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9-甘井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四十九)

249-甘井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四十九)

  由大栅栏街往南,第八条胡同就是甘井胡同。甘井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全长约270米。明时称乾井儿胡同,属正西坊。清末改称甘井胡同,巷有水井,水甜甘洌,故名,巷名沿用至今,巷内主要为居民住宅。京韵大鼓演员刘宝全于民国初年在甘井胡同里成立了曲艺班社--宝全堂,民国九年(1920)改名为宝全堂艺曲改良杂技社,迁址延寿寺街泰山巷,后又迁到棉花胡同九条。王晓棠曾经居住在甘井胡同17号院。

  刘宝全(1869-1942),男,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刘宝全7岁入私塾,读书之余,喜欢听戏和学着唱戏。9岁时,举家流落到河北关上。父亲刘能靠扎纸活、制冥衣为生,常向木板大鼓艺人王庆和学唱。刘宝全耳濡目染,也爱上了木板大鼓。为了生计,父子一起卖艺,父亲演唱,他弹三弦伴奏,慢慢地自己也学会了演唱。15岁在天津拜名家宋五(宋玉昆)为师,继续学唱木板大鼓,又向琵琶名家陆文奎学弹琵琶。宋五死后,他的嗓音"倒仓"时不能演唱,就为木板大鼓名家胡十(胡金堂)和霍明亮伴奏,在艺术上得到了宋五的弦师韩永忠的指导,18岁时,随韩永忠到北京,在庙会上、堂会上以及王广福斜街的乐户中唱木板大鼓(北京人俗称"怯大鼓")后来有一段时间,他向北京四喜班京剧老生孙玉卿学戏,取艺名月芬,曾随孙去上海正式演出,因在台上出差错,回天津后遂弃京剧,正式拜胡十、霍明亮为师演唱木板大鼓。刘宝全21岁时,又到北京献艺,京剧大师谭鑫培听了他的演唱,赞扬了他,并指点他要入乡随乡,改掉怯音。

  清宣统二年(1910年),刘宝全再到天津,在四海升平茶园登台演唱,获得很高声誉。民国四年(1915)刘宝全成立了"宝全堂艺曲改良杂技社",往返于京、津两地演出,在杂耍园子里的节目场次上取代了单弦牌子曲而跃居"攒底"地位。经过数年用心钻研,终于在以乡音演唱的河间木板大鼓的基础上,脱胎出京韵大鼓的规模。此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汉口、济南等地演唱不缀,民国九年,博得了"鼓界大王"的美称。至30年代初,他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形成京韵大鼓的主要艺术流派--"刘派"。

  刘宝全对自己的生活起居约束得很严,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喜素食,吃饭定时定量,数十年如一日。晚年的刘宝全饱受旧社会摧残,生活落魄至极。1942年,刘宝全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完了《双玉听琴》之后,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享年73岁。

  除京韵大鼓外,刘宝全还有三大绝鼓--弹琵琶、唱石韵,唱马头调。在这几方面,他下过很大功夫,借以丰富并提高了大鼓艺术。民国元年,他在天津听说北京奎松斋自编自演联珠快书有独到之处,就特地请奎赴津演出3天,互相观摩技艺。经奎指教,他认真改正了表演时脚步太碎而偏乱的缺点,受到同行赞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宝全(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精选12个
京韵大鼓的五大流派,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京韵大鼓的前世今生 后继乏人薪火难传|国学|京韵大鼓
曲苑趣谈:谭鑫培一席话醍醐灌顶,刘宝全改木板大鼓为京韵大鼓
首发|三味聊斋赏曲谈艺之聊聊鼓界大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