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83-后圆恩寺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八十三)

083-后圆恩寺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八十三)

  从南锣鼓巷往北,路东第七条胡同就是后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44米。后圆恩寺胡同,清代属镶黄旗,乾隆时称后圆恩寺胡同,因胡同在圆恩寺背后而得名,宣统时称后圆恩寺,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三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七条,后复称交道口南三条。1979年称后圆恩寺胡同。7号"恩园",民国时曾是蒋介石的行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为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现为友好宾馆。现胡同内有圆恩寺影剧院等单位。
  茅盾先生的故居著名的有两处,一处在乌镇,是茅盾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另一处就在后圆恩寺胡同13号。故居为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78平方米。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色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1985年3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茅盾解放后曾经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13号,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后圆恩寺胡同7号--蒋介石行辕,旧称"恩园",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大型四合院。1945年至1949年间,这里作为蒋介石在北平的行辕,有过两次较为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1945年12月,为争取抗战胜利的舆论优势,蒋介石以"抗战领袖"的身份来到北京慰问"北方同胞",趁机夺取胜利果实。1948年9月,蒋介石在此召集傅作义、卫立煌等人部署应对"辽沈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华北局曾设立在蒋介石行辕,五十、六十年代先后为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址。
  蒋介石行辕本是清代庆亲王奕劻次子载旉的府第,载旉是庆亲王奕劻的次子,其父奕劻乃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当过清廷的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与袁世凯是姻亲。载涛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说:"奕劻之无钱不要,为人所共知。""当革命事起。十月十七日北京报纸曾登载,奕劻私有的金银珠宝衣饰详单估计所值在现金万万两以上;其来源固无从深悉,恐亦不是随便捏造。"
  奕劻是敛钱高手,其子载则堪称"风月场上魁首,赌博局中豪客",是名副其实的"散财真人"。当年,载则为讨京城名妓"红宝宝"的欢心,便按照"红宝宝"的意愿建造了这么一座"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豪宅。岂料,不久载则或因赌运欠佳,或因赌技不精,就把全部家当连同这座豪宅输与他人。
  后来,此宅转手成为一家中法企业的办公处。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蒋介石在北平的行辕,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华北局曾在此办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作为南斯拉夫驻华使馆和亚非作家协会所在地,现为宾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胡同(182)后圆恩寺
南锣鼓巷的名宅与风情,一场新旧呓语
用脚步丈量美丽北京(九十)
蒋介石到北平出差的住所---三不老丈量北京胡同记(第三季-19)
胡同深处的名人印迹
南锣的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