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三):韩信,刘邦,和那个人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 1 韩信

我只讲故事,只讲《竹书纪年》。

这个少年一直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贵族。但他是一个没有父亲的贵族,他只有母亲,只能把母亲葬在高地,期待着有一天可以让母亲的坟前再现贵族的荣耀。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是一个私生子,一个六国贵族的私生子。

(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

终于有一天,他佩上剑,他以韩信的名字走在历史长河中。

(虽长大,好带刀剑。)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叫刘邦的男人,那时他已经是汉王了,刘邦给了他无上的荣耀。韩信和汉王长谈了一夜,在这一夜里,他们聊到了未来的帝国,他们聊到了过去的六国。汉王发现了韩信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怨恨,然后放心地把军队交给了他。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韩信和汉王少年时期的好朋友张耳一起打下了赵国。汉王一边封了张耳为赵王,另一边快马加鞭扮作使者跑来,收拢兵马大权。汉王深不可测,他很快给了韩信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职位,相国。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其实应该是相邦的,只是要避汉王讳,所以后世才如此称呼。而后来的相国,鼎鼎大名的萧何,那时他也只是丞相。丞相和相国是不同的。韩信是汉王的第一个相国。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汉王会让韩信做相国,也许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相信韩信不会反,而韩信也相信自己不会反。更惊悚的故事在后面,韩信非但不会反,还和汉王结成了同盟:韩信在打下齐国后,被汉王封为齐王。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韩信如此执着于齐王,也许背后牵扯到另一个人:戚夫人。

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在后来被封为赵王时,只有十岁,如果按照年龄往前推算,那么在汉王还是沛公时,就在定陶遇到了戚姬。

(后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而另一个叫韩信的人,也恰恰在那时,来到了当时还是沛公的刘邦面前。那是韩王,为了区分,我们称之为,韩王信。

(项梁败死定陶,成饹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

韩信始终看着那个和自己同名的人,眼睛里充满着复杂的眼光。汉王怡然自得地看着他俩,偷偷发笑,然后牵着刘如意的手,送到了韩信面前,然后让韩信驻扎在定陶。定陶,一个多么平常却又在汉初醒目的地名。更令人瞩目的是,故事的主角,韩信,也将兵马驻扎在这里。垓下之战时,汉王是召韩信来打项羽的,打完后,汉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飞驰去定陶夺韩信的兵马。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垓下距离定陶,要走很多天,那么韩信并没有完全把兵马带过来,他用的很可能是汉王的兵。但他相信汉王。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在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是谜团。其中一个叫做柴武。柴武这个人被封为侯,是汉初十八侯之一,但他的事迹分散在许多细节里,比如他是跟着韩信打齐国的,比如他在垓下之战是紧紧跟在后面的,这些细节充分说明了,柴武深受韩信的信任。

(棘蒲侯陈武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

以上是刘邦登基前的故事,接下来,就是刘邦登基后的故事了。

第二个故事是,韩信被杀的原因是,深入参与了立储案。

韩信是戚夫人身边的人,这里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了。而韩信和吕后一脉显然是不对付的,否则他不可能对樊哙那种态度。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另一个佐证是张耳,张耳是和韩信一同打下定陶的,而张耳是谁的人呢?张耳和吕后一族是有联姻的,这一点我们不要忘记。

(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张敖,高后六年薨。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

好了,我们看到,在陈豨造反的时候,高皇帝居然堂而皇之地把淮阴侯韩信留在了长安城,如果高皇帝果真怀疑韩信的话,这本就是不可思议的,而在此之前,淮阴侯是被高皇帝亲自带到长安的。

(汉十年,豨果反,高帝自将而往,信称病不从。)

