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湖湘】天柱峰谜中之谜,意外发现明朝圣旨
本帖最后由 蓝山老三 于 2019-4-30 21:46 编辑


    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写道:“初二日,余欲为石柱游。平明,雨复连绵,且足痛不胜履,遂少停逆旅。上午雨止,乃东南行。途中问所谓五柱山岩之胜,而所遇皆行道之人,莫知所在。已而雨止路滑,四顾土人不可得,乃徘徊其间,庶几一遇。久之,遇樵者,又遇耕者,问石柱、天柱,皆以无有对。共五里,过一岭,山势大豁,是为总管庙。亟投庙中问道者,终不能知。又东南行,遥望正东有耸尖卓立,不辨其为树为石。又五里,抵颜家桥,始辨其为石峰,而非树影也。”经蓝山舜文化研究专家、蓝山历史研究学者刘健鹏认为,《楚游日记》中的石柱峰应该是小泉村的那座石峰,即天柱山。


    近日,来自岐石脚村的封俊说:“我认为小泉村的升子岭不叫天柱峰,岐石脚村的石山,我们一直叫'天柱峰’。”他认为,康熙《蓝山县志》,民国《蓝山县图志》都有记录,清代黄孔佳、封勋、封建邦三人各有一篇《天柱峰记》传世,写的就是岐石脚的天柱峰。
    封俊提出岐石脚的天柱峰就是徐霞客欲寻找的那座石峰,他认为:
    一、《蓝山县图志》关于濛溪水东源的记录:东南流三里岐石脚,三里绕天柱峰,二里届下湾田水口庵。这段话说明一点,濛溪水(东源)流经天柱峰下,因濛溪南北走向流经岐石脚,共约三里,所以说三里绕天柱峰。小泉村的河水是濛溪水(西源),这个在《蓝山县图志》也有记载,所以我认为天柱峰不会是小泉村的升子岭。
    二、徐霞客在崇祯十年四月初二的《楚游日记》中记录:北瞻石柱,其峰倩削,如碧玉簪,两旁石崖,亦兀突露奇。这段话中的“两旁石崖”也是重要佐证,岐石脚村天柱峰左侧有虎子岩、右侧有龙尾山,都是长宽形的石崖,现在这两座已被建筑取石变成了平地。
    三、《蓝山县图志》中记载有清代黄孔佳《天柱峰说》、封勋《天柱峰记》二篇文章。黄孔佳是康熙时期人,封勋是嘉庆时期人,我们族谱里也记载光绪时期人封建邦写过一篇《登天柱峰记》。同时,在我们清代的族谱中,出现过多次天柱峰这个词。
    四、在岐石脚村天柱峰,也有岩洞,内有很多乳石,数个岩洞相通,里面有暗河。清代族谱有句诗“叠凭天柱耸千秋,七曲汪环不断流。”说的就是天柱峰和濛溪水。听老人家说,我们村及周围附近几个村有7座高矮不一的石峰,名为“七星赶月”。据清代光绪时期的族谱记载,蓝山县令李荣裕曾经给宗祠题过对联“峰高天柱,地近江边”。还有黄姓宗祠也有“南通天柱”之句,他们也说是指岐石脚的天柱峰。
    五、还有一个重要佐证,《大明一统志》记载天柱峰“色如碧玉”,《大清一统志》记载天柱峰“山色翠霭”,《徐霞客楚游日记》记载天柱峰“如碧玉簪”。都说明天柱峰上树木茂密,绿油油的,特别是徐霞客是春夏时期来到这里,树木很葱郁,而本地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岐石脚的天柱峰树林茂密,小泉村的升子岭几乎是没有树木的。
    六、升子岭我也去过一次,目测没有岐石脚的天柱峰高,在总管庙、颜家桥估计看不见,而岐石脚天柱峰在现在永连公路的多个路段是可以看见的,登上县城爬山那里的夔龙寺也能够看见。
    七、濛溪有东西两个源头,东源从楠市上下村这边开始,流经金银塘这些地方,一直到岐石脚,从天柱峰前经过。东源的水不经过小泉村,西源水经过小泉。岐石脚村南的田里,距天柱峰约二里左右,现在有一段当时的挑盐大道(石板路)。
    八、徐霞客知道天柱山这个名称,是在《志》,应该就是《大明一统志》,而明、清等志书记载的天柱山,必定是岐石脚这里。
那么,徐霞客所有寻找的那座“天柱峰”,到底是小泉村的“天柱峰”?还是岐石脚的“天柱峰”?为了解开这个谜,我邀请了学者刘健鹏、岐石脚村历史文物爱好者封俊、蓝山名人封庆善等四人,于4月28日再次重走徐霞客欲胜游“天柱峰”的路线。
    早上六时,天刚刚亮,封庆善准时开车到县城接人,我们一行四人开启了一次不寻常探寻之旅。
车离开县城一路北行,过了柳树桥到达第一站——百米洞观鸟。或许是我们起得太早,或是候鸟们醒得太晚,百米洞上空不见大批候鸟,在稀稀疏疏青青的禾苗田间,偶尔见到几只白鹭。候鸟会不会在塘木封家的水田里?当我们穿越上封头村来到塘木封家,仍然不见大批候鸟,我们只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探寻“天柱峰”。
    在竹管寺路边的一家小店,我们每人要了一碗米粉,封庆善说:“这家的米粉好吃。”果然,米粉入口滑爽、柔软,汤油而不腻,香甜可口,对于平时不吃米粉的我,连粉带汤一口气吃了过精光。

