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6-掌扇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四十六)

246-掌扇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四十六)

  由大栅栏街往南,第五条胡同就是掌扇胡同。掌扇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全长约279米。明代称张善家胡同,属正西坊,系张姓大户居于此巷而得名。清时因雅化谐音,改为掌扇胡同,巷名沿用至今。明代为"张善家胡同"。据久居此地的人传说,在明代这条胡同居住一户姓张的大户,经常施舍为善,夏天炎热舍暑汤,冬天寒冷开粥场,舍棉衣,所以,人称此胡同为"张善家胡同"。清代乾隆京城全图上改名"掌扇胡同",此地名沿用至今。掌扇胡同中间路北有义恒泰记。

  掌扇胡同32号是一家经营煤油的商号"荣丰恒煤油庄"。这是一组有几幢不同功能的房屋自由组合成的建筑群,包括铺面、库房和住宅三项内容。店铺朝向主要街道煤市街,估计一层设柜台对外营业,二层供店员住宿。整个平面格局随意自由,平顶坡顶灵活组合,完全从实用出发设计。因为经营煤油这类特殊商品,建筑防火不容忽视。荣丰恒煤油庄除店面门窗较大,除楼上内宅朝向内庭有较多门窗外,朝向街面均为严实的高墙,库房更为封闭。在二层山墙上,有"荣丰恒煤油庄"的砖雕招牌。

  荣丰恒煤油庄始建于1911年,那会儿的煤油庄不单是卖煤油,而且还经营香烟和火柴。在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自传里这样写道:"唱戏要是彩唱的话,还得有行头,严格说这不算行头,就说帽子吧,那是从煤油庄里买来的纸盒儿糊的。那时电灯很少,穷人家点不起电灯,点煤油灯,所以专有人开煤油庄卖香烟、火柴、煤油等物品,有的还带兑换银钱。"

  煤油是国外的泊来品,从煤里提炼出的精华,是有钱人照明用的燃料。煤油灯号称"气死风",寓意风吹不灭。老百姓管煤油叫做"洋油",主要因为煤油是从国外进口的,漂洋过海价格不菲的进口货让贫苦百姓很难问津。解放后电灯的普及让煤油灯真正成为了历史。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煤油灯作为照明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在煤油灯使用之前,平民百姓家里都是用 "煤油灯碗"来照明的,一个像碟子一样的瓷碗中倒入少许煤油,在煤油碗里放上一根用棉线搓成的捻,棉线捻靠在瓷碗边上,用火柴点燃后,靠棉线的吸附性点燃煤油照明。因为棉线捻靠在瓷碗边上,所以不会引燃。根据棉线捻的大小来控制照明亮度。有钱的人家多以煤油灯来照明。煤油灯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尽管煤油灯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记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觅得到它。但它也是经历了发现、成长和灭亡的一个完整的生命的物品。在若干年前,它曾经掌控了一个时代的照明,被称为"煤油灯时代"。

  在清朝末年,煤油灯被引入我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国人的眼球。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老百姓。在解放初期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虽然煤油灯点燃后容易冒出熏眼的黑烟,但它却彻底结束了中国黑暗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煤油灯
城史 ▏简话成都灯火之变迁
榆次巨变 2 ——城乡照明之变
相伴煤油灯
擦煤油灯罩
胡同游0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