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王磊:我学英语的人生经历

我学英语的人生经历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王磊

初三年级正在面临迫在眉睫的中考,很多学生都在拼命地做英语卷子、学语法、背单词,试图提高英语成绩。但是卷子+语法+单词的模式,我们已经使用了40年了,中国人并没有学好英语,也没有考出好的中高考英语成绩。那么,中国人该如何才能彻底学好英语?带着这个问题,我遍访全国名师,进行了调研,并且进行了多年的亲身实践。

我最早学英语是在初中一年级,那是1993年,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互联网。而且我出生在北方的一座很小的四线城市,消息很闭塞,小学阶段也没有做过英语启蒙。但是现在回首看起来,我学英语的方法却是基本正确的。那时候,我买了教材配套的英语磁带,在家里反复听朗读录音(这是听力输入),而且自己自学了音标,所以我从来不用在单词旁边加汉字来辅助读音。我数学比较好,所以当时学了一本语法书,把语法基本搞透了。再后来是大量的做阅读理解,这回头看也是对的,因为英语的语感就是在大量阅读中培养出来的。后来我参加初中英语竞赛拿了特等奖,中考英语拿了满分。回头看一下,是因为当初所采用的方法大体是正确的。但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初中学英语如何做得更好呢?——做分级读物,花1年的时间,完成分级读物。比如,花1年时间读完牛津书虫1-6级、DK分级阅读的读物。另外,需要大量听力输入,可以听书虫的配套录音,听各种英语故事的录音,看小猪佩奇这样的英语动画片,也可以看美剧,看美国大片。注意,究竟选择看哪些视频,听哪些录音,由兴趣来决定。读书虫不用读完全部的书,选择阅读那些感兴趣的书就可以了。

高中阶段,我英语没怎么学过。大学四六级也都是裸考。后来再认真学英语是为了考研,当时觉得把单词都背下来就可以了,所以单词背了1遍,最后考研英语考了70分(满分100分),实现了北京大学的硕士英语免修。但是背下来单词,英语真的很OK吗?不,比如拿经济学人的文章给我看,里面有很多内容我看不明白。另外,有人考研可以考80多分,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成绩是怎么考上去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考研英语只要求5500词,很好背。我听说托福需要8000词汇,于是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就开始背托福词汇,然后做托福真题,然后托福OK了,文章都能读懂了。但是,如果给我一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英文版,我发现读起来仍然非常吃力,因为里面的词汇和句式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我又想要去背更多的单词,很快,我就瞅准了GRE词汇。在GRE词汇领域,我了解最多的是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GRE红宝书”,于是,我也拿出来背。但是发现太难了,背了后面忘了前面。

于是,我又继续寻找别的办法。我找到了刘毅老师写的《英语词根字典》,蒋争老师写的《词汇的奥秘》,还有李平武老师写的《英语单词的说文解字》,用这些书来学习词根,结果发现了一个问题:词根好难记啊。比如,card-的意思是心脏,cord-的意思也是心脏,他们为什么是心脏的意思?书里没有讲清楚,所以,这些书我看了几天就没兴趣继续看了。这条路走不通。

后来,我又接触了英语词源,才知道了原来英语像日语一样是一门“混合语言”,是融合了好几门外语的,英语词汇有三大来源:来自日耳曼语的本族词汇,来自拉丁语和法语(罗曼语族)的词汇,和来自古希腊语的词汇。Kardiā是心脏的古希腊语说法,而cor(词干:cord)则是心脏的拉丁语说法,card-和heart的关系类似于汉语的“柯”(kē)和“河”(hé),k是舌根音的清音,而h是舌根音的擦音,这属于“音变”(英文叫:sound correspondence,即语音对应)。具体的专业技术名词我就不多说了,中间学了英语发展史、法语发展史、历史语言学、拉丁语和希腊语语法等等,还看了一堆英文的语言学专业方面的书。反正最后的结果是:高阶词汇我终于不怕了,英语词根终于搞懂了。用“墨墨背单词”APP测试,我的词族词汇量终于达到了1万3了,词汇量达到了3万8。

词汇量够大,英语学习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虽然没有解决全部问题,但是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至少,在看考研文章的时候,没有生词了。在读英文版医学教科书的时候,生词很少了。在看BBC的历史类纪录片的时候,生词也变少了。但是,认识了所有单词,就能理解所有的英语句子和文章了吗?答案还是No!于是,我再一次陷入了困惑。然后,我又开始了遍访名师和亲身实践过程。偶然一次机会,有一个昆山的老师(网名:慧妈帮主)跟我讲:要做分级阅读。于是,我就开始四处搜罗分级读物。我搜到了有RAZ、ORT(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阅读树)、牛津书虫、DK分级阅读等等。

另外,我了解到,分级阅读读物分为两个类别:虚构类(fictional)读物和非虚构类(non-fictional)读物。像牛津书虫这样的读物,里面都是简写版的小说,属于虚构类作品。咱们平时中高考英语中,除了虚构类作品,大部分都是非虚构类的,也就是科学类的。这个科学,既包括有自然科学,又包括有人文科学,也就是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类的读物。DK分级阅读就是由非虚构类的科学读物构成的,主要涉及的科目有历史、地理、天文、生物、社会、文化等等。再之后,我个人开始亲自做分级阅读,给学生教英语的时候,也放弃了课文+语法+单词的模式,而改为直接带学生读各种英语分级读物。教学模式也不再是我给学生讲,学生被动听,而是改为翻转式课堂,由学生讲给我听,我负责指正错误。

采用了这个模式之后,学生不再讨厌学英语了。因为读故事很有趣,学生反而总是惊叹: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就连原本很讨厌学英语的考研的艺术生也爱上学英语了。

经过亲身实践之后,我发现学英语的正确之路还是在于大量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原版书如果尚且还不能读懂,那么就先完成分级阅读。

牛津书虫分级读物共有137册(Amazon Kindle电子版),DK分级读物共有45本。正常全部完成只需要1年时间。从中选取感兴趣的书,大约读完2/3即可。

这就是我想分享的我个人的英语学习经验。后来我又认识了尔青妈妈,尔青妈妈有一个很厉害的女儿Alice,Alice只有10岁,但是词汇量过万,美语发音标准,还能听懂简单的德语故事,懂拉丁语的基础语法。我问了尔青妈妈如何做到的。尔青妈妈说:Alice从6岁开始听英语故事,大量进行英语听力输入2年。8岁开始做分级阅读,大约1年就完成了分级阅读。后来又继续大量读英语原版书,10岁的时候,就达到了现在的水平,而且水平还在持续增长中。Alice的教育经历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有不对的,请尔青妈妈指正。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理想状态下,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大量的听力输入,大概1-2年左右的时间。在听力输入量足够的情况下,开始分级阅读,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然后开始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英语就彻底练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 |(附音频)不仅是英语阅读,还有DK权威精彩的自然科学、世界奇观和生活百科!
分级阅读,你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
找对书籍和阅读方式,你也能轻松「入坑」英文原著
如何在一年内掌握两万单词
悦读《书虫》?破茧成蝶
15本最适合英语学习的教材,你一定需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