    早餐后,竹管寺赶集的人渐渐多了,我们绕开集市中央而走过境道。车到了竹管寺办事处新建的大门处,封俊说:“我们的左手边就是寿相寺原址,右手边有一座桥,名叫护龙桥。”


    《楚游日记》写道:“共四里过宝林寺,读寺前《护龙桥碑》,始知宝林山脉由北柱来,乃悟向所望若树之峰正在寺北,亦在县北,寺去县十五里,此峰在寺后恰二十里,《志》所称石柱,即碑所称北柱无疑矣。又东过护龙桥,桥下水南流汹涌,即颜家桥之曲而至者。随溪东行,于是北瞻石柱,其峰倩削〔如碧玉簪〕,而旁有石崖,亦兀突露奇,然较之尤村山口之峰,直得其一体,不啻微矣。”
    历史文物爱好者封俊提供了一篇《重修护龙桥碑记》,原文: (其碑竖古斋堂左手)  寺侧有护龙桥,乃地方之通衢也,前人架之,为水决崩,往来者有咫尺天涯之叹,枉道者有步履维艰之嗟,佥曰:“有人发心而重修者,功莫大焉。”僧正卒目击不忍,募化地方,至康熙乙亥年季冬月,捐赀重修而告竣焉,诚为巩固无疆之业也。所有施财姓名随其多寡,一一备载于石,以垂不朽云。康熙乙亥   儒学增生用珩楚珍氏撰  岁贡生大定书。
护龙桥位于竹市村东,跨濛溪河,当年是南北向挑盐古道上最重要的桥梁之一。徐霞客曾记,桥旁曾有宝林寺,寺前有《护龙桥碑》。封氏族谱记载,桥位于寿相寺侧,于康熙年间重修。
    护龙桥中间有三个用石头打磨成尖型砌成桥墩,桥墩上面用三块厚重的巨石块横跨濛溪河,桥墩因经历上千年洪水冲击已经有明显的移位。桥面的中央,行人脚踩的地方非常的光滑,且中间部分已经凹入。距桥头桥面石有一块已崩半边掉入了河里。
    封俊说:“寿相寺原址在竹市镇政府院内,规模较大,许多碑刻至今埋在地底。”徐霞客记载的宝林寺,应该就是封氏族谱记载的寿相寺。由此推测,护龙桥碑有二块,一块在寺前的《护龙桥碑》,另一块则在古斋堂左手的《重修护龙桥碑记》。同一座寺庙,为何有二个不同的叫法?寿相寺古斋堂的左手,是否就是宝林寺寺前?在这次探寻中,旧谜未解,又添新惑。

    徐霞客在宝林寺读寺前《护龙桥碑》后,始知宝林山脉由北柱来,于是醒悟所望若树之峰正在寺北,《志》所称石柱,即碑所称北柱无疑矣。岐石脚在寺的东面,方向截然不同,徐霞客不可能分不清方位。那么,岐石脚这座石山为何被当地人称为“天柱山”呢?


    清代康熙年间贡生黄孔佳在《天柱峰说》写道:  卓然耸峙于烟云浩渺之间,惟天朗气清,始得穷其上之所际,而全身毕现,前后左右,刊落?嵝,丘垤攀援依附之私,泥涂中自成坚刚突兀之概,得天柱之令名,肖其形也。顾苍苍者远而无极,即有什百如此峰之高,不能柱之,望而俨乎其形势之所积也,即更有什百如此峰之高,不可柱之,兹峰无言,而人顾以天柱名者,盖寄其意也。夫天柱以形肖而名,不能柱、不可柱,亦正以形拘,而肖者其似尔,不为形之肖,于所以形形者得其肖焉,斯真柱矣。举世其此一天,亦各具一天,其间基址门户,四维藩篱,一有不完,急须炼石补之,而莫先于树立,倘其阴柔依阿,柱之不存,余将安附。青青者万古犹是,而方寸之宇,栋折而榱崩矣,或曰:气以形依,平原其基址也,亘绵盘结,其四维藩篱也,空洞其门户也,直如引绳,圆如就规,坚刚耸峙以为柱焉,则兹峰之号天柱也允宜。


