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霞客考察盘县特区碧云洞

朱流清

盘县特区在明清时期属普安州,又因为它是普安州治的所在地,所以往往成为普安州的代名词。这里地处云贵交通要道,又有滇池黔锁钥之称,在云贵高原州县中开发较早,文化比较兴盛。碧云洞位于城西南郊三里多,一洞三通。贯穿全程的三溪流进洞后,又穿洞腹十多里出风洞河。明、清时代,洞高林深,河底水清,洞外是“满口白云无路径,一溪流水隔尘埃”。洞内是“龙垂绝壁神疑动”,“奇踪异宇洞中悬,”真算一个浏览胜地。明《一统志》称为“普安天下奇观”,现在的《中国名胜词曲》也编入了碧云洞的胜迹。因此,历来浏览的文人、名人甚多。

明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精通各地图经地志,对普安州的碧云洞深有了解。崇祯十一年(1638年)来西南考察,把碧云洞列为既定的旅行、考察目标。一入黔境便打听路线直指普安州前进。他在黔境考察了四十一日,其中对普安州考察了十四日;在十四日中,又将重点放在考察州治所在地(今盘县特区上),花了十一日(有些日因他事未出)。徐霞客对黔地考察的情况,记得有《黔游日记一》和《黔游日记二》两书。《黔游日记二》记的全是普安州的考察情况,而其中主要又是记州治所在地今盘县特区特别是碧云洞的考察情况。由于可知徐霞客对考察普安州的重视程度。

徐霞客四月二十九日到达普安州,在州城住了一宵,五月初一去丹霞山,初二在丹霞山庙顶放眼观察了四周山脉的走向和河流源流的地貌,初三一早由丹霞山南回,用一天的时间考察了碧云洞,他在考察中十分仔细,记述很切合实际状况。今天浏览碧云洞,只要认真读徐霞客游记,在浏览中认真观察,就可看到三百五十年前徐霞客所看到的实物。徐霞客当年考察碧云洞所记述的石景现在还存在,诸如跫桥、圆穴、眢窟、悬龙脊、十八龙田、蛇退皮、踞狮、明窗、矗柱、遍布崖上垂旗,以及他吃饭抄诗的地点和洗澡的“溪石间”,都在其原来的位置上,名状相符,可以找到。真是一群难得而可贵的珍奇文物。

徐霞客所考察的碧云洞部分,据他的分法,可分为三层。水和光线都进入但较低明的洞口段称为第一层,当地人叫做一道河;只有光线从山腰射到的洞底为第三层,当地人叫做二道河;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三十来米长的黑暗洞段他称为第二层,当地人把它当作三道河,第二层的大和空旷都不如前后两层,好像胸腹之间的腰段一样,因收来要小得多,成弧形下盖着,故徐霞客称为“拱桥”。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穿洞风较紧,身热汗渍的游人一到这里,便会全身凉爽起来。这层还有一个奇特之点,就是黑眼神秘,令人生畏。一、三层可互望对层的光亮通达,但经过第二层时就不得不探步摸空前进,大有怕岩头碰额头,或脚踢石头跌倒的危险发生。可徐霞客就是从第一道河经过这里进入玑珠满腹的第三层洞的。

怕探险的人得不到奇特好看的物华大饱眼福。在这里第二层里,只要进入中间地带,停步适应不久,就能够模糊地看到周围的情况,如果顺着崖壁,或者大仰胸,头上看,就会看到一处比下面亮得多的圆洞,这就是徐霞客大叹“恨无由腾空而上也”的“圆穴”,或叫“楼阁中函”。这圆穴直径约一丈,从河底到穴顶高约六丈,生得十分奇、绝、神、巧,似乎是“凡人”无法到达,而专为神仙设造的洞府。它的光线,是从东北方向的明窗射进来的。

第二层(二道河)是碧云洞崖石精英集结荟萃的洞府,“堂户宏崇,若阿房、未央”。要想一览全洞的玲珑物华,须到东北角上眢窟口上才行,眢窟虽“黑暗莫窥其底”,但地势较高,高来的光线又不刺眼,可于黑暗中风明处,分外清楚,徐霞客就是在他称为“眢窟”的这个地方观察悬龙脊、十八龙田,蛇退皮和踞狮这洞中死绝的。

悬龙脊,凝结在眢窟南面垂直的崖壁上,长约四丈,头在上,尾在下,除尾部低处有四尺多被人破坏拿走外,以上部分均完好无损,这“脊”已“长”高了不少,徐霞客在当年考察记叙说:“痕隆起壁间仅五、六寸”,可现在却有一尺多了。这是龙脊确实是“鳞甲宛然”,“严有神物游动之势”。早于徐霞客一百多年前的明代诗人们,就有“龙垂绝壁神凝动”和“瑶台翠柱虬龙见”等佳句,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条龙的存在,真是名不虚传。

