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谊


祖(西园始)陆以道(1317—?),初名天衢,字士弘(宏),号曰古谈,元侯公57世裔孙。元无锡县胶山乡西园人(今长安)。生于元延祐四年丁巳(1317),元统年(1333——1334)即为诸暨州学训导,至正元年辛巳(1341)锡籍举,至正二年壬午(1342)进士第,升校官,授教授。至正中,累迁翰林院待制。明万历冯从吾《元儒考略》誉:“陆以道,无锡人。明易经,溯程朱之源,得象外之旨。”


偶于明嘉靖隆庆间华守方《华氏传芳集》,见以道公《挽华季充》二。
         《挽华季充》
                   一
早慧推文举,多才许正平。
诗声随日长,病骨与秋清。
桃叶歌先断,兰芽玉未成。
灯前视麈尾,应自惜余年。
                    二
贱子归休日,怜君好弟兄。
鹡鸰方影顾,鸿鹰已哀鸣。
暂作平津客,终怀谷口耕。
白头慈母在,恸哭有余情


读《华氏传芳集》,按《无锡华氏宗谱》。

华季充(1329——1369),名扩,字季充,无锡华氏通五支,无锡华氏祖原泉公十世孙。生于元天历二年己巳冬十二月二日,卒于明洪武二年己酉十月十三日,年四十一。华世居笠泽之梅墟,赘胶山王庭槐女,筑草堂三楹,题曰“剪韭轩”,历官通州训导、通判,为人高爽雅重,孝友笃行,所交多士。时人,季充之取友,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行伦而志合,非以势利相求之也。季充之求友,生而不忘者乎。


以道公与季充公有“四”同:
同为无锡胶山籍乡,华赘胶山乡王庭槐之女,入胶山籍。
同出身学,以道公初为诸暨州学训导,华初为通州州学训。
同京官,以道公至正中迁翰林待制,元翰林院时在大都(北京)凤池坊北、鼓楼之西;华州学训导、州通判亦彼(北京)。
且巧者二公生肖亦同(巳),以道公长季公十二年。


本乡、出身、任官、生肖同地同一,此四同,二儒相间之交集自多,今吾无从知其相旧事,然犹可想见二公之知之情。以道公素具魏晋名士逸风,季充公高爽雅重、孝友笃,北京、胶山间,西园、剪韭轩两斋,淀月放舟载酒,苑堂挥麈论经谈空,文会诗词,势必留二士诸影。

自今之字里行间、片纸只语中,可受其彼此之志同意合、情笃意深。二公在京,厌于吏浊,心仪江庐,吟杼“暂作平津客,终怀谷口耕”。处世变风云会,元亡明降,1368年,太祖平定江南,在南京称帝,国“大明”,号“洪武”。是年七月,太祖复北,剑指大都。八月,明兵逼北京,元惠宗携三宫六院、宗室等出北京。为元廷京官者以道公归隐故里西园,季充谢病归胶山。无心于仕,惺惺相惜,可谓“诗声随日长,病骨与秋清”、“贱子归休日,怜君好弟兄”、“鹡鸰方影顾,鸿鹰已哀鸣”。明洪武二年(1369)十月十三日,季充公英年四十一夭,以道公泣赋《挽华季充》二首,文人相敬,忘年情谊,锡邑文坛留千古绝唱!

谨以记!

                    公元二O一九年己亥兰月五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士之谊
无锡名人墓——华察墓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六十一)】江苏无锡华氏:财不足为后世计 德可致后世绵远
丹青澄怀,私藏奉献(下)
五月的无锡荡口古镇|熊梅生
华氏义庄(梦里水乡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