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臂录·渔阳老人剑诀歌》之我见

原文:

渔阳老人教余剑术,且曰:“此技世已久绝,君得之,慎勿轻传于人!”余惜此技终绝,又顾念老人之语,故不著说而作诀焉:

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

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

足如毚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

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迟遇剑仙。

剑术三门左中右,右虎中蛇左曰龙。

手前身后现刀势,侧身左进龙门亟。

身前手后隐刀势,侧身右进虎门易。

二势用手身诱之,彼取吾身手出奇。

黠者奇正亦能识,舍身取手主反客。

吾退吾手进吾身,左翻右跃如狮踯。

虎跃不入龙,龙翻不入虎。

龙翻虎跃皆蛇门,直进当胸不可阻。

左右进退有虚实,六法相生百奇出。

彼退我乃进,彼退有奇伏。

彼进我亦进,彼进乃穷蹙。

扑身枪尖迫使发,死里得生坐铁屋。

尝以吾矛陷吾剑,矛多虚奇剑实战。

当其决命争首时,剑短矛长皆不见。

自笑学兵已白头,初识囊中一条练。

后剑诀

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剑诀实有所隐,恐古人之心,终致淹没,故又作《后剑诀》一绝,微申其意,愿学者省之:

剑术真传不易传,直行直用是幽玄。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杀渔阳老剑仙。

(PS:此处原文辑录自台湾逸文出版社出版,徐金印老师点校《手臂录校注》一书中的版本。《校注》中的底本采用的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版本,所以与目前通行的版本在个别字上有差异,但不影响解读。)

渊源

以前在读书时读这篇渔阳老人《剑诀歌》只能根据字意大致去揣摩出歌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是用剑需要侧进直入、避青入红。但是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具体到什么是“黠者奇正亦能识,舍身取手主击客”,为什么“虎跃不入龙,龙翻不入虎”?这类涉及到操作的内容就碍于个人技术不足,每每都看得一头雾水。

非常幸运的是,今年有机会得到广州阿喵老师的教导,接触到了意大利Capoferro体系的迅捷剑技术,总算是让我得以推开《剑诀歌》的大门,往里面去看上那么一眼。

至于说为什么选择用迅捷剑的技术来解释我们中国的剑诀?原因有几点:

首先肯定是个人能力不足。目前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接触到一些传统武术中真正能够实战的剑术。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三十岁的社畜,我现在显然已经很难再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再去做这样的事,这是一个遗憾,当然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去补足这方面的缺失。

所以以下解读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友好交流指正,但不欢迎仅仅因为用了国外的剑术理解中国剑就来吵架的朋友。

第二点,渔阳老人剑诀歌的内容实际上更多的是剑理层面上的东西,而不包含太多的手法、技法上具体操作的内容,因而吴殳才能将这篇剑诀歌的理论应用在长刀上,去对程宗猷的《单刀法选》进行解读和辑录编写出他的《单刀图说》。这一举动也证明了《渔阳老人剑诀歌》的内容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能够迁移和应用到其他的器械上。长刀都可以,那与中剑更接近的迅捷剑当然也可以。

而且吴殳在后剑诀中提到“直行直用”才是“剑术真传”,这一点也与迅捷剑主要以刺击为主要攻击方式的要点相同,也因此诞生了诸如“迅捷剑不能斩只能刺”的错误印象。另外,迅捷剑对抗起来在攻防线路上的博弈与大枪的博弈十分类似,这一点也得到了众多同仁的共识,传统武术中也有剑是小枪的说法。因此我才选择尝试借助capoferro迅捷剑中关于线路的部分内容来对渔阳老人剑诀歌进行我的解读。

第三点,应该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武术发展以来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学习其他的技术,包容兼收以后的产物。明代学自倭寇而诞生是长刀和“天下武功入少林”所诞生的少林武术体系其实就是最好的例证。HEMA几十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到现在百花齐放,他们能做到的东西其实中国武术一样能去做。所以比起剑诀歌内容的本身的解读而言,我更希望可以不拘于门户之别、中国与欧洲,可以不用纠结哪家技术更牛逼、哪国的武术更厉害这类无意义的口水仗,而是可以和大家真正坐下来审视、探讨、学习、交流一些东西。

