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塘下,徐霞客曾经路过的地方 段立新

在茶陵县秩堂镇塘下和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田南村金家屋之间,有一座大致呈东西走向的低矮山冈,这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地之一,它的名称一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叫界头岭。塘下就是界头岭南麓的一个小村庄。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初十,天刚蒙蒙亮,徐霞客和朋友静闻和尚,还有顾姓仆人、两个轿夫、两个挑夫一行七人匆匆启程。他们溯渌江而上,到了一个叫桥头的地方,转而沿西南方向的村道逶迤西行,经过塘石,再走过三里凹凸不平的山路,登上一座高约50米的山冈。在《江右游日记》辑录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徐霞客叙述这一段旅程的时候说,这座小山冈“是为界头岭,湖广、江西分界处也。”站在界头岭山头,只见山下的山村四面都是山,“盖崇山南自崖子垅,东峙为午家山。东行者分永宁、永新之南北界,北转者至月岭下伏为唐舍,为茶陵、永新界。”

在交代界头岭的名字、位置的同时,徐霞客特别提到了一个名叫“唐舍”的小村庄。根据徐霞客的描述,这个小村庄位于界头岭南麓,“为茶陵、永新界”,也就是当时的湖广省茶陵州和江西省永新县分界的地方。“唐舍”是徐霞客由赣入湘,进入湖湘境内到达的第一站,而这个小村庄就是今天所说的塘下。

界头岭联通湘赣两地,太平时期,这里是两地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战时则是由赣入湘、由湘入赣的兵家必争之地。塘下,这个小村庄,或许也见证了曾经发生在界头岭一带的战事:

宋朝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在界头岭东段更鼓寨一带与永新境内的农民武装激战。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领部队经界头岭突袭江西安福县,转攻永新县。

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广西天地会首领卢海率领部队经界头岭进入江西永新县,与驻守界头岭的清军在界头岭激战,清军大败。次年,清军赵焕联屯兵界头岭堵防太平天国部队。在这里,赵焕联命令部队修筑城堡,开挖盘山战壕。赵焕联主持修建的这座城堡叫城隍界堡。城隍界堡修好后,他大笔一挥,题写了“吴楚雄关”的门额。

1933年,红八军独立12师在界头岭一带完胜国民党部队,取得塘下大捷。

塘下曾经有一个小集市,在晓塘当地人的叙述里,这叫雄关市。“雄关市”之名,大概与城隍界堡门额上的题词有关联。上世纪90年代,依稀还能在塘下看到与雄关市有关的痕迹:碎石铺就的街道,宽大、平整;街道两边,店铺左右相对;店铺临街,带着清一色的活动木板门,门旁开有一扇大窗户;二楼临街一面是木楼,木楼不设门窗,只有一道约1米高的栏杆。雄关市脚下的路像一张拉紧的弓,绕过山脚,经雨天桥横过茶溪,向南延伸,与彭家祠、毗塘相连,远结高陇,直通茶陵县城。在熟悉塘下地方掌故人的记忆里,这是由界头岭和塘下连通湘赣两省之间的“老路”。

明清两代,茶陵设立了茶陵卫,这是在府一级地方行政化单位设置的地方驻军机构。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茶陵卫裁撤。由于茶陵地处湘赣接壤之地,与江西莲花、永新及湖南攸县、安仁、酃县(今炎陵县)毗邻。因此,清政府后来下令在州县交接处设立“汛”“塘”两级地方驻军机构。同治九年(1870年)版《茶陵州志》记载,当时,茶陵州在现在的秩堂镇境内设置了两个塘,其中就有位于界头岭的“关城塘”。据记载,“汛”“塘”的戍守官兵要在每月的固定时间,到县域边界“兑票会巡”两次。塘下位于界头岭关城塘之下,与关城塘毗邻,“塘下”之名或许也是因此而起的吧。可惜,乐于探幽寻奇的徐霞客并没有细细考证“唐舍”之名的来历,只是依照方音记下了“唐舍”这个地名。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秩堂镇工作,期间曾多次造访塘下,登临界头岭。第一次到塘下是一个秋天的下午。那天天气炎热,我和同事走得大汗淋淋。有位中年男子见我们一边走,一边问,便热情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交谈之中,得知他姓陈,是一位老师。陈老师给我们烧了一壶开水,并称其为“熟茶”。与“熟茶”一同端上桌的还有一碟腌萝卜片。陈老师说这是当地百姓日常食用的茶食,俗称“盐萝卜”。原来,这种腌萝卜生津止渴,每到六月“双抢”与秋收农忙时期,大家都喜欢用冷开水泡腌萝卜来解渴。新切的腌萝卜片厚薄均匀,带着胡萝卜腌制后特有的赭红色,鲜亮,透明,像飘落的七彩菊花瓣。时隔多年后回想起那个下午,“盐萝卜”的鲜香仍能萦绕鼻尖,仿佛触手可及。

如今,驻足界头岭山头,在一片油茶林中,会看到一段夯土泥墙,以及一段半是柴草半是菜园的壕沟,一条水泥硬化乡道跨过界头岭,直通湘赣两地。在油茶林与稻田之间,有两个山村:一个是湖南省茶陵县秩堂镇塘下,一个是江西省莲花县田南村金家屋。

到了秋天,选个天晴的时候漫步界头岭山头,看看界头岭下的塘下或者金家屋,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在乡道两侧,是一座座新建的房屋。这些房屋高低错落,风格各异,但统一是白瓷砖外墙和红琉璃瓦屋顶。房屋大多带着一个或大或小的院子,门口坐着的老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只是在静静地晒太阳。这是21世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塘下,也是当年的徐霞客无缘一见的茶陵乡村风光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谜一样的古城:茶陵晓塘古城围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红色政权的发源之地
茶陵投资5亿致力打造湘赣边贸示范镇
1965年,毛主席对一位中将说,回老家看看,回来给我写个报告
游击司令谭余保
1950年毛主席深夜急寻一个七旬教师,找到他后亲自批示:立刻枪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