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2年河南老农捡到一铜片,拒绝商贩10万收购,上交后成一级国宝
userphoto

2023.05.16 北京

关注

“屈兄弟,你这金片10万元卖给我,行不行?不愿意的话,我可以写血书,保证后期获得收益可以和你分红。”

面对文物贩子的真情流露和天价报酬诱惑,土生土长的河南老农屈西怀并没有动摇内心,他果断选择将“金片”上交国家。

没曾想,他当初在嵩山上意外拾得的金片,竟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唯一的现世遗物“除罪金简”,其历史价值无法衡量。

鉴于其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国家奖励屈西怀1500元和一面锦旗。

有人会问,屈西怀是如何发现这件旷世珍宝?他又是否后悔当时主动上交国家的行为?而武则天又为何将其投掷到嵩山?

这一切都要从1982年说起。

嵩山游玩捡拾金片

屈西怀是河南登封市唐庄乡王河村人,1956年出生于一贫农家庭,祖祖辈辈都靠种地谋生,因家庭贫困,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七岁时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屈西怀所在的乡村背靠嵩山,他小时候经常爬嵩山游玩,再大了些就会来到嵩山采摘草药卖钱维持生计。

时间来到了1982年5月,26岁的社员屈西怀根据唐庄公社指示,和其他几个年轻人来到嵩山峻极峰一带植树造林。

社员们接到任务后,早早就来到山上种树,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他们中午只是简单吃点馒头咸菜又继续干活,终于赶到下午五点完成劳作任务。

此时天色尚早,几个年轻人决定爬到峰顶游玩一番,来到峻极峰上时,看着山上散落着不少石头,决定玩一种名叫“放雷石”的游戏。

这是当地最常见的一种游戏,也是屈西怀从小玩到大的游戏,也就是将山顶石头滚下山坡,石头在滚下之时会撞上各种障碍物,会发出雷击般的雷鸣声,很是刺激。

正当大家都在欢乐的体验游戏时,屈西怀却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来,他前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嵩山发大水,家里回不了,而老人常讲水是财,难道自己要发大财了?

可干了一天的活,除了浑身疲惫,根本就没有发财之说。屈西怀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些大石头下,每次翻开石头时,他都会留意下面有没有东西。

屈西怀选中了一块巨石,用铁锹怎么也没挪动,不得已只能喊来小伙伴一起撬动巨石。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眼睛被一道金光刺中,难道是自己的幻觉吗?

屈西怀揉了揉眼睛,又拿着小木棍在石头缝隙里捅了几下,一个长方形的“纸板”露了出来,他第一反应是这东西应该是“果子纸”,也就是包裹点心的“金纸”,并不是太感兴趣。

可趋于好奇心的他,还是将“果子纸”抽了出来,拿到手上后才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将上面的灰尘擦掉后,散发着金色光芒。

屈西怀很兴奋,难道是铜片?用手掂了掂,其重量预估为4两左右,长度在30cm左右,就算不是金片,但也能卖个好价钱。

一旁的同伴们也纷纷围了上来,大家看了后一直认为这是个“铜片”,但又发现上面刻着文字,但大家都不识字,并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拒绝商贩10万元收购

回到家里后,村民们都知道屈西怀捡了个东西,争先恐后地拿在手里围观,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

屈西怀为了弄清这个东西的真面目,决定找表叔看看。表叔是村副书记,认识字,且见多识广,应该能够研究清楚。

可表叔看了后,发现这上面的文字都很奇怪,自己竟然一个也认不出来。

为了能够清晰辨认上面的文字,他从孩子的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将纸张压在金片上,再用铅笔拓下来,表叔又认真辨别,只认出了几个字。

不过表叔否认了它是“铜片”的说法,铜在外面时间长了就会有铜锈,这东西不知道存在了多久,表面却没有一点氧化,一定是金子。

屈西怀听了后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玩意竟是金子,如果真是如此,可就能卖出不少钱。

可这样一来,村民们也就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说是铜片,有人说是黄金,争论不止,那么该如何证明呢?

屈西怀心里没底,但又渴望这东西是黄金,他听说“真金不怕火炼”,决定用火烧上一烧。

他迅速跑回家中,走进厨房,生起了柴火。妻子很是不解,说道:“这还没到饭点,你现在生火干嘛?”

屈西怀并没有回答,而是将“铜片”放到火里。妻子知道他的意图,生气道:“我看你是邪祟上身了,整天想着天下掉馅饼。”

可屈西怀将“铜片”放火里3分钟再拿出来后,它依旧没有任何变形,难道它真的是黄金?