解读

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

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

足如毚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

这一段内容我的理解是指的器械长度不同,导致我们在面对对方的攻击时的反应时间实际上也有所不同。

器械越长,攻击距离就越长。但相对的,我做一次攻击要跨越的行程实际上也得到了延长。对方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自身的安全,去处理掉我的攻击。

那么在对抗中,当对方的攻击跨越这段行程时,我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观察和判断对方的攻击路线,可能仅靠手法就处理掉对方的攻击,而不需要更多的身步法变化。吴殳在枪法部分中提到的“见肉分枪”就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

但是放到剑这类短兵器上,我与对方之间的距离比大枪要短得多。如果我想从正面的窗口,去处理掉对方的攻击并予以还击,留给我的窗口其实很短暂,我可能就没那么充足的时间去看清对方的线路。因此就需要借助脚步的侧向移动来找新的窗口。一来,我如果向侧后方移动脚步,将会拉大我和对方之间的距离,给我留下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对方的动作。二来,我也通过侧移躲开了对方的剑,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去寻找侧面的攻击窗口。

这也并不是说长枪就只能正面攻防,剑只能走侧线,二者只是攻击行程与反应时间上的相对差别而已。枪可以做骑龙之类的侧向攻击,吴殳在后文中其实同样给出了剑故意向前拉近距离的做法。

剑术三门左中右,右虎中蛇左曰龙。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对我的攻击区域进行划分,无论是传武还是欧剑在这一部分上都是一样的。

假如我以右手持剑向前,那我剑的左侧区域称为内侧(inside)或圈里。剑的右侧区域称为外侧(outside)或圈外。

剑诀歌里“龙门”和“虎门”的方位是以我们眼睛看到的位置来做的划分。结合后文的意思,对方的外侧就是“龙门”,对方的内侧就是“虎门”。

至于“蛇门”的位置,我个人的理解是我的剑所在的位置,它可以处于身体中线,但并不等同于死的中线,是随着剑的变化而变化的。

手前身后现刀势,侧身左进龙门亟。

身前手后隐刀势,侧身右进虎门易。

二势用手身诱之,彼取吾身手出奇。

这一部分我的理解是,其实并不一定是让你真的把手伸出去或者把剑放到身后去引诱对方进攻,而是主动给出内外侧窗口,引诱对方从这里进攻我的身体进入预设,我再根据预设的情况去做出应对。

借助Capoferro中plate7的动作来进行说明:

1、假设我与对方在内侧交剑

2、我用我的剑去对对方的剑施压,将他的剑从中线上压开去到我的左侧。此时我的外侧就会暴露出一个窗口。

3、如果对方看到了这个窗口,就可能从我剑的下方进行脱离来到外侧,并从外侧刺向我的身体。

4、当他刺出后,我就可以稍微转动我的剑,给他的剑一个横向的力量使他偏离原来的攻击线路,不再指向我的身体,确保我自身的安全。与此同时,我的剑也已经占据了线路,指向了他的身体,于是就可以直接刺进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同时攻防。这个动作在苗刀里的名字可能更耳熟,叫“迎推刺”。

当我完成这个动作时,我的剑在对方剑的左侧,我的身体打侧减少暴露的区域,即是“侧身左进龙门亟”。

capoferro plate7

同理,当我与对方在外侧交剑起手时,也是引诱对方来进攻我的内侧,然后我在对方内侧“虎门”来完成同样的动作。即capoferro plate16的内容。

capoferro plate16

黠者奇正亦能识,舍身取手主反客。

上文中所说的两种线路是一种最理想、最直接的方式,如果我的对手比较聪明、有些对抗经验的话其实不会吃这么简单的陷阱,还会对我进行反制。手段之一就像剑诀里说的一样,他可能不会去刺我的身体,而是刺我的手。

当对方不攻击诸如头、身体这类深目标的时候,意味着他的攻击行程大幅缩短,我的反应时间也随之减少,更加不容易防御。如果我还按照上面的操作模式去打,最大的可能就是我直接自己撞到对方的剑上。

而且他的刺击深度变浅以后,我即便用上面同样的方式也无法控制他的剑。因为对方的剑被我控制住的部分非常小,很容易就能把剑抽走,然后予以反击。这一点吴殳在讲枪法的时候也写过“封之枪尖开于前一尺弱,闭之枪尖开于后三尺强”,其实道理相同,利用的其实还是距离上的优势。

