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再证华夏上古帝系王年断代及古埃及即华夏(2)

韩国藏早期石刻版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相当精确地标记了二十八宿的天文历法特征,因此成为考察华夏文明先秦天文学乃至华夏文明上古帝系王年断代的重大文物证据。为了进一步展开论述,有必要以早期石刻版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为例证,向广大读者普及更多关于二十八宿及华夏文明观象授时万年绝技的核心知识和技术。

在此强调一点:本系列文章已经和将要上传的高清天文示意图,除非特别指示来源出处,都是个人独家研究心得,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华夏文明观象授时万年绝技核心知识和技术传承,欢迎有兴趣的读者用电脑保存星图深入研究。同时,有必要严正警告任何心存不轨的歹徒,切勿剽窃本人重大研究成果,也不要试图复制本人独家研发的天文图。作为一名制图高手,我深知制作这些天文图的艰难困苦,侵权复制可能会让剽窃者付出远超其想象的沉重代价。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来细致研究一下韩国藏早期石刻版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

一、星图中的放射线是二十八宿各宿的分界线,标记各宿占据的黄经天区

中日韩三国,乃至世界古天文学界,从未有任何泰斗大师专家教授公开说明《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中十分显眼的放射线为何物。事实上,在我之前,至少最近100年来,从来没有人确切知道图中的放射线是什么。图中的放射线不是一项不言自明的事物,它的存在,无可辩驳无可置疑地证明——世界古天文学界关于二十八宿基本性质的判断从来都是错的。

为避免行文冗长,在此我不详细举证,广大读者可以自行研读相关资料加以验证——世界古天文学界从来都认定二十八宿是赤道坐标,如此认定必然导致古天文学界无法正确认识星图中的放射线。

二十八宿能不能成为赤道坐标?当然是可以的,由于地球的自转,二十八宿在南天的每日视运动位置跟太阳月亮行星一样,都是东升西落,夜间还可见二十八宿各宿次第通过南中天子午线。既然如此,我们当然可以用赤道坐标来标记二十八宿,换言之,二十八宿当然也是一种赤道坐标,跟赤经圈和赤纬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构成相当稳定的对应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用子午线来测量各宿的某颗标志恒星(如牛宿的距星牛宿一)与相邻星宿某颗标志恒星的距离关系。当牛宿一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分某秒正好位于南天子午线上,在一个月中,大约经过8天,女宿距星女宿一正好位于南天子午线上。显然,牛宿一和女宿一的赤经距离大约为8度。在一天之中,从牛宿一位于南天子午线到女宿一位于南天子午线,大约经历32分钟,也就是说,每4分钟二十八宿的一度通过南天子午线。

由于这种自然客观存在的情形,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二十八宿是一种赤道坐标。

问题在于,在先秦数千年的历史中,二十八宿是用来测量二十四节气的,是用来测量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赤道坐标根本不可能用来测量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测量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是且仅是黄道坐标,因此二十八宿的本质(或其测量实践)是且仅是黄道坐标

世界古天文学界在这个基础问题上全盘皆错。

《汉书·律历志》记载了十二次、二十八宿各宿各度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次度表),清楚地表明先秦时代是用二十八宿作为坐标体系来测定二十四节气,各次就是标记节气点的“刻度表”,“日至其初为节,日至其中为中气”。

次度表

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终于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终于危十五度;

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四度,惊蛰;终于奎四度;

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中,娄四度,春分;终于胃六度;

大梁:初,胃七度,谷雨;中,昴八度,清明;终于毕十一度;

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中,井初,小满;终于井十五度;

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中,井三十一度,夏至;终于柳八度;

鹑火:初,柳九度,小暑;中,张三度,大暑;终于张十七度;

鹑尾:初,张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处暑;终于轸十一度;

寿星:初,轸十二度,白露;中,角十度,秋分;终于氐四度;

大火:初,氐五度,寒露;中,房五度,霜降;终于尾九度;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终于斗十一度。

注:原文“次度表”中多个节气与后世通行排序不同,引文按现今名称排序。

很显然,既然二十八宿各宿各度作为坐标体系来测定二十四节气,即测定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那么二十八宿必然是且仅是黄道坐标。

既然二十八宿是且仅是黄道坐标,那么特定年份的各宿各度就可以跟今天通行的黄经值相对应,特定年份的二十八宿就能跟黄经值相互换算。

例如,次度表称某年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因此牵牛初度当年的黄经值就是270°。危十六度立春,因此危十六度当年的黄经值就是315°。张三度大暑,因此当年张三度黄经值就是120°。

明白了这一基本问题,我们就能知道——只要知道历史上某个时期某宿某度是某个节气点,即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某个位置正好位于某宿某度,我们就能相当精确地推算出其所处的年月日时甚至分秒——这就是用天文历法特征进行考古和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既然二十八宿的本质是且仅是黄道坐标,因此特定年份的二十八宿各宿各度就与当年的黄经值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换言之,二十八宿的各宿各度本质上就是一种黄道刻度,每一宿占据一定的黄经范围天区。

韩国藏早期石刻版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中的放射线,就是标记各宿起点和终点、各宿所占黄经天区的分界线。