但光是这么个小试验,屈西怀心里并没有底,他决定从“金片”顶部、底部各剪去一厘米,拿到银行去兑换,如果银行真的能够兑换,那这东西自然就是真黄金。

到了银行后,屈西怀将东西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专业检测后,确认其材质就是金子,按照重量如实给了一笔钱。

回家的路上,屈西怀兴奋不已,没想到他真的捡到金子了。他愈发认为自己捡到的东西不简单,再加上上面有文字记载,极有可能是文物。

他回到家后,就找了一块红布包裹起来,并放到自家老屋的石缝里。

随着“金片”身份正式确认,乡亲们也躁动起来,很多人纷纷登门造访,一睹其芳容。就这样,屈西怀“捡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十里八乡,不少有身份的人慕名而来,甚至将千里之外的山东人吸引过来。

这两个山东人自称是文物贩子,看了看“金片”后,开口就表示出1000元买走,屈西怀听了后有些心动。要知道当时公社干部月薪也才20-30元,一千元可是笔不小的收入。

但屈西怀知道,自己手里的“金片价值不菲,卖1000元有些太少了,拒绝了对方。

第二天,这两个山东人再次来到屈西怀家里,他们将卖价提高到了5万元,并表示这可能是武则天“封禅”的遗物。

屈西怀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对武则天还是有了解的,他这才意识到此“金片”极可能是女皇武则天封禅嵩山所留下的,其价值自然不止这么点,他还是没有答应文物贩子的要求。

这两个文物贩子见屈西怀仍不答应,将价格直接提到了10万元,当时的10万元相当于今天的一千万元以上,当时“万元户”就已屈指可数,屈西怀被吓着了,他连忙摆手说“不卖了”。

其实,屈西怀生活很是贫困,家里的老屋年久失修,一到雨天就漏水,孩子渐渐大了,抚养成本高了,种地又赚不到什么钱,如果有这十万元,那全家的生活问题将迎刃而解。

可屈西怀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人,从未见过这么多钱,他生怕自己刚把东西拿出来,对方就将钱给抢走,就算不抢走,这么多钱藏都没法藏,早晚被人偷走。

文物贩子见状,提出可以写血书保证事后不会为难他,如果这东西卖得好了,还可再分点给他。

但屈西怀早已吓坏胆子,听不进任何话,文物贩子见这么多人围观,没说什么就走了。

几天后,屈西怀正准备下地干活,突然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着:“东西必须卖给我们,否则后果自负!如果转手卖得好,仍会给你分点。”

上交后成一级国宝

这份带有恐吓的血书让屈西怀寝食难安,接连几晚都做着噩梦,他这才意识到“金片”对他不是福而是祸。

屈西怀知道,只要“金片”不拿出来,自己暂时是安全的,可他也不敢离开家门,生怕自己随时都会被绑架。

但事情不能再拖下去,必须找个万全之策才行。

恰巧,唐庄社区有关负责人来到王河大队进行人口普查,屈西怀表叔将侄子捡到“金片”一事说了出来。

当听闻这个“金片”极有可能是武则天封禅遗物时,负责人高度重视,回去就将此事向上级领导报道。

第二天,也就是82年7月10日,县领导带着一帮文物专家,开车来到了屈西怀的家中,希望他能将该文物上交国家。

此时的“金片”在屈西怀手里早就是烫手的山芋,正愁该如何解决,政府前来,他自然是爽快将其拿出来,上交给国家。

县领导问他想要什么?屈西怀想了想,说:“这一切都是国家的,我不要钱,如果可以的话,给我安排个煤窑工。”

就这样,“金片”被政府带走,因政府不具备保管该文物的条件,只好将其暂存于人民银行金库内。

这之后,屈西怀的生活再次恢复平静,直到2个月后,市文物专家和县领导再次来到偏僻的小山村,奖励他1500元和一面锦旗,并为他召开万人表彰大会,感谢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此时屈西怀这才知道自己捡到的东西竟然是“武曌除罪金简”,国家一级文物。

“简”是类似于今天的“名片”,一般为纸质,不过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其地位尊贵,因而她的名片由黄金制成,且这是考古至今发现的唯一由黄金制成的“简”。

“武曌除罪金简”是武则天在祭拜嵩山时的祈福简,也称赎罪简,其内容表达了对子女、丈夫、情敌等的忏悔,希望能通过金简为自己赎罪。

经检测,该金简长度为36.2cm,宽为8cm,厚度为0.1cm,重量为223.5克,其黄金纯度为98%,正面镌刻着双钩楷书铭文,自右向左竖三行六十三字。

文曰:“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其意思是大周皇帝武则天信奉道教真神,渴望长生,特在中岳嵩山投递这枚金简,希望各位真神免去武曌犯下的罪过。

尽管这枚金简才仅仅63个字,但传递的内容却非常有研究价值。历史书中的武则天信奉佛教,实际上她晚年开始转向对道教的信仰。

而这63个字中出现了武则天所造的字“曌”,在这枚金简之前,历史学者始终没找到“曌”的考古资料印证,金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武则天为何投“除罪金简”?

