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寺遗址出土“神秘”漆木杆,经过研究,它是古代“高科技”产品

在考古学界,陶寺遗址众所周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总能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在2002年的时候,陶寺遗址出土了一根神秘的漆木杆,并且在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专家们确定它竟然是一件“高科技”产品。究竟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自1975年首次发掘以来,便备受国内外专家们的瞩目。到2002年,陶寺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同时专家们在这一年对陶寺遗址的研究,也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突破。比如,专家们在清理遗址的过程中,发掘了一处王级的墓葬,并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圭和陶器,不过最令人感到疑惑的,则是一件木器……

在墓葬的东南侧,一位专家清理墓穴土层的时候,突然感到手里的铲子顿了一下。于是,他便下意识地放下铲子,然后用手去摸,结果发现是一节突出地面约1厘米的“木桩”,而且还有新鲜的断横,因此推测或许是前期清理时不小心损坏的。紧接着,专家将“木桩”保护起来,然后继续往下清理,以期望能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在经过几天的努力之后,“木桩”变成了“木杆”,原来它是一件竖立放置的木器,经过测量其长度为171.8厘米。不过让专家们都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件“木杆”的表面不仅有漆皮,而且还有一些纹饰,看起来十分精美,只可惜木杆头部有轻微的损坏。那问题来了,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难道是墓主人的手仗?专家们带着疑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在研究“木杆”上纹路的时候,专家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即纹路分为12段,并且每段包含蓝色和黑色,而且每段的大小也相似,约在13-15厘米左右。因此,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一件测量工具,至于是用来测量什么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几天后之后,陶寺“木杆”被送到了北京的一家权威的研究所,几位研究天文考古的专家经过鉴定,给出了一个权威的答案——圭尺,即立竿测影,是用来测量影子长度,从而确定两分两至的一种工具,并将其命名为“陶寺圭尺”,算是当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了。

“陶寺圭尺”是如何工作的?古人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记录,发现了太阳的运行规律,以及日影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因此就制造了圭尺这类测量工具。在使用的时候,先将圭尺竖立在地面上,然后到正午时观测圭尺在日光下的影长变化,同时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统计。

最后一年结束的时候,再分析记录的数据,如果说某一天的日影最长,那这一天就称之为“夏至”,如果某一天的日影最短,那这一天称之为“冬至”。然后,再将从当年夏至到冬至的时间等分,即为秋分,而冬至到次年夏至的时间等分,即为春分。到后来,以类似的方式为观测基础,古人们又制造出了圭表,以及确定了“圭表法”天文观察方式,同时还立定了节气。由此可见,陶寺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掌握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并且利用其规律确定了时节,进而指导农业生产,最后孕育出了璀璨的陶寺文化。

不仅如此,在此之后的发掘中,专家们还出土了一处古老的天文观测台,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系统,全面地展示了陶寺先民们无穷的智慧。如今,又过去了十多年,专家们对陶寺遗址的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陶寺先民是真的了不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拜谒草鞋山
这里出土一处夏朝遗址,还有这一珍贵文物,由不得西方不承认
4000多年的玉器,古朴美观,专家却为上面的三个孔纠结了90年
“中国”概念起源:始于6500年前,成于4000年前尧舜时代
“二十四节气”为何人所创,起于何时?
【考古频道】磁山文化与气象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