    清代嘉庆年间廪生封勋在《天柱峰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城北十里许,有石峰突出,拔地插霄,旁无所依,曰天柱峰。盖共工氏之所不能触,夸娥氏之所不敢徙也,崒然起于草莽之中,宽不数百亩,高不可以数纪,卓然独立,岩穷玲珑,中虚纳声,春有泉激湍声,夏有薰风徐来声,秋有爽籁腾空声,冬有寒冰散壑声,四时之气不同,其声亦因之而异也。琴书之暇,乘兴登临,凭空四眺,呼吸之气通帝座,五岭诸山,咸若星拱,小峰俯首,如儿孙焉。余闻天地钟灵,随在而有,故崧岳生甫、眉山产苏,而九疑之秀,是开濂溪,兹峰近疑山,灵瑞所蕴,独无互相辉映者乎?振五常、扶四维,天柱不倾,克符峰号,必有人焉,起而为山川生色也。


    光绪御极之十四年岁次戊子九月九日,清代光绪年间增生封建邦偕友人登天柱峰,也留下一篇有关天柱峰的文章,名为《登天柱峰记》,文中写道:    古南平北关外十里许,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有石峰高耸,势若凌霄,幻出烟云万状,与文人笔阵争雄,不琢自成,得名:“天柱”。远九疑而青接,近百叠而翠浮,树无风以自响,崖不雨而当秋,石耸风号,洞空月留,登斯峰者,盖不知神刀鬼斧,凿自何年,以待墨客骚人之搜取,而拓宇宙之大观,渺乾坤之微物也。予琴书之暇,穷高选胜,陟险探奇,凿石寻路,伐茨剪榛,童子则拨云寻道,冠者则倚树攀萝,绕曲径以探寻,步步引人入胜,望高峰之奇崛,明明示我周行,得登临而一览,觉意气之皆豪,名韁利锁,乍去心头,玉宇银河,忽开眼界,匪人功之可致,念天巧之聿呈,登来绝顶云峰,去天阙则尺五,望断寥天泽国,洵气象之万千,时则岩桂飘黄,江芦捲白,霜清雁碛,雨霁龙沙,送酒无人,题糕有客,相与登高想像,对景摩挲,披雾而全窥地轴,凌霄而直叩天阍,近眸之光彩横飞,到眼之江山毕绘,俄而暝影鸦归,晴光鹊噪,冠者曰:“观止矣。”童子亦曰:“盍归乎来。”遂援笔书曰:《登天柱峰记》。

    以上三篇游记中并没有介绍“天柱峰”具体位置,无法证实岐石脚这座石山就是徐霞客要找的“天柱峰”。那么,小泉村升子山内那块石碑,是否有我们需要的答案呢?离开护龙桥,我们决定到升子山对这块石碑进行拓片,期望揭开“天柱峰”之谜。


    上午8时许,天空白云飘飘,阳光洒在大地,远远望去,升子山拨地而起,色如碧玉。穿过洞口中,封俊放下手中的拓片工具,独自从洞口出去。不一会儿,传来封俊的呼叫声:“大家快来看,这里还有一块碑,象是皇帝圣旨。”我们一听为之兴奋起来,快步来到封俊旁边,封俊用手指着石山上面说:“这石碑上刻有奉天敕命和奉天承运字样。”
    碑文拓出后方知,洪熙元年,皇帝下旨,赠杨文达之母陈氏为安人,宣德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勒石,圣旨编号是庚字六百五十六号。
杨文达何许人也?陈氏又是谁?升子山为何出现明朝的“敕命勒石”。 据考证,杨文达是总市下坊村大木山村一派先祖,在吏部为官。杨文达父亲杨彬卿字廸功,卜葬蜈蚣愁有敕命勒石,杨文达生于洪武四年,由南京吏部文选司升太仆寺寺丞,其母陈氏生于元至元三年,没于建文二年,卜葬秀峰(chou)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为表彰官员及家人德才或作出贡献,特封陈氏为安人,赠“敕命勒石”。
    在杨家的族谱上,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升子山的名称,名叫秀峰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愁(chou)。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此山为“天柱峰”,却意外发现明朝时期早已有了正名。那么,“天柱峰”又在哪里呢?
    据刘健鹏说:“上天是由地上五根柱子撑起,竹管寺这一带是否也有五柱之说。如是,那天柱有可能指这五柱?”

    经过一天的考察,我们并没有得到答案,“天柱峰”在哪里仍然是一个谜,所幸的是,我们意外发现明朝时期的“敕命勒石”古石碑,也是不小的收获。



(795.46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9-4-30 21:25 上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榨堡古桥,圣旨节孝碑
见过古代皇帝御赐的圣旨碑坊吗?蕲春的田间文物宝贝多多哦~
黄山汤岭古道(1):一条尘封已久的千年官道
八里桥(桥梁)
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圣旨碑文昌阁龙王庙
赠塘下村李小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