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古通今、经天纬地乃大儒。甲骨文字典说字——儒
userphoto

2023.06.07 北京

关注
今天学习甲骨文--儒,儒学的儒、君子儒的儒。

甲骨文需、儒是同一字。”需”字刻写的形状是,一个站立着的人,四肢垂下,下半部的两腿旁则分布着雨滴或水滴,呈垂直的三点或四点,表沐浴、淋雨的情状。“整个字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的象形。“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为濡之初文。“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的人须沐浴斋戒,以致诚敬,所以后世以需为司礼者的专属名称。
需本来是从象从人形的一个大字,因需字的含义另有所指,后世就增加增人字旁作儒,属于后起字。甲骨文中的儒,通于需、濡,而这三个字恰好又都涉及雨或水。“需“在甲骨中象沐浴濡身,濡是儒字的本义。汉衡方碑'少以濡术',就是以濡(从水、需声)作为儒的形声字,可见东汉时人还知道儒的本义为濡。
甲骨文中“儒”的用法,一为“儒人”,一为“子儒,人名”。它所指是一个具体的人,或是某一类人群,以及他们的活动特征。准确理解需的含义,必须联系其具体所指的人,也就是子需的活动。
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所见的儒中提出:“子需是距今三千多年前殷高宗武丁时人,需父辛鼎就是他儿子为他所作的铜器。”武丁时代的卜辞中有“王族”、“子族”、“多子族”的称呼。子需应该属于“子族”中的一员。“子需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人鬼(祖先),接待宾客,是一个专职的儒。”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柔也,术士之称。
通常对于术士的解释:泛指儒生、道教之士、方士、江湖术士、法术之士等,现多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关于儒的来源,儒的解释,有很多曲解和诟病,包括对许慎的误解。直到看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才能有一个清晰、明朗的正解。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儒:柔也,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从许慎对“儒”字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儒”的内在品质是“柔”,以“柔”之道教化人。“术士”应当理解为有文化道德修养之人的通称。从段玉裁对“儒”的注释中可以看出,“儒”不但具有“柔”的一面,而且明确与人的内在品德紧密相连。“儒之言”之所以“能安人、能服人”其主要根据就是“儒”的内在文化品质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这不但能涵养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能感染熏陶周围的人。
同时,儒能涵养先王之道,并以先王之道去教化民众。冯友兰说:“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他们的专长就是演礼乐,教诗书。”冯友兰认为,儒者就是社会中的教书匠,礼乐专家。而贺麟认为“儒者,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最概括简单地说,凡有学问技能而又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贺麟对儒者的内涵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也就是儒者应当是“德才兼备”之学者。可见,有德无才不为儒,有才无德是小人儒,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君子儒。

【甲骨文字典,儒】

孔子曾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孔子所指的就是儒者应当既有学问又有道德修养的人。荀子对“小人儒”具体分为小儒、腐儒、俗儒、陋儒、散儒、贱儒等,称“君子儒”为“大儒”。在《隋书·经籍志》中说:“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说明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儒者可以帮助国君阐明教化思想,以古圣贤之教化思想来教育感化民众,使民众明事理,形成纯朴的民风和纯正的民心。


【小学堂,需,演变】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者多穿儒服,他们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经典,思想鲜明,自成规模,成为一家之言,后人称之为“儒家”。儒家学派以奉行孔子为宗师,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并且一脉相承,所以,儒家思想又称为儒学。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夏、商、周三代道统文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在伦理学上,注重修身养性,以“仁”为其教化的核心内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尊老爱幼、朋友有信、为官清廉爱民的人文教化思想。在治国理政上,以“仁政”、“王道”和“礼制”为核心内容,主张“大同”、“大一同”及“和而不同”为政治理想目标。在认识论上,儒家不言鬼神、天堂与地狱等,重视现世的道德教化,主张积极入世的人文教育思想,重视个体对整体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家、儒家文化为主流、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以家庭为中心,以家族伦理教化为内容,在家庭中培育人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因此,个体必须在家庭中成长,人个体的发展直接与家庭的教育紧密联系。儒家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孝”,个体只有在家庭教育中培育了“孝”的内在品质,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尽忠。
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孔子又认为“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因此,儒家的人文教化是建立在以家庭自我教育为基础,个体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接受良好的教化,才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和影响。


【金文编,孝的写法】

所以,儒家的教化思想受家庭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儒家的伦理教化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
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什么东西了。中华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在;而中国文化离不了儒家。”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之长和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传承发展,其主要因素在于儒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历代好的君王、好的领袖、领导、师长、家长,都是以内黄老外儒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修身齐家。黄老是黄帝和老子的和称,代表道家之学。
内用黄老,指的是国家对内不对百姓征收重税,而采用修养生息的、符合道家流派的经济政策。
儒术,是指孔孟学说,代表儒家的思想理论。外示儒术,即指国家对外采用儒家流派的建议,主张礼法并治,长幼有续,君臣有礼。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即指君王治理国家,应采用内修道家处世修养、外用儒家思想的策略,儒、法、道并用,以达到治国平天下之效,可积极入世,超然出世,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拿得起放得下,游刃有余、云淡风轻。这就是道儒佛文化显化于身心的大用!
《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
什么样的人能够通天彻地?一定是得道之人,他们上有博古通今之略,下有经天纬地之才。
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孟朱王,道家代表就更多了,岐黄老庄、诸子百家等。
其实道儒本是一家,只是人心分化导致了文化分家。
今天学习这个“儒”字,我伤心失望了很久,《说文解字》解释为:柔,术士之称。
一般解释术士就是做丧葬礼乐的下等贱民。对儒和儒家、孔子、乃至许慎有太多的曲解和诟病。
直到看到《说文解字注》和《法言.君子》才有正面的解释,甚至把儒=懦,柔弱、懦弱无能之辈。
所以说段玉裁也是一个真正民族英雄!他也是中国文化的灯塔!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柔也。
鄭目錄云:儒行者,以其記有道德所行。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玉藻注曰:舒儒者,所畏在前也。術士之偁。術,邑中也。因以爲道之偁。周禮:儒以道得民。注曰:儒有六藝以教民者。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四曰聯師儒。注云: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按六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也。周禮謂六德六行六藝曰德行道藝。自眞儒不見,而以儒相詬病矣。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希望大家对儒有正确的理解,对儒家和道家、佛家文化也有正确的理解,万法归宗,万变不离其宗,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归,儒道佛都可以在每个人身心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是众生皆苦、众生愚痴,不识本心、不解本性,以迷为解、以苦为乐、以妄为常、以无常为真常。可惜了这千载难逢的人身。


注:本人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带着孩子居住在农村,学习分享传统文化并践行,从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对内容观点,请客观看待和思考,不盲从,不偏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的起源
儒学之儒是何意思,甲骨文揭露初始字形,儒者或是商朝神职人员
儒字
儒家的由来
儒家为什么叫“儒家”?出处是啥?
陈来:说说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