武则天作为千古一帝,在男权统治的封建社会里,以女子身份登基为皇,其治期延续了唐代盛世,被史学家称为“贞观遗风”。

这位充满传奇的女子,为何会在晚年为自己“赎罪”?她到底有什么过?

武则天于唐武德七年出生,公元637年入宫被选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才智双全的她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胜出,于655年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被大臣们尊称为“天后”。

自683年12月开始,武则天开始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7年后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这一年女皇67岁。

她在位期间不拘一格降人才,完善科举制度,开创了殿试、武举、试官制度,重用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人。

她也重视文化,推动了唐诗走上兴盛阶段。即便当时不少文人墨客讽刺她,她依旧淡然笑之。如骆宾王曾写她杀兄弑妹、弑君鸩母,其凶狠程度为天地不容,可武则天读了后反而对其文采大为称赞,对其重用。

不过,武则天虽在治理国家上很有一套,可她也是一个备受非议的人。为了在后宫脱颖而出,她不惜祸害自己女儿性命,并嫁祸给王皇后;为了巩固皇权,她毒死亲生儿子,大杀唐朝宗室,制造了太多冤假错案。

公元699年,武则天已76岁高龄,身体的衰老已让她在政务上力不从心。这年春,她来到嵩山散心,却没想一病不起,她让大臣阎朝隐向山神祈祷,让自己快点康复起来。

阎朝隐接到圣旨后,将自己当成祭品一样蜷缩在大盘子内,并在祭台上不断为女皇祈祷。没想果然奏效,几天后女皇疾病就有所康复。

从这之后,武则天开始痴迷道教,她重用道士胡超,每天吃“灵丹妙药”,渴望能够长生。

又过了一年,77岁的武则天噩梦连连,越来越怕死,她想起自己从风腥血雨中走过来的岁月,内心也开始深深的忏悔。

一次,武则天前往三阳宫游玩时再次生了一场大病,朝中大臣纷纷前往嵩山为她祈福消灾,没想不久后病又有所康复,这让她高兴不已。

不过,武则天反思自己,她认为正是自己罪孽深重,才引来神灵惩罚自己,生怕死后要下地狱。

一旁的道士胡超见状,提议武则天前往嵩山祭拜时,可投下“除罪金简”,将过往的罪过写在上面,请求天神为自己消罪。

武则天早些年信仰佛教,但称帝后开始转而重视道教,将其尊崇为国教,并多次前往嵩山“投龙”,投龙是道教常见的祭祀活动,多是祈求天地水神灵保佑社稷平安。不过“投龙”时要写下投龙简,也就是天简、地简、水简。

武则天听了后十分激动,连忙让胡超制造金简,并决定在七月七“乞巧节”这天投简,只因乞巧节天上的星宿最为灵验。

七月七日,武则天带着随从和道士胡超来到峻极峰顶,俯瞰着万里江河,内心由衷的忏悔。而道士胡超则开始做法事,代女皇向神灵赎罪,并将山简抛向远处。

然而,这之后武则天安于享乐、宠幸面首,任由面首在朝廷上胡作非为,引来了极大民怨。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国家重归李氏,而郁郁寡欢的武则天不久后病逝,结束了传奇一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史书上对武则天投下“除罪金简”一事并没有记载,至于原因,专家猜测武则天以佛立国,不想别人知道她晚年心态的变化。直到一千多年后屈西怀捡到这枚金简,人们才透视了女皇强硬形象下的柔软内心。

因武则天墓至今没有打开,这枚金简是现存的唯一武则天文物,对研究武则天的思想、唐代历史和文化、封禅制度、投简制度等均有重要意义。

也正因其意义重大,“武曌除罪金简”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如今已珍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后来,屈西怀拿着国家奖励的1500元重新休整房子,一家人继续种地谋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村民们经常笑话屈西怀,还问他后悔与否。不过每到此时,屈西怀都摇摇头,表示不后悔,没有自己的无私奉献,这件珍宝可能流失海外,那才是祖国的一大损失。

2009年年初,已63岁的屈西怀因常年劳作,积劳成疾,患上了癌症。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唯一的遗愿就是再看看当年上交的金简。

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得知后,主动邀请屈西怀前来参观。就这样,屈西怀在家人带领下走进博物院库房,亲手摸了摸价值珍惜的金简,不知不觉眼角已经湿润。

几天后,也就是同年1月7日,屈西怀因病去世,但他已没有任何遗憾。

屈西怀没有什么文化,可他却能够在金钱面前坚守底线,将这一瑰宝上交国家,其无私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2年屈西怀嵩山采药捡金片,10万没卖,上交国家后成稀世国宝
武则天镇国之宝现身嵩山
武则天镇国之宝现身嵩山,被一采药农民捡到,后自愿上交国家
武则天墓前立下无字碑,千年来无人能解其中谜团,却被一老农破解
村民上山采药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铜片”,没想到竟是女皇武则天之物
三组不同的数据,破解了武则天的投龙金简应该被剪掉的事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