先不管韩信有没有和陈豨秘密说过话,我们思考一下正在外征伐陈豨时的高皇帝听闻韩信被诛后的反应——他的第一反应是,让萧何当丞相。如果我们还记得,请不要忘记一件事,无论陈豨、傅宽还是曹参,这些人都不曾真正担任过帝国的相国,他们只是某一地的相国。而萧何,在此之前还只是丞相。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更惊悚的事情在后面,这个相国,很可能是吕后封的。吕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拉拢了萧何,给萧何许诺。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我们来总结一下。韩信是刘邦给戚夫人的保护伞,刘邦给了他极大的信任,而在刘邦外出征讨的时候,吕后迅速和萧何结盟,把韩信除去了,从此刘如意再也无法翻盘。

故事到这里似乎要结束了,但很明显,上面有许多细节我们还没用到。因为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加老谋深算的人在后面,那个人叫做,刘邦。

  • 2 刘邦

向高皇帝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高皇帝在看到韩信死的时候,一定是惊疑的,吕后的势力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朝中观望的老臣们这时开始一个个表态了。第一个是张良。关于张良,我们只需要问一个问题,真的有人相信四个老头就代表了天下吗?高皇帝迅速明白了张良的行为艺术,然后顺应了张良的行为艺术。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但永远不要以为,吕后干死了韩信,高皇帝就没有后手了。高皇帝早已布好了局。

虽然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高皇帝的两枚棋子,已经开始在棋盘上奔走,这两枚棋子,一个活成了棋子,一个变成了执棋者,接过高皇帝的手继续和吕后下。

棋子大家都知道,叫刘如意。高皇帝最爱的孩子。高皇帝很早就封他为代王了。

(七年十二月,上还过赵,不礼赵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弃国,自归雒阳,赦为合阳侯。辛卯,立子如意为代王。)

封刘如意为代王后不久,高皇帝迅速借助张耳儿子的过失,废了他的赵王,封刘如意为赵王。张耳儿子张敖和吕后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上文已经写了。

(九年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

但新的故事出现了,代相国陈豨造反,占据了代地。他的谋反也许是早有预谋,虽然史书中记载了韩信给他递了消息,但在我们的故事里,也许是高皇帝让韩信递的消息。

(十年九月,代相国陈豨反。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吏民非有罪也,能去豨、黄来归者,皆赦之。)

因为韩信始终不曾忘记一个人,而高皇帝也不曾忘记那个人。韩王信。韩王信在这个紧要关头,也联系上了陈豨,更重要的是,他迅速就叛逃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许是韩王信早有反意,也许是高皇帝送给韩信的一份大礼。这某种意义上是在给韩信示好:看,可以报仇了。

(汉十年,信令王黄等说误陈豨。十一年春,故韩王信复与胡骑入居参合,距汉。)

报仇?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假设之一。韩信这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向往贵族的心态,他为什么只有母亲没有父亲,他为什么会有佩剑,他为什么懂兵法?答案也许很无聊,但答案也可以很惊悚。最惊悚的就是,韩信的每一步,都走得和韩王信,非常接近。同时跟随刘邦,同时被刘邦册封,同时牵扯到陈豨事件。

那么这个故事其实可以假设成这样:韩襄王的儿子有一个儿子,取名韩信,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个私生子,没有取名。私生子是在楚国长大的,但抚养他的,是韩襄王儿子预留好的一家人,那家人后来做了南昌亭长,每天给私生子提供饭。有一天,私生子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开始对命运进行呐喊,他给自己也取名韩信,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向那个被父亲承认的儿子的复仇。

(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为此他可以牺牲一切。高皇帝正是在那个夜晚,听到了这骇人听闻的故事,于是答应了他,从此让他死心塌地跟着自己。

韩信成功了。因为最后杀死韩王信的那个人,正是我们上文中提及的神秘人物,柴武。作为韩信的心腹,高皇帝派了他去剿灭韩王信。

(汉使柴将军击之,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韩信即将履行自己的诺言,但他没想到的是,在高皇帝十一年时,他被吕后杀死了,族诛。

