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徐霞客足迹,访马渡桥遗踪


文/秦幸福

  马渡桥村,亦名马头桥村、马路桥村,古属兴安县北乡九都二甲,即安乐乡乐善里所辖,去县三十五里。今属界首镇大洞村委,包括竹山窝、蒋家、黄家(黄姓)三个小村。

  该村位于湘江西岸,座北向南,背倚青山如黛,村左有一小山,据古碑载名为“小拉山”,前方四野开阔,一马平川。湘江于此由北折向东流,约五里即至界首古镇。古有官道自全州而来,过界首,溯湘江沿岸而行,经小拉山脚,至光华铺,往南到达兴安县城。

  据族谱所载,马渡桥村蒋姓始祖友僣公,系伯龄公第105代孙,其配室范氏携四子一试、一崇、一和、一昊于明末清初自湖南零陵富家桥桃华洞迁徙而来,因见竹山窝翠竹漪漪,有如桃华洞故居景象,前方沟壑奇丽,渠水清湛,九曲回环,酷似冰玉蝴蝶结,遂卜居于此,辛勤垦种、创家立业。其二世祖一试公妣唐氏生育子凤娶陈氏、子友娶程氏;一崇公妣陈氏生育子云娶唐氏杨氏周氏、一和公妣陶氏生育子秀娶唐氏周氏、子玉娶杨氏;一昊公妣刘氏,于清乾隆初应朝廷“湖广填四川”之诏而夫妻往川。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立《清逝祖妣蒋母范氏老太孺人墓》所载,该家族繁衍至第六世“典”字辈,“生齿日繁,东北两乡各住,祖德积厚,男妇二百有零,然耕者辛勤于陇亩,读者赴试于兴邑”,至此已是人口蕃盛,家业兴旺。

  范氏老太太携儿孙们克勤克俭,创立基业,享寿74岁,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十二日辞世,子孙相中湘江西岸小拉山下莲花尧之风水宝地,即向唐姓购置此地安葬范氏。该墓地四面环水,清浅而常年不涸,为水葬莲花之脉穴,远倚青山耸翠,前临湘水映带。莲花尧内外两岸树木荫郁,碑上明确刊载培禁永作范氏爰处之所。莲花尧前,有马渡桥、犁头圩、大衝口、溶江下白竹、鲁塘蒋氏于2002年清明共立《蒋氏辈行排列流传谱》碑,碑载当时该族系共计876人,其家谱字辈为“友,一子三正,五典克昌,含宏光大,明德安康,七宝登科,才学生晖,位高自强,居峰思宇,理贤永贵”。

关于矮山渡及马渡桥村名

  马渡桥村,2002年县志有篇章亦载为“马路桥”,查阅两部清代《兴安县志》均记载为“渡桥村”,鉴于此村名记载不一致之谜,我与蒋建新、蒋能、李晟等人于2020年1月21日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蒋建新先生的引领下,我们一路驱车前往界首圩上游数十米处,自此行走于依旧迹重新以卵石铺就的“徐霞客故道”钉子路,溯江而上,沿途风景秀丽,湘江碧波泛雾,两岸樟柳成荫,江中有以木板架浮桥,桥上插有数面红旗,据悉曾为红军抢渡湘江之遗迹。一路沿江而上,经小拉山脚之延寿亭,过大马桥,左转而至矮山渡之所在。该处江面宽阔,春夏水势浩荡,矮山渡遗迹今已不存,由地形来看,往大马桥方向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沟壑,可避开江流而同时容纳两三条船只停泊,又因此地为两岸往来最为便捷之处,故矮山渡旧址当在此处。

  乾隆《兴安县志》卷一津渡篇载:“矮山渡,在县北三十里,为通里运粮、采樵往来要津。先年里民蒋顺生等募创渡田,立有石碑,每春夏用舟,秋冬架梁,不胜劳苦。乾隆丙辰,礼生欧阳玑斗、里民萧廷琦、赵必恒、监生赵嗣令、贡生廖文海等倡募。仿渡头江规制,两岸砌马头,用巨石立墩一十有三,两头架石桥中跨木,以济水泛则开。坡上筑亭祀神,以栖渡子。众姓施田载诸石碑。”卷二关梁篇载:“马头桥,在县北三十里,有庵。”

  经实地考查,以所去道里数推算,马头桥应是位于莲花尧旁架设在水渠上的古石桥,即村民所称“大马桥”,此桥两头桥基为大石头所砌半圆为码头样式,桥身高拱,依其风格、制式来看,应创建于清初。依上记载分析,矮山渡、马头桥与马渡桥村之村名可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蒋氏于明末落居于竹山窝,原湘江两岸里民往来无渡无桥,因群众运粮、砍柴涉江不便,蒋顺生等人发起募捐修渡,位于小拉山前,因名“矮山渡”,并购置渡田以资渡船运营,刻有石碑。然而因渡田数量有限,不足以长期维持渡船和人工费用开支,故于每年秋冬水少时节临时架木桥以渡河,春夏水涨则用船渡,频繁更替,以致民众劳苦。此时(即清初)有渡有临时架设木桥,所以村名即为乾隆《兴安县志》所载“渡桥村”。

