或者以企业员工身份尽心尽职的做好企业责任部门的工作,我都乐意效劳。此时,公益应该是一种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不管你干什么你都会把“公共”的利益纳入权衡决策的指标。

马云说:“公益需要钱,但是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公益和慈善有差异,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是在于参与,是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慈善可能以给钱为主,而公益需要你花出的是时间、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来的东西。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去做公益,参与公益。”??马云说的很有意思,公益需要你花出的是时间、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来的东西。有人质疑,为什么国内的公益做的这水平?说白点就是做的不好。“市场经济是公益慈善最基本的生存原则。”我说,国富而公益生。不管是国民贫富差距太大了,还是国民经济整体提高了,时值今日的市场土壤已经开始孕育专业化、职业化的公益行业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公益的重要性并开始实际行动了。但是在追求公益专业化的过程性,确实有相当多的人很迷惑地把公益和慈善等同一起。有朋友得知我在供职公益行业,前段时间问我“众筹网怎么弄,朋友发生意外急需募捐”。我尽力的提供了我能提供的渠道、信息。类似这样的事也不止一次发生在我身边,“你不是在做公益吗?帮我发起个捐款吧!”公益事业交流群里也常常出现,“各位好心人,转发就可以拯救一个无辜的生命!”也有群里的消息:“善心传播,功德无量!”我是一个追求公益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年轻人,盲目转发这类消息的时候朋友圈点赞几乎为零,大家恍若视而不见,从经济学的效用讲,此时转发的效用为负值。?

马云说:“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我很认同。当遇到朋友圈好友、同学发出需要捐款的消息,我会毫不犹豫的支持100、200元,在我有经济结余的时候,我再捐给其他人。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论语有言:“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我也尝试在这么实践着。另外,我们做公益并非是做慈善,这一点混在一起会阻碍公益行业的发展,在大众心中越清晰的概念标志着这个行业越成熟。公益慈善论坛主编张以勋老师讲:“公益就是公益,慈善就是慈善。公益和慈善同源于对生命及世界的爱,即博爱精神或利他主义,但在行动层面指向两个维度。公益的维度,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政府力量之外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满足与维护,动员社会资源,优化或重建社会结构与关系,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慈善的维度,通常是基于怜悯、同情或不忍之心,致力于帮助因社会问题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自然的、受法律保护的,得到社会认可的、受尊重的、健康的、平等的、无障碍的……)。”慈善具有个人性、局域性。但并不是说公益和慈善就是两个独立开来的领域,“公益慈善这两个维度可以相互转化或同时推进。当慈善主体从关注个体利益转变为关注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利益时,就必须解决背后的根源——社会问题(通常由文化观念、制度与市场等因素导致),比如通过社会倡导和实际行动推动政策立法的进步,社会文化与观念的改变,这时就转换至公益维度。反之,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时,开始为满足个体利益而行动时,就进入慈善维度。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学生个体完成学业是慈善,但若着手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人脱贫致富,或者推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教育权利的公平享有,就上升为公益。无偿帮助一个人戒烟是慈善,但通过政策立法、社会监督推动公共场所禁烟则是公益。给一个老人让座是慈善,呼吁全社会关爱老人等群体,为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则是公益。一个人捐100元给一个求助者是慈善,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慈善捐助,营造人人互助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观念的改变及法律政策的改进(比如规范捐赠行为,实现公开透明,保护捐赠人与受助者的隐私等)则是公益。”公益和慈善两者不对立,也不对等;不完全重合,也不完全分离!??关于公益的认识是一个发展动态的过程,会趋于更清晰。以上内容供大家参考。

诚邀你们一起谈谈,你眼中的公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益和慈善的区别是什么?”
「慈善」和「公益」有什么区别?
《慈善法》来了,可我们对“公益”、“慈善”的理解正确吗?
公益将引发制度改革?朱健刚谈公益慈善“十大趋势” | 公益服务网 | NGO发展交流网
瞭望丨用好共同富裕的“社会之手”
多数商会注定将成“伤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