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行为端正有责任感的孩子?


铅笔头导读: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秀第四期中,节目组对五个宝贝儿进行了一次责任感的测试——保护鸡蛋。虽然最后鸡蛋被几位爸爸打破,但这一过程中,宝贝儿们表现出的责任感却让我们感动。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大人们总是希望把所有的爱给孩子,对孩子过于骄纵,这样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孩子的责任感的缺失,一个责任感缺失的孩子必定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一定会对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很多困扰。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要解决问题我们要先找到原因。

>>>>

造成原因是什么?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对不良行为造成的解释是这样的:


所谓不良行为在部分是因为缺乏知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的行为、因为失望而产生的行为、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


仔细研读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分为两部分的:


第一、大人不了解孩子,错把孩子正常的行为当成不良行为。


第二、孩子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希望通过不良行为来诉求。


1、大人不了解孩子,错把孩子的正常行为当成不良行为;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的语言、技能、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他都不能自如表达自己。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他会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因为学过产前教育,能仔细辨认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满足。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忽视了学习,不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错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不良行为。


例如:二岁的孩子因为打碎花瓶被惩罚,这个时候的孩子刚学会走路不久,走路技能帮助他探索更多的地方,于是他对周围一切都想看看摸摸,但是此时他并不能懂得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后果,不小心把花瓶打破了,对家长来说,打破花瓶就是不良行为,但是却并非出自孩子的本意,只是因为孩子在发展适宜性所造成的,此时,惩罚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孩子会因为害怕而不敢随意的探索。



2、孩子感觉被忽视,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成长养料,如果养料不足,势必会造成“营养缺失”,这种”营养的缺失“必定会让孩子失望,很多家长误以为给孩子很多的钱就会让孩子快乐,事实上钱带给孩子的快乐很少,真正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是父母用心的陪伴,给孩子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头。


当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必然会失望,于是孩子会形成错误的观念。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这些错误的观念归为四类:a、寻求过度关注;b、寻求权力;c、报复;d、自暴自弃,从而衍生出不良行为来。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会做出不合规矩的事情。


还记得老二出生那年,有一次跟儿子聊天,我问儿子妈妈最喜欢谁,儿子说妈妈最喜欢妹妹,其实在我心理儿子女儿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女儿刚出生不久,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照顾,所以给儿子的感觉就是我不再喜欢他了,那段时间上述四种错误的观念都有表现,例如:当我给妹妹喂奶的时候,他会说他要上厕所;抢妹妹的东西等。



>>>>

如何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问题整理清楚后,解决问题就非常容易了。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大人不了解孩子,第二是孩子感觉被忽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这问题。


1、多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通过语言的逻辑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是没有效果的,两岁的孩子还没有这种逻辑运算能力,一般来说要到7岁以上才具备,所以评判孩子不良行为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家孩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我问孩子多大,他说三岁,我问,你是如何评判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她说,在一个地方呆不了10分钟。这是很正常的呀,孩子的注意力跟大脑的发育有关,大脑控制注意力区域要在25岁左右才发育完成,关于注意力我们还要看孩子是否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很也会立即放弃。


所以我们应该少关注行为问题,多关心孩子的发展问题,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找出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给予适当的鼓励;


孩子做错了还要鼓励吗?


是的,但鼓励不等于认同孩子的错误。


前面说过,孩子的不良行为多半并非孩子的本意,一是因为发展需要造成的,一种是潜意识错误观念造成的,他们真正的想法是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所以当遇到孩子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帮助孩子找到他这些行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


是为了寻求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还是自暴自弃。


比如,孩子不愿意吃饭是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关注孩子,还是因为大人总是控制孩子吃饭的时间,份量、品类等,又或是因为之前有一件事情孩子认为没有处理好而报复,或是自暴自弃了呢?我们要把孩子背后的意图找出来,满足孩子真正的诉求,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

最后总结一下:

主题:

1、所谓的“不良行为”其实是孩子的正常行为;


错误认识的原因:

2、造成错误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大人不了解孩子;

3、孩子的察觉能力强,但解释能力差,所以造成孩子错误的认为自己被忽视,从而产生了失望情绪;


解决方案:

4、多学习,多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5、帮助孩子找出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的意图。


现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迎来第二个孩子,老二的到来对老大产生冲击,因此老大可能会有些不良行为,这时我们一定注意要多观察老大的行为,多了解老大,走进老大的内心世界,当老大感到失望的时候要注意安抚孩子,帮助孩子找到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的意图。让两个孩子之间和谐相处。


和谐的亲子关系从了解孩子开始,爱孩子就试着了解孩子吧!


●END●


作者:玩具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让孩子学会宽容与妥协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 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生命,不只属于你个人 青少年强健内心世界,培养生命责任感
不可忽视的---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
放下自我 看见孩子——深圳分享会分享稿
让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