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血管影像速阅(72):感染性血管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脑实质出血和软脑膜动脉瘤

基本信息

女,56岁。
入院时间:2017-6-7。
主诉:头痛、头晕1月余。
既往发现“二尖瓣关闭不全”3年,发病前1个月有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摄氏度)和咳嗽咳痰,经治疗后好转。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影像资料

□急诊CT

△颅脑CT平扫:左侧颞枕叶交界处高密度出血灶(橙箭)。 

△颅脑CT平扫 增强:左侧顶叶片状等低密度混杂影,邻近脑表面部位可见一不规则囊形强化(红箭,MRI证实为亚急性血肿)。

□入院后MRI(2017-6-5)

颅脑MRIT1WIT2WI):左侧顶叶可见邻近皮质的不规则小团块状病变,T1T2均呈高信号(提示亚急性血肿),边缘在T1T2均呈线样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节周边可见片状低T1和高T2信号。 

颅脑MRIT1WIT2WI):左侧颞枕叶交界处新近出血呈等T1和稍高T2信号,边缘呈条带状高T1和等T2信号(橙箭)。 

FLAIR:左侧顶叶亚急性血肿呈显著高信号,边缘可见线条样含铁血黄素沉着低信号(红箭);左侧颞枕叶新近血肿呈稍高信号,边缘可见条带样等信号(橙箭)。

SWI:左侧顶叶和颞枕交界处血肿均呈高信号,边缘呈显著低信号;左侧额叶后部皮质检测到一个小结节样低信号。

□DSA(2017-6-12)

△DSA(左侧颈内动脉超选造影,斜位):左侧顶部软脑膜动脉瘤(黄箭)。

□介入治疗(2017-6-16)

△介入治疗:左侧顶部软脑膜动脉超选造影(上图)显示局部动脉瘤(黄箭);予打胶栓塞后造影(下图)显示动脉瘤消失。

住院期间患者再次发热,咳嗽咳痰;进一步体格检查闻及心尖区杂音。

血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生长。

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后叶赘生物形成,二尖瓣前叶脱垂并关闭不全(中-重度)。

多学科会诊: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予以抗细菌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2017-6-27在全麻下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予青霉素联合万古霉素规律抗感染治疗



简评

1、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多发脑实质出血还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临床医生并不熟悉。因此,即使本患者既往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史,以及起病前有反复发热和咳嗽咳痰,入院后因体格检查疏忽,未能闻及心脏杂音,也没有及时行心脏超声评估以明确诊断。
2、由于是多发脑出血,且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后首先考虑病因是“血管淀粉样变”可能,但SWI未检测到多发微出血,不支持该诊断。进一步行DSA检查,发现左侧顶部软脑膜小血管动脉瘤,并行栓塞治疗;但此动脉瘤不能解释多发脑实质出血。
3、此后的病程中,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和咳嗽咳痰,进一步的体格检查闻及明显的心尖区杂音,心脏超声发现二尖瓣赘生物和关闭不全,血培养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长,综合以上信息后,明确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4、最终,此病例的发病机制考虑是:源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含细菌栓子栓塞了远端脑动脉(软脑膜动脉或皮质长髓质穿支),引发局部化脓性炎症,侵蚀血管壁后,形成假性小动脉瘤,位于脑实质内的假性小动脉先后瘤破裂,这是多发脑实质出血的直接原因。
5、此病例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是脑实质出血的原因之一,可表现为多发脑实质出血,并同时合并软脑膜动脉瘤,临床应予以重视。
6、另外,本病例通过CT平扫 增强和多序列对比MRI,展示了新近脑出血和亚急性脑出血的各种表现,熟悉这些表现,将有益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创作者:陈红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梗死等继发性肾上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曹黎明
一例多发性脑出血合多发性脑梗死卒中患者的SWI和DWI
柳叶刀:感染性脑卒中(综述)
脑血管炎影像评估专辑(2):巨细胞性动脉炎和感染性动脉炎
丨译文丨颅内6种血管性病变【影像学院J19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