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周小国史——孤竹国
userphoto

2023.08.15 北京

关注

#秋日生活创作季#

孤竹国,在商朝初年,商汤亲封的诸侯方国——“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又孤竹国约存在千年,到春秋时代才消亡。一个方国能存在千年,即已说明孤竹国制度文化经济均有不小成就,可惜的是关于孤竹国的史料太少,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与考古中,还原一个不太清晰的方国。

孤竹国国名与姓氏

关于孤竹国名的解释,大概有三类说法;

其一是,酒器简牍、乐器说法。其中“孤竹”写作“觚竹”,而“觚”是青铜器的酒器;而“竹”是记录文字的原材料之一,竹简;乐器,是指用竹子做乐器。

其二是,地缘政治说。《通典》记载;“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礼记·玉藻》:“小国之君曰孤。”

“孤”是处在公与卿之间的一个位次,可以说明孤竹在商朝的政治地位处在“王”与“卿”之间,又远离商王畿,且与商朝关系密切。

其三是图腾说,这种意见则认为孤竹是古人对男性阳具崇拜的结果。

三种解释各有道理,前二种说法表示孤竹国文化程度较高,且属于外迁过来的文明。

图腾说表示孤竹国是本地部落发展成古国。其中部落是由血缘构成,而古国的成形最基础的要求是超越血缘关系,在血缘之上构建上层建筑,这无疑是很难的。

三种说法中,个人认为地缘政治说比较合理。

这就涉及孤竹国的“姓”氏问题。

《汉书·地理志》载;“伯夷之国也,其君姓墨台氏。”

《史记》;“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国,姓墨台氏。”,“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

可知孤竹氏为墨台,或墨胎。

《史记·殷本纪》有:“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所以有后人说孤竹国墨夷氏是商朝子姓中的一支,因被分封到它国,所以以“目夷”为氏,“目夷氏”就是墨台氏。子姓,与商王族同姓。

另一种说法是“姜”姓,《元和姓纂》曰:“辽西竹氏出自孤竹君,本姜姓。”

如果孤竹国为“子”姓,却又解答不出孤竹国为何会出现与商王室联姻的情况,因为原始奴隶社会“同姓不婚”。

“姓”是出自母系氏族社会,而在原始部落中如果近亲繁殖,后代会出现严重生理问题,后代战斗力不行,注定会被自然与其它氏族淘汰。只有与其它部落婚配,才会生出更健康更强大的后代,利于部落生存。

因而“同姓不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用于所有人类原始社会。当然不排除距离远,而忽视此项规则。

孤竹国史料简述

商朝问鼎中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后,就将商部落中的一支墨氏分封到遥远的北方。根据史料推测,公爵的领地在百里以内,侯爵的领地在七十里以内,伯爵的领地在五十里以内,子爵不过三十里,而男爵仅为十里。

而子爵与男爵通常是给当地归顺土著的,公爵则相当特殊(有无这个爵位另当别论),整个商朝已记载的“公”爵只有三位,他们是商纣王时的“三公”——西伯昌、九侯、鄂侯。

孤竹国的“爵位”很有可能是“侯”。“侯”最开始的作用是作为斥候在远离王畿的地方完成戍边的职责,同时根据他们的任务任命这些氏族首领为“侯”这一官名或职事名。

孤竹国作为商王畿的“斥候”,率领千人左右的团体到达北方,驻扎下来,并且以城为国,城即是国,国即是城。

因为是北方地域,再加上生产力不发达,必然是以游牧与农耕兼作,孤竹国很可能迁移过多次,有多个都城,所以关于孤竹国的遗址很多。孤竹国的生态也很有可能像游牧民族一样,国力强盛的时候,地域则大,国势衰微地域则小。

孤竹国作为商朝的方国之一,自然要向商朝“上贡”,这种“贡品”除了当地特产外,还有“贡人”(科举考试中的“贡士”即来源于此)。

孤竹国在商朝简称“竹”,有人在商王朝担任“贞人”等要职,贞人掌用龟壳占卜的官员,属于祭祀中的一种官职。此外,卜辞中关于竹氏妇女在商王朝活动的记录有很多,安阳妇好墓中出土的一件灰青色石磬上面刻有“妊竹入石”。

这里所指的“妊竹”当与竹氏妇女有关,大概是孤竹国嫁女给商朝贵族。

除此之外,孤竹国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还有“觚竹”“孤竹”“竹”“卜”“箕”和“亚”等字,前四个比较好理解,除了是孤竹国代称外,还有就是孤竹国在商朝所任的职务——“卜”与“亚”。

“卜”即是关于占卜类的,而“亚”像古代聚族而居之大型建筑平面图形。原始社会中建筑是集体式的,从集体式建筑会慢慢向个体式建筑发展,其中以亚形建筑既便于合族共处,又使各户皆得独立,因而“亚”建筑应该是一种过渡性建筑,也表示亲族。

后来的“亚”衍变成一种商代官职,《尚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此处的“亚旅”明显是仅次于三司之下具体负责军事的官职。

《尚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此“惟亚”即正官之附手

总的来看,与“亚”有关的人名,早期或为商王的兄弟或姻亲关系的部族,后逐渐转变为武官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周朝时代的孤竹国

商末周初,商王朝被推翻,商朝的后裔中有两支比较特殊,一支是纣王之子武庚,联合周族贵族起来反抗,被镇压,这部分人交给商朝王子微子启,这就是宋国卫国的来源。

另一支是箕子,箕子没有投降周朝,而是远走它乡,“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箕子朝鲜。箕子去朝鲜半岛必然要经过孤竹国,这也解释孤竹国出土的青铜器中有“箕”这个字。

周朝建立,周公在东伐东夷诸国后,周朝将召公爽分封到燕——“召公奭封于燕,县地属燕。”燕国的建立不断压缩孤竹国的生存空间,孤竹国不断向东北迁移。

没有商王朝的支持,再加上燕国势力的增大,孤竹国已压制不住生活在活在辽西、冀东的土著民族,他们逐渐摆脱了孤竹国君的管辖,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戎族部落——山戎。

到了东周时,孤竹国的势力微弱,领地被挤到今秦皇岛市这个不大的区间,然后就成了山戎国的与国。

公元前七世纪,孤竹国等小国与山戎结盟,并在山戎的策动下,经常出兵侵扰燕国,燕国求助齐国。

公元前 663 年,齐桓公应燕庄公的恳求,率领齐国大军北伐山戎时顺便消灭了孤竹国。

孤竹国在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另外《史记》列传开篇就是《伯夷列传》,而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二位王子互让君位,结果双双出国外避,孤竹国君位由次子继承。

伯夷、叔齐听闻周文王有德,赡养老人,二人到周部后,又谏阻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后,二人又不食周禄而死。

无论怎样评价伯夷与叔齐,都说明一个问题,孤竹国若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培养不出这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姓氏---墨姓
第四十六篇上古史话失于详细记述了解五洲的神话传说史料考古即知悉乔山黄陵非是黄帝坟墓实质乃
犬封国
开启古徐国的金钥匙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封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