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珍公史实考略(三)

ᐃ元珍公像

三,陆宲迁居无锡地点

山阴《陆氏族谱》记:陆宲自山阴吼山迁居于无锡陡山新安乡桃墅陆庄;无锡《陆氏世谱》则一直记,陆宲由山阴屏居无锡太湖滨新安桃墅;陆游作陆宲墓志铭,则简记陆宲屏居常州无锡县。至明万历二年,《无锡县志》则记:陆宲屏居开化之陶墅;清康熙《开化乡志》也从明万历《无锡县志》记。后世无锡陆氏也认同陆宲迁新安桃墅即为开化陶墅。虽然在谱上直至民国戊子年(1948年)《陆氏世谱》,仍固守古谱所记新安桃墅。

ᐃ山阴《陆氏族谱》

ᐃ无锡《陆氏世谱》

ᐃ明万历《无锡县志》

辨析这新安桃墅与开化陶墅:

——新安与开化

宋代时无锡县有新安乡与开化乡(见《咸淳毗陵志》),两乡地域分界不明。现存无锡第一本方志元至正《无锡志》,以及旧县志,乡都卷均记陶墅为开化乡。查新安乡与开化乡地域图,新安在东,开化在西,两乡以塘河为界。新安乡到塘河东塘干止,开化乡到塘河陶墅西塘干止。也即陶墅位于新安乡与开化乡东西交界处。

ᐃ元至正《无锡志》开化乡陶墅

ᐃ新安乡、开化乡及陶墅地图

ᐃ棠甘桥

ᐃ塘河

ᐃ古开化乡西棠甘村

ᐃ古新安乡东棠甘村

分析有二种可能:一是宋代有可能桃(陶)墅归新安乡,但无资料依据;二是宋代桃(陶)墅归开化乡,因处于与新安交界处,有可能将开化桃(陶)墅误记成新安桃墅。在古代交通不便、地理不清的情况下,后人甚至当时代人这种情形时有发生。笔者在前二年考证宋相李纲庐墓地无锡湛岘山时,曾见龟山先生杨时作李纲父母墓志铭,就把湛岘山旁布政乡历村错记成开原乡历村,而历村就如陶墅的情况一样,位于湛岘山开原乡与布政乡交界处(见《龟山文集》)。

ᐃ湛岘山

——桃墅与陶墅

推断陆宲宋时政和六年(1116年)迁居来无锡塘河西畔开埠筑宅定居,精舍园内及四周遍植桃树,春色满园,桃花盛开,故初名为桃墅。靖康元年(1126年)归隐回锡后,家业隆起,富甲一方,广辟田园宅居。或是为纪念其父陶山先生(陆佃,幼名荣孙,字农师,号陶山),遂将初名桃墅改称陶墅。其长子陆演(字子开),由桃(陶)墅徙居新安运河南畔开埠定居,取村名为徐陶村,并自号徐陶居士。徐为纪念其早逝的母亲徐宜人,陶即为由陶墅而来。

旧无锡县志,均记有开化乡陶墅和通扬名乡的陶墅桥。陶墅,古时有师娘浜畔的陶墅寺。

ᐃ元至正《无锡志》陶墅桥

ᐃ古陶墅桥原址

ᐃ今陶墅桥(已改址)

ᐃ古陶墅寺原址

可以认定,谱记陆宲迁居无锡地点新安桃墅,就是开化(今雪浪)陶墅。况且新安乡有宋以来从无桃墅这个地名。陶墅为无锡陆氏滥觞发祥之地。

不过蹊跷的是,无锡陆宲后裔却并无陶墅支。虽然说谱记陆宲长子陆演(注:无锡《陆氏世谱》记,陆宲长子陆淦,次子陆演,对此另文辨析。本文从陆游作陆宲墓志铭记,陆宲长子陆演),则从桃墅徙居新安徐陶村,后裔有立徐陶支。

ᐃ古新安徐陶村原址(徐陶泾)

无锡《陆氏世谱》未有记载陆宲卒后儿孙后裔等是否仍有居陶墅。但山阴《陆氏族谱》则记有:

1、陆宲之孙陆楧,原名秀,字之材,孝宗嘉定间(1208年—1224年)由无锡桃墅迁居丹阳珥陵(珥邨)。云门先生于万历甲午(1594年)造访留居丹阳珥陵五日,陆楧子孙富庶繁衍。云门先生:陆应龙(1566年一1637年),字震卿,号云门,陆璧长子。

世系:陆宲→(次子)陆淙→(次子)陆楧。

2、陆宲之曾孙陆煓,字显之,小字小馨,嘉定己巳(1209年)正月十六日生,自无锡桃墅迁居淮安军山阳县。

世系:陆宲→(长子)陆演→(四子)陆檝→(次子)陆煓。

如山阴《陆氏族谱》所记属实,则说明陆宲第三代、第四代还仍有居桃墅老宅故地,后迁居外地。

而陆氏无锡斗山支始祖陆唐臣,字端甫,后改雄甫,宝庆间(1225—1227年)尚徙居陶墅,后徙居斗山西斗村。(见顾宪成作《明故光禄寺监事白崖陆公墓志铭》)说明宝庆间似仍有陆宲后裔居陶墅。

ᐃ斗山

直至陆宲八世孙60世陆敬宗,一作敬中,字士儒,明吏部考工司主事,明洪武年迁居陶墅地西塘干(今西棠甘)。但却不记迁居陶墅故地,也不称陶墅支。可能是因代际较远,二百多年后原陆宲老宅也已不存,而在西棠甘新址建宅辟居,而立塘干支。敬宗玄孙,64世陆子明(初名旦,字东卿,号白庵,又号石山),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三甲156名进士,户部郎中,广东按察佥事。子明曾孙67世陆觐曾(字善伯),遵遗命将房屋六间建为“佥宪子明公祠”。

ᐃ西棠甘桥

ᐃ西塘干(西棠甘)陆氏古村

ᐃ佥宪子明公祠原址

世系:陆宲→(长子)陆演→(三子)陆朴→(次子)陆爕→(嗣子)陆必达→陆国祐→(四子)陆子润→陆逵→(长子)陆敬宗(敬中)。

——陡山之辨

山阴《陆氏族谱》记,陆宲迁无锡陡山新安乡桃墅,并记有陆宲之孙陆樗葬无锡陡山。

陆樗世系:陆宲→(长子)陆演→(次子)陆樗。

开化(今雪浪)陶墅,西去六里许,有连绵起伏的龙王山、茅岩山、路耿山。元至正《无锡志》:“路耿山,得扬名、开化二乡诸山之中。其山高耸,冠乎两间,层峦叠嶂,四面环绕,若相朝拱然。前俯长溪,后背太湖,要名佳胜之境。”明弘治《无锡县志》:“路耿山,是山特高,层峦叠嶂。”

ᐃ元至正《无锡志》路耿山

ᐃ陶墅远眺龙王山、茅岩山、路耿山

ᐃ陶墅西近山势陡峭的龙王山、茅岩山、路耿山

“陡山”,推断即是连绵的龙王山、茅岩山、路耿山,因山峰岩峦重迭、山势高耸陡峭的俗称,留待进一步深入考证。

无锡《陆氏文化》编辑部:

惠山古镇绣嶂街15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常州【横山】(芳茂山)缘起
雨蝶昌旭
美丽桃乡
不觉有余事,唯忆郗家女
许氏家族和许贤乡(转载)
请到安乡来纳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