  乾隆元年(1736年),礼生欧阳玑斗、里民萧廷琦、赵必恒、监生赵嗣令、贡生廖文海等人再次倡仪募捐资金,依照渡头江桥规制,将湘江两岸砌码头,用巨石立墩13个,两头架石梁,中间搭木桥,若涨水时就将木桥取开以通水势。同时在坡上建了个凉亭供奉神位,并为了方便摆渡人在里面休息,捐款人员名单刻于石碑。之后又用余资在凉亭后面建了个庵,召尼于兹修行,同时管理渡田。自乾隆元年砌码头架桥后,桥与渡同时运行,大大方便了往来行人。后来,因矮山渡砌码头并架桥,村旁亦有马头桥,村名便依此而更名为“马头桥村”。随着时间推移,加之有渡有桥,村名因谐音将“马头桥”传成“马渡桥”。

  综上可知,该村最初村名应为“竹山窝”,有渡有桥后,为纪念捐资善举而更名,即乾隆县志所载“渡桥村”,乾隆元年修砌马头后,同时依村旁之马头桥更改村名为“马头桥村”,再往后的“马渡桥”“马路桥”均为“马头桥”之讹音。

关于塔儿铺及徐霞客踪迹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其“少负奇气,年三十即出游,携一襆被,遍历东南佳山水。”

  明崇祯十年(1637年)农历闰四月十九日,徐霞客自湖南经全州进入兴安,至二十六日离开兴安南往灵川。其中界首至兴安之行程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述如下:“十九日……从小路折而东南,五里抵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属兴安,东半属全州。至界首才下午,大雨忽至,遂止不前。是日共行五十里。二十日,平明饭。溯湘江而西五里,北向入塔儿铺,始离湘岸,已入桂林界矣,有古塔倾圮垂尽,有光华馆,则兴安之传舍也。入兴安界,古松时断时续,不若全州之连云接嶂矣。十里,东桥铺,五里,小宅,复与湘江遇。又五里,瓦子铺。又十里,至兴安万里桥……”

  当时与徐霞客同行还有静闻和尚、顾仆二人,其中顾仆已于全州登舟从水路前往桂林。徐霞客与静闻徒步往兴安前行,二人沿官道一路向南,于十九日下午到达界首,因忽降大雨而滞留,遂投宿于界首,亲眼见到并记录了界首圩当时的繁华景象。第二天吃早饭后,他们溯湘江西行,正是自界首圩而至马头桥此段路途。继续行至八架车附近,再向北走到塔儿铺,离开湘江岸已较远了,其处有古塔倾圮垂尽,有光华馆,是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息住宿的驿馆。尔后沿途古松时断时续,已不如全州道中古松之连云接嶂。行十里,至东桥铺。又行五里,至小宅。从“复与湘江遇”之地形来看,文中的小宅或为唐家司,又名塘市。又行五里,至瓦子铺。再行十里,来到兴安万里桥。

  塔儿铺,查阅明代《桂林郡志》未见记载,与之相似的只有“塔泥铺”,清代兴安县志也不见记载,而今人所谓“光华铺”亦不载于明代志乘。

  从徐霞客所述“北向入塔儿铺”,而知其所处位于马渡桥村以西,路途折而向北,应与光华铺位置相似。乾隆《兴安县志》卷二古迹篇载:“塔址铺,在县北二十五里。旧有浮图,年久废坏,址犹存。俗传以为大寺古塔飞来半截。”

  县北二十五里,其道里数正是光华铺之所在。由之可见,徐霞客所写的“塔儿铺”即县志所载“塔址铺”。或因当时他与村民交流时听为“塔子铺”,“子”即“儿”,故徐霞客随之记为“塔儿铺”,当是如此。时过境迁,塔址之遗迹被彻底湮没后,则又因光华馆而更名为“光华铺”。

  塔址铺之前身,或许正是明代《桂林郡志》所载之“塔泥铺”,由此而让我浮想联翩:宋代兴安名士唐叟,于县之近郊构华严阁及止止堂居住其间,与苏轼、黄庭坚等相与为友,尤其与邹浩执酒赋诗相别于石灰铺,传为千古佳话,其所构筑的华严阁、止止堂,是否即在今之光华铺呢?

  兴安县北乡,位于通往全州进入湖南的通衢要道,其地理位置非常之重要。自古以来官宦商旅骆驿不绝,其历史底蕴之厚重非同寻常。此次寻访因时间仓促,所得仅沧海之一粟而已,于是随笔记之,而有待于专家学者加以关注、挖掘整理,将其厚重的历史展现于世,为之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借古鉴今,谱写宏伟蓝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西兴安文物古迹
兴安县名胜古迹简介
古代水利工程---灵渠
灵渠风光
千家寺1
百岁夫妻携手走过近90载 相伴一生彼此呵护(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