(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这才有了第一个故事里,高皇帝的大惊失色。但是不要着急,故事还没有结束,高皇帝还留下了后招。刘如意这个棋子已经失去了作用,而另一颗棋子即将证明,他是执棋者。这时,萧何再次登场了。萧何的登场,是带着目的来的,他将推荐一个人,登上历史舞台。

(十一年春正月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大赦天下。)

在代国尚未被平定时,新一任的代王已经登场了。而代国是什么时候被谁平定的呢?这个人在未来会和代王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名字是,周勃。

(十二年冬十月,周勃定代,斩陈豨于当城。)

于是乎,这份名单已经齐全了。高皇帝在最后一刻,给新一任的帝国守护者留下了血脉,这条血脉必将继承他的意志,最终把吕后连根拔起,甚至于自己的王后还姓吕,和她还生了整整四个儿子。——由此可见吕后当政时,他表现得是多么青睐吕家。但高皇帝的儿子终究是龙,一个可以想见的事实是,他早已与这一批人有了联系。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吧,刘恒。

迎立刘恒的是谁呢?是陈平,是周勃,以及一个被很多人忽略掉的,柴武。柴武看着新皇登基,那时他心里会在想些什么呢?也许他会想,高皇帝,淮阴侯,诸位交代的事情,我办到了。

(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遂驰入代邸。髃臣从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曰: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宗庙。)

这只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韩信,而是刘邦和他的儿子。

这个牵扯到刘邦、韩信、吕雉、刘如意和刘恒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这个故事的余韵还在。在《华夏》第三篇里,我花了整整两段的篇幅讲了同一个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故事,那么我在做什么呢?答案其实就是两个字:选择。

  • 3 那个人

韩信选择了复仇,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虽然成功了。刘邦选择了交换,为此他这一生都没有任何情感可言。吕雉选择了争取,可她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因为她破坏了华夏世界最重要的几条规则。柴武选择了坚守,他承担着帝国的秘密,从而太史公和班固都心知肚明地没有给他留下列传,却在字里行间颂扬着他的忠诚。

而刘恒呢?他选择了隐忍和继承,他完美并发扬了父亲和母亲的共同特性,于是他成了文皇帝,代价是他心爱的王后和四个儿子。

复仇,帝国,争取,坚守,隐忍。以上种种情绪,都是人在一瞬间就会做出的选择,但选择是痛苦的,因为这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现在让我们从这个故事里走出来,直接跳到《华夏》第一篇和第二篇都会提到的那个话题上去:文人。我如此在《华夏》系列里强调文人,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这是迄今为止华夏留下的最大的疑难杂症之一,换言之,它和汉初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直到那个人出现。

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可以选择,是一件奢侈品,而能享有这份礼物的人,必然会有一个特性:这个人的生活来源是不固定的。这个人可以很有钱,也可以很没钱,但对不起,一个每个月送快递赚一万和一个每天靠资本运作赚几千万的人,都没有选择,他们单一的积累方式注定了他们生活的路径依赖。

这也许是文人们最值得庆幸或者说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文人的原始积累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这意味着文人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本质上还是因为第一篇里说的,文人不是一个职业,虽然从社会学意义上文人不是一个职业,但是在社会上,我们不能把这些自以为是职业的人丢在路边不管不顾——甚至他们自己会用笔大吼大叫,我们也没法真正做到不管不顾。

所以文人生活的积累就来自真正有职业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豪富,掏点钱,文人帮他们宣传;这些人也可能是地主,请过来,给自己的孩子当老师。于是乎有的文人成了帮闲,有的文人成了私塾,有的文人成了师爷。

总有文人是不愿这样的。鲁迅说不想,于是他用笔来描摹未来,引领有职业的人;茅盾说不想,于是他用笔刻画现在,让人们情绪被感染。还有一个人也不想,他选择了从过去来到现在,然后走向未来。请注意,我这里说的这个人,不是那个人。