吾退吾手进吾身,左翻右跃如狮踯。

虎跃不入龙,龙翻不入虎。

龙翻虎跃皆蛇门,直进当胸不可阻。

这一部分则是对反制的反制。对方以我的手为目标时,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其实就是把手收回来,直接撤出对方的攻击距离。

但是,此时我并没有对对方的剑做任何处理,只是单纯拉开了对方的剑和我的手之间的距离。对方的剑还是指向我,而且由于他指向了我的手导致他的剑距离我的身体更近了,所以我还是处于危险状态,非常有可能被对方追击一个刺刺中。因此就需要借助左右移动躲开对方的剑尖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并寻找到对方侧面的窗口予以进攻。

当我选择从侧面窗口进攻时,相较于正面窗口而言:第一我能选择的攻击窗口变多了,一整条手臂、侧面身体、头都可以作为目标;第二对方要处理我的攻击就需要一个更大的动作和更多的时间。最后所说的“直进当胸不可阻”,也并不意味着我真的一定可以在侧向就能刺死对手,但是我能从这个动作中取得更大的交剑优势,让对方暴露出更多的窗口给我选择。

需要注意一点,假如我与对方是内侧交剑的状态,那么在不做脱离的情况下,我就不要向左侧移动的同时却从内侧发起攻击,即我的攻击和我的移动不在同一侧进行。因为这样对方的剑就会跨越在我的剑和我的身体之间,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说“虎跃不入龙,龙翻不入虎”。

无论是龙翻还是虎跃,是向内侧还是外侧的移动,我始终都是躲在我的剑后面,用剑的线路来保护我的身体,即我理解的“龙翻虎跃皆蛇门”的意义。

左右进退有虚实,六法相生百奇出。

无论是剑尖位置的变化也好,距离的转换也好,侧向的移动也好,手法上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做这些操作的实质就是在通过前后、左右、上下、虚实、斜线直线之类的变化,去抓到对方的节奏,从而找到可被利用漏洞追进去做出攻击。

彼退我乃进,彼退有奇伏。

彼进我亦进,彼进乃穷蹙。

对方先退我后进,他的动作先于我结束,对方就能先开始进行下一拍的动作,有可能会在我的行进线路上,拦截我的线路进行攻击。

对方先进我再进,我的动作后于他开始,我就可以看清他的动作后再去卡住他的攻击线路,由于对方的上一个动作还未结束,所以对方不好做出应对。

两个动作的区别在于距离,前个动作是对方拉远了距离以后,我要打到他就需要主动去拉近距离,因此对方可以在后一拍的动作中去做出卡住我的线路的动作。此时我上一个动作还未结束,没办法做到一边向前一边向后去做防御,所以是我陷入劣势。而在后者的情况中,是对方在主动跨越距离,所以变成了我利用对方跨越该距离的时间来观察他的线路,并用我的剑去卡住他的线路,从而取得线路的优势。对方既丧失了距离也丧失了线路,所以他的处境很危险。

扑身枪尖迫使发,死里得生坐铁屋。

这一句和后面的几句从字面去理解,感觉像是吴殳在分别写以剑破矛和以矛陷剑的方式。大枪我不是太熟所以不敢妄言,但是第一句的这个感觉放在剑术对抗上似乎也行,所以姑妄言之。

主动拉近我与对方的距离,如果对方没反应,此时我已经进入了攻击距离所以可以直接进攻。如果对方攻击,我再去打后手防反。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是“死里得生”的做法。

尝以吾矛陷吾剑,矛多虚奇剑实战。

当其决命争首时,剑短矛长皆不见。

大枪我没有练过不是太熟,这一句的“矛多虚奇剑实战”不好妄下结论,所以暂时略过。如果有大佬指正,当然再好不过

后剑诀的内容很直白,不多做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所见最好的剑决!(通俗注解)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 “手臂录”剑诀-试读
何谓剑指?手型是怎样的?
【079】河南棠溪宝剑集团公司“棠溪杯”有奖征文邹林作品
隐蔽的杀手:西班牙左手剑
反向拿剑日神仙?中世纪的倒持剑法,对付身着重甲的敌人有奇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