二、《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外圈标记的是分野(十二次)、节气点和黄道十二宫

在《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外圈,刻写了一圈分别标记黄道十二宫、地支和国之分野的文字,如“师子宫(午)周之分”、“巨蟹宫(未)秦之分”、“宝瓶宫(子)齐之分”、“磨竭宫(丑)吴之分”、“天蝎宫(卯)宋之分”、“阴阳宫(申)魏晋分”等。

其中“阴阳宫”对应的是黄道十二宫中的“双子宫”。

所谓“某之分”,就是“分野”,指的是诸侯受命建国之年岁星(木星)所在的“十二次”天区。如伶州鸠所称,“岁在鹑火,我有周之分野”,指的就是周王受命建国之年,岁星正好位于“鹑火”天区。

古代史料文献如《淮南子·天文训》、《汉书·天文志》对诸侯国分野所占的“十二次”天区有不同的划分,这个问题稍微有点复杂,本文暂不涉及。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所引“次度表”充分表明,所谓“十二次”本质上就是一种黄道刻度,通过拆分和重组二十八宿各宿各度,形成十二个天区,用于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二十四节气)。

鹑火天区在二十八宿中的宿度分布及黄经值范围(30°)。

我感到特别意外的是,《天象列次分野之图》明确将“十二次”与“黄道十二宫”一一等同起来,换言之,“十二次”就是“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就是“十二次”——这是我此前完全没有料到的情况,我一直以为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是以“十二次”为原型,在很晚时期(公元前13世纪左右)才形成的,因此各宫的起点与终点自然与“十二次”完全错开。

“十二次”就是“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就是“十二次”,再次充分证明,二十八宿的本质是且仅是黄道坐标。

同时,特别值得大谈特谈的是,既然“黄道十二宫”就是“十二次”,那么就无可置疑地证明“黄道十二宫”源自华夏古天文学的“十二次”,而不是相反,因为伶州鸠明确说,二十八宿十二次及其“星占体系”就是“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颛顼帝喾远在古巴比伦王国之前,因此也说明古巴比伦王国与华夏文明的密切关系。这个重要的问题留待后文详论。

《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中的地支方位有什么含义呢?大家记住——无论北天还是南天,当地支方位与二十八宿十二次相结合时,地支标记的是节气点所在,如子位冬至,午位夏至。图中的子位在危宿,说明星图据以绘制的实际天象的年份冬至点在危宿;午位在张宿,说明当年夏至点在张宿。

中国古代星图通常以卯位标记春分点、酉位标记秋分点,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不知为何偏偏反过来了。我很怀疑是1395年向朝鲜国王献星图之人搞错了地支分布,甚至颠倒了原本星图中的子位和午位。实际上,苏州石刻天文图也是如此,这种“结构性的相似”,似乎可以证明韩国的天文图就是来自于中国。

不过,地支方位的倒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只要确认冬至点和夏至点所在,图中地支方位对应的节气都可以确认无疑。

三、早期石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精度远高于苏州石刻天文图

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星图形式来仔细研究二十八宿的宿度划分,以及包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在内的古星图的精度等问题。确认星图的精度,对于用星图研究来华夏上古帝系王年断代是一个基础问题,不可不慎。

首先,我们应该牢记二十八宿各宿的宿度值,先秦二十八宿的宿度值必须以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商历、周历和鲁历)为准,即总宿度为365.25度。

东方七宿: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

北方七宿:斗二十六又四分之一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

西方七宿: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

南方七宿: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

早期石刻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和苏州石刻天文图都明白无误地将牛宿的起点确认为恒星牛宿一,这是对的,可是后来韩国的木刻本却搞错了,这也证明后世的天文官越来越不懂得最早时期二十八宿的宿度设置问题,绘图时误差越来越大。

木刻本《天象列次分野图》二十八宿宿度设置出现了很大误差。

苏州石刻天文图中二十八宿各宿天区范围的绘制出现很大误差。

此外,早期石刻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绘图者没有按古度绘制二十八宿各宿各度365.25度,而是简单直接粗暴地按黄道十二宫360°黄经值来绘制二十八宿各宿各度,导致有些大范围天区的星宿在数值上少了一度。

我根据早期星图的基础数据,用制图软件尽量绘制高精度的北天二十八宿,结果如下,大家可以保存高清大图对比研究。尽管我对这份北天二十八宿星图也不尽满意,但它确实能相当精准地体现中韩两国古星图据以绘制的底本,以及底本据以绘制的实际天象图的情况。

我也用制图软件绘制了高清南天二十八宿星图,对比这份高精度的星图,大家就可以明显看到,韩国星图也出现了很大的误差,但尽管如此,其精度仍远高于苏州石刻天文图。

了解了二十八宿、十二次及星图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就可以从星图呈现的基础天文历法数据入手,展开深入讨论。

深度阅读:https://www.toutiao.com/i6923585189360845315/

(未完待续)

千古悬疑告破 欢迎广泛转发 敬谢打赏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古埃及文明即颛顼帝喾之古华夏帝国(终结篇)
古代的二十八星宿是什么?
天文分野:黄道十二宫与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简史
五代、唐代、辽代出土的占星图,黄道十二宫图
地球南北回归线42°与二十八宿的关系(续)
四相二十八星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