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美援朝时,为什么不请刘伯承与徐向前挂帅志愿军?
“那一年我们十七八岁唯一的梦想与目标便就是通过那座桥。风云战场上,我总能闻到烧焦的味道,可是我们只能向前,因为团长告诉我们注定是一场硬战,不可有一点差错。”这是金刚川里的那么一句话,也是抗美援朝一代热血青年,保家卫国的奋斗历史。
那一年我们还年轻,不懂什么畏首畏尾,也不懂什么为了小家而舍大家。这是因为前线的一句话,我便义不容辞地奔赴这个战场,保卫祖国,保卫华北,同时也保卫心中的公平。
这便是抗美援朝,一段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苦岁月,曾经看过这一部纪录片,里面的人大多是举着烂土枪,穿着衣衫不整的军大衣,匍匐在寒冷的山堆里,即使冻的耳朵溃烂,手上布满了疮,他们也只能笑一笑,用人堆。筑起了战争的铜墙铁壁,与十万长城。
或许他们明白身先士卒,明白士兵是一场战争的脊梁。那么将帅便就是一场战争的龙头,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在抗美援朝期间,选择的帅是粟裕,是彭德怀,而不是经验老道的刘伯承和徐向前。
这不是不行,而是不能。

最可爱的人
当时的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年,无数资本的豺狼都将双眼紧盯在这一块新生的大陆,于他们而言,这个偌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会给将来的格局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于是他们趁着南北朝鲜分裂,想要进行一次格局的洗牌。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大国,他控制了傀儡一般的南朝鲜,想要借此吞并北朝鲜,向苏联示威,同时也可以借朝鲜来打击中国的东北地区,于是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权益,依然派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那时出发是冬天,属于北半球的朝鲜,自然也是天寒地冻。中国作为一个刚刚燃起的国家,他并没有太多的物资,所以给志愿军他们的衣服布匹也都只是粗麻布料,无法很好的御寒。所以在记录中这群抗美援朝的士兵们,他们大都是脚底生疮,头上冻疮,甚至都只能住在石堆旁边的山洞里。
每晚受寒风呼啸的侵袭,也要提防敌人的炮火袭击,在极寒与恐惧中挨过一个又一个夜晚。同样也不缺乏一个个用身躯筑成铜墙铁壁,例如黄继光,邱少云,以身赴死,为了国家也为了团队,或许正如鲁迅所言,一场战争与革命不缺乏鲜血以及牺牲,而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便是真正的勇士。

有人说过,抗美援朝是由无数个士兵的脊梁所撑起,抗美援朝是由无数双手,无数个相濡以沫的日月所搭建,他们彰显着社会主义的人道,彰显着人性中扶持的力量,他们粉碎资本主义贪婪的目光,更是彰显出血性青年的义无反顾的情怀。
魏巍曾在书中写道:“抗美援朝的这一届士兵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而这群最可爱的志愿军们,同样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敬重的人。

坎坷选帅
打仗一定要有将帅,而将帅便是一支军队里的核心,以及他们的精神支柱。奔向马群中的骏马,站在最前头,仰着头挺着胸脯,带领着整个马群奔向最遥远的远方。
在中国历史上选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无关于一个人的年龄,也无关于一个人是否具有很好的经验,他更在乎那个人是否因地制宜,是否可以任命。例如在宋太宗时期,为了可以击退敌人,并且损失最少,他每次都会使用拍背这一方法,以隐秘的方式选出最合适的人,而往往这些人也都是战局中最重要的人。

而这次抗美援朝十万军团,我们也要选帅,而且这次选帅的标准必须是拥有着丰富带领团战经验的人。
于是,当时中央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粟裕。根据粟裕自己的描述,当时他正在处理三野事件,而中央却紧急地给他派发了一张邮件,让他快马加鞭地处理好三野事件后,立刻回京,有重要的事件让他去处理。而这件事便就是让他去率领10万军团参加抗美援朝。

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十分正确,因为粟裕虽然年龄比徐向前,刘伯承小,而且军龄资质也小于两位前辈,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体现出的领导和团战能力却非常的出色,每次面对人数众多的蒋介石军队时,他都可以冷静地应对,并且拿出出色的作战方式,所以这次抗美援朝他也必定占有一席之位。
但无奈,粟裕本来就天生身体较弱,常年作战的奔波以及舟车劳顿,都让他这具羸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所以他将自己身体不好的事情上报给了中央,而中央也十分体谅,愿意让他晚一些再回来作战。

可没想到粟裕的病情却在急剧加重,甚至要送往苏联进行更仔细地排查与治疗。所以这一次选帅可谓是命途多舛。
后来中央把希望寄托于有更强团战组织经验的林总身上,但当林总收到中央的指派时,他却选择了绥靖政策,他不赞成中央的出兵,而且由于他的身体素质也不比当初,所以二者原因都导致他无法成为本次将帅的人选。

最终定帅
而剩下的三名团战大将军,分别是刘伯承,徐向前以及彭德怀。
当时中央考虑到刘伯承和徐向前同志,身上的伤其实已经密密麻麻,而且他们两人的身体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已变得不堪重负,为了对他们负责,同时也为了这场战争的稳定,他们两人不得不成为弃选。
于是最后中央决定,任派彭德怀同志成为这次抗美援朝的领帅。因为彭德怀同志的身体十分硬朗,而且他也十分同意参加这次抗美援朝,他认为如果不将美国从朝鲜的边缘驱除,那么它将会成为中国的一大重要隐患,这也不利于中国后世的发展。

作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元老级别的人物,多还曾带领着新四军取得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的胜利。他深知在艰苦环境下所具备的各种条件,明白如何用地形地势来进行更好,巧妙地攻击。
同时彭德怀也是一个老年聊发少年狂的人,他的热血不仅仅停留在他的身体里,他愿意义无反顾勇敢地冲向前线,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未来奉献给整个祖国。

小结:
所以一旦定帅,便注定了这个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果不其然,彭德怀元帅也带领着这群志愿军同胞们,赢得了这场战斗,也真正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与伟业,而徐向前与刘伯承同志尽管没有如愿带兵出征,他们依然具备着一颗为国请命,为民牺牲的高尚品质。
或许战场上讲究着因地制宜,讲究着因将适用,但每一个军人都值得我们铭记,每一场战役都值得我们默哀,而他们,便是心中那颗最闪亮的红星,以及那群最可爱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 中央选帅
抗美援朝选将,除了彭老总可胜主帅外,毛主席也考虑了这四人|林彪
'抗美援朝'换了我军其他名将,能否打得更好?
解放后,开国将帅相继病倒,毛主席为何仍精神抖擞?美记者一语道破
抗美援朝为什么非得是彭老总挂帅?其实当年伟人并没有太多选择
抗美援朝,军中猛将如云却只有这六人适合为帅,除了彭总还有五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