这个人是一个士大夫,是一个诗人,是一个革命者,这个人还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政治学家,一个剧作家。如此多的符号足够构建起一个异常复杂的人,而这个人也在不停用饱满的情绪对时代进行回应。

和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被时代裹挟的文人不同,这个人始终在拥抱时代,跟进时代。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认定了时代进步的方向。什么样的文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只有从文人中走出来的人。

自宋代科举以来,文武分野,这个时候能从文人中走出来,或者自己拿起一杆枪,或者去跟随拿起一杆枪的人。这个人就是后者。

这个人写过一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时值1944年,其实很多文人都写过,金性尧、樊仲云、柯尊西、周作人这几位沦陷区的文人纷纷怀念起了甲申国难,而在国统区的这个人,则把目光放在了李自成身上。

这个人,在以李岩自比。无论李岩这个人物是否存在于历史上,李岩这样的历史构建已经完成了。在这个人的笔下,李岩成为使得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从朴素情绪下的反抗变成制度建设的重要人物。从这一点看,这个人就已经完成了以颂扬明帝国视角向颂扬李自成视角的转变,这意味着他敏锐感受到了历史进程的潮流,并积极甚至抢先喊出口。

于是每个人都看到的,这篇文章成为了整风运动中的重要文件。延安也对这篇文章和这个人以积极的回应。但错位的是,延安其实正在进行的是对文人的改造。

这也是这篇文章差了一口气的地方,这个人始终没有忘却自己的文人身份,文人的自矜使他永远只能做理论的建设者和部分群众的引领者,这种灵魂深处的优越感让他对革命更多是以情感来表达的。

作为一个从士大夫中走出来的文人,他对革命必然充满着民族主义感和乌托邦幻想。

所以,他终究仍旧是一个文人,他一只脚跨了出来,另一只脚还停留在那里。

只是和很多文人相比,他的选择足以让他在很多时候无愧于历史。铁骨铮铮不是对他的调侃,而是大浪淘沙后对他的必然评价。只是大浪淘沙尚未尽,所以我们也不必过于焦急还他本来面目。

这个人叫,郭沫若。

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名字,但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选择,不富有争议者不足以证明自己走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上。

在后来的日子里,有太多非议郭沫若的人,如果站在他所处的抉择点上,有几个可以选择北伐时期对那个充分器重自己的领导人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又有几个在张发奎以必然保护之的恳求下仍旧义无反顾去往南昌参加革命,还是几个可以在七七事变后二十天就毅然从日本回国?

阳光洒下,书屋里的人当然可以对郭沫若评头论足,但这个被评论的人是否在意,这取决于评论他的人是谁,也意味着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充分的史料告诉我们,他不在乎。什么样的人会不在乎文人的评价呢?

一个从文人中走出来的人不在乎。

但毕竟郭沫若只是跟在后面的李岩,他只能做到跟着选择后的不在乎,他做不到做出抉择的不在乎。

其实,郭沫若身上大量的符号,都可以作为另一个人的折射,另一个文人。我本打算第三个系列就是《郭沫若》,然后分别以这些符号来进行完整且彻底的阐述,但明眼人都清楚,我说的其实是什么。

正如同《中国》系列三篇与《华夏》系列三篇一样,写到最后的落点都是同一个人。

那个彻底从文人中走出来的人,是工业时代的中国和华夏都无法回避的人。也只有那个人,才撑得起这十八个命题,他还将撑起接下来更多的命题。

所以,下一个系列,你准备好了吗?

第六封信

在第二个系列的最后,终于出现了第二人称。这是华夏的呢喃,向人们发出的低垂的吟唱,送给人们的第六封信。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邦的流氓气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读史记】汉高祖的孩子们
鲁西南历史《汉刘邦定陶称帝》
汉朝最苦命的皇帝之一,生前地位尴尬,死后儿子们被找个借口杀光
读《史记》知人物专题7.忠直耿介是周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