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鹗大事年表(九)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称为“晚清中国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刘鹗书法

《老残游记》 老残 实业救国

近百年来,关于刘鹗其人其事,颇多争议,褒贬不一。刘鹗生逢1857年至1909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期,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满清政府对外无力抵御外敌的蚕食侵略,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满清政府之所以能够还保持着一个完整帝国的存在,绝不是一个苟延残喘的清国朝庭,而是长达数千年封建体制的强弩之末。

刘鹗也无回天之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资本主义的要素得到解放。资本原始积累还包括对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夺,以及其他利用国家权力的暴力手段。

贸易顺差及税率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清政府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鸦片战争

资本集团

史学界的偏见偏执

一、一派为清朝遗老派,以《清史稿》为代表。他们站在逊清的立场上,借修史报答先朝皇恩,在内容选择和措词上多方为清朝歌功颂德,对于清朝统治者的残暴行径以及有损清室帝王尊严、后妃名誉的事件,或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而在忠义、列女等传的安排上,则不惜篇幅,褒扬铺张;在撰修帝纪中,对清朝皇帝也多溢美之辞,“至勤”“至明”“至仁”等词随处可见,并不惜违背传统断代史修史体例,为许多生于清而死于民国的忠于清朝的遗民立传。

二、另一派为民族革命派,这一派的学者与清朝遗老派相对立,他们秉承民族革命史观,奉民国为正统,将清朝统治看作异族统治多加抨击和批判,认为有清一代的历史,是满洲入据中原统治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民族革命的历史,清朝的灭亡是由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所致,对清代的反清革命活动做正面论述和评价。

三、第三种学派学者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中国历史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因此,反帝反封建才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

他们强调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冲击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的关系看作是进步与落后的关系,看作是两种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冲突,因而对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持消极或否定评价。

革命阶段论

四、阶段论,即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是一种反对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否认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理论,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到了1895年恩格斯与世长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去了公认的领袖,同时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运动中也兴起了一种渐进的较为温和的思潮,他们不赞成暴力革命,宣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相信通过议会道路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其中改良主义的鼻祖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爱德华·伯恩施坦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空想成分,开始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

这是一种反对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否认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理论。历史证明,这种理论在中国是不正确的。“二次革命论”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硬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其错误主要是否定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吾之观点

研究近代社会,如果不了解清前期历史,就会对很多问题弄不清来龙去脉。研究清史,如果不把后期清史包括在内,就犹如鲁迅所说的'断尾巴蜻蜓’,说不清事物的发展变化。所以,使清史从清前期历史的狭隘领域内走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贯通前后的清代通史,应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指导意见)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说明国际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重大变化,中国民族的殖民地化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阶级之分化与革命斗争的发展起落,其主线是近代化和反帝反封建。因此,不但那种以帝王、圣贤、英雄为中心,专门记载朝代兴亡治乱的历史体系,要从新历史学的领域中排除出去,即是那种偏重于人类文化生活的记载,而不能说明文化兴衰递嬗的全过程的历史编制,亦不能合理地存在了。

(《清史编纂规划(草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体裁体例工作集》)

小组编: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

资料图 甲骨文片 私人珍藏

向前看,不要向后看,老祖宗没有药方

生活于晚清时代的人们,没有办法睁眼看世界,只能从历史中,从对自身的感悟中寻求答案,探索解决之路。

清朝的失败,是封建制度的失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落后性,在清朝来了一次汇总性的大爆发。这是时代之殇,非清一朝之过。清朝只是恰好在那个时间点上,承受了所有的怒火。封建制度的马车行进到清,已经即将散架,这并非驾车的清朝技术不好,而只是马车自身的磨损已经到了极限。

许多西方科学技术也经广州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来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交辉相应,使中国的科技也逐步迈向近代化,其中尤以医学、数学、历法、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建筑学和水利学诸领域最为显著。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刘鹗作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面对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刘鹗岂有回天之力,岂能开出药方?切勿求全责备!

“清官比贪官更可恨”这一现象,也更清楚地反映了作者对末日王朝里,贪廉等同,无力回天的无力感。作者既对这个国家、民族,有着极深的情感,但同时自身又找不到拯救这个病入膏肓国家的良方。也就只能哀叹:“是以人生百年,比之于梦,犹觉百年更虚于夢也!”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或者重生这个老大帝国,成为当时世界里寻求救国成功道路的探索者之一,并因这种探索的失败而成为祭献品的牺牲者。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孰人勿争精忠报国的栋梁,而为痛恨至及的反贼?

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Forward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发展时期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从唯物史观看中国道路的百年历程
统编教材必修1
刘鹗著《老残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