十八龙田,就在悬龙脊下,但不止十八块,而是大小有四十多块。徐霞客所记的,也只是当时人们的概说而已,并非确数。今人换一“龙”字,叫做“十八亩田,十八亩地,”其实两个“十八亩”都不止,也只不过是概数而已。这“十八龙田”确实很象田的样子,阡陌自然为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深有浅,“石畦每每”,形状不一,既毗连成片,也上下为梯,俨然一坡梯田台地,在一哗哗流动的小河东北岸边的“山上”。难怪在徐霞客到来前后,有明清诗人“好诗石田芝草长,会来重访紫霞翁”和“瓜畴芋区一十八,石田终古苍牛犁”之句,不谋而合,实非偶然,和上面说的悬龙脊一样,体现了徐霞客在考察中尊重实践精神,以亲身的见面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物。

观赏过十八龙田后,把关向窟北右边高崖一看,“蛇退皮”就在绉壁上,长短和悬龙脊差不多,亦以高处附壁而下,头上尾下已经“蜕完”后的蛇皮偏离在左边,虽然因三百五十多年岩浆的凝结而形状有所改变,但基本轮廓还是看得出来的,确实有“细纹薄影”、“遗蜕粘附之形”。尤其是尾部七、八尺长部分,蜕后的蛇身,脊椎肋骨,节节明显,两侧的肌肉丰满、滋润、柔腻,似觉触手可感。

从“蛇退皮”下顺着现在修砌的北面的斜崖下的石阶上去,步升十几级后,扭头西望拱桥口的左上方,即在西崖下面,有一个雄壮的“踞狮”,头大身肥,腮堆鼻翅,螺髻形的毛团遍及全身,仰视着上面有大象和熊猫,那吃饱了弱肉,望着新出现的捕捉对象、懒得动的神态,确实象蹲踞的样子。清代诗人的诗中有“……或如狮之蹲”、“狮罗象列引燕翩”等句,都写到了狮子,可谓时移物不移,古今观者所见皆同了。

碧云洞一洞三通,一通地洞进水,二通天洞漏光,三通去洞落水。看过踞狮后上到天洞口。这天洞口徐霞客叫它做明窗,说它“其门扩然,亦北向而出,纵横各三丈余”,这种说法很接近实际距离。这明窗,对“光影陆离”,“行处犹暗”低深的洞来说,呼得最形象不过了,明窗口内有一高大矗石的石柱,垂直悬立,高约三丈五,上大下小,最粗处可三、四人拉手围抱。这柱身并不成光滑的圆弧曲面,而全是一些凝坠欲滴欲掉,大小不一的石乳,分层节,呈环状,如本地死了人开吊时用长竿高扬的“报天纸”,一层层华盖连缀着。全柱好象包谷但不整齐成行,好象苦瓜但又坠乳过多,因此十分奇特,给盘县特区人民的印象最深刻。在矗柱的西南面三十来米的地方,就是拱桥透过的上层,圆穴就在这。但已不象徐霞客当年看的那样“甚坦”,“悬壁无痕,上下俱绝攀践”,而是遍崖壁有凹凸的钟乳石可以扶抓踩踏了。如果徐霞客再来考察,他就不会“咫尺难度”,“三上三却”,而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到圆穴去考察了。

徐霞客第一进出碧云洞后,在洞门口吃饭,抄诗的地方仍在,诗碑虽已毁无,但依洞门可定方位。他第二次进出碧云洞后以“胜流”洗澡,去掉“半载夙垢”的“溪石间”也依然存在,只是河道洞口已被淤浅了。“界立门中”的巨石,现在也坚如磐石地立在水陆之间。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六盘水市科协和盘县特区科协联合举办了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座谈会;今年四月份已塑立了纪念徐霞客的像;六月下旬,省一级的建委、旅游局、文化局、外事办等五、六各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录像摄影师组成的考察组前来碧云洞考察了两天,并对徐霞客考察记述的石景作了重点录像,七月份六盘水市政府下了文件,把碧云洞列为市级的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以上情况看来,碧云洞是受到重视的,她将因徐霞客考察的石景而更加大放光彩;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伟大精神,也因为碧云洞的奇丽和悠久的名胜历史所影响而为更多的人知晓、敬仰、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徐霞客的历史古迹,开发碧云洞,使它成为具有多重意义的游览名胜之地。

(选自《六盘水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州双凤-23年6月盘县碧云洞
六盘水地名漫谈
骑行320国道第四季14-盘县
贵州省的一个地方,曾经也叫“特区”,现在是一个“县级市”
贵州有个市是由清朝三厅“拼”起来,新建铁路为何也专门为之绕弯
普安州文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