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冬如何养生 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userphoto

2022.12.01 江西

关注

11月7日是立冬,标志着冬季正式来临。中医认为冬季是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睡眠、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冬季如何养生呢?来听听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张立的介绍。

居:开窗通风防室内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头昏、嗜睡、反应迟钝、精神不振、疲劳、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环境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

冬季室外气温低,北方室内大都有暖气,人们待在封闭空间的时间大大增加,为了保暖又会紧闭门窗,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质量下降。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气体等,室内空气会受到严重污染,也容易滋生细菌。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预防冬季室内缺氧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因此在天气晴好时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眠:冬季宜早卧晚起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则能事半功倍。

具体睡眠时间建议亥时(即21点至23点)休息,争取在子时(23点至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冬季日短夜长,所以尽量不要熬夜,应该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人体的阳气不受干扰。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是每天8小时,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再加上冬季温度低,也不要过早外出晨练。

衣:“冬保四暖”别大意

中医讲究“冬保四暖”,即要做好头、脚、腹部、背部的保暖工作。由于老年人的部分器官慢慢老化,功能逐渐减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变差,故寒潮袭来时,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会增加,心血管病人也容易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衰。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哮喘病的重要诱因。

如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随着头部血管收缩,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因此,冬季出门时要准备好帽子,做好头部保暖。寒从脚起,只要脚部不凉,身上也不会觉得冷,所以足部的保暖也要做好,要经常用热水泡脚,可在泡脚水中添加一些老姜、黄芪等中药。一早一晚天冷风大时,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天冷时会出现肚子疼、拉肚子等情况,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因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导致疾病发生。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背部保暖尤其重要。所以在寒风刺骨的冬季,一些保暖措施很有必要,一定要在适合的季节穿适合的衣服。

动:适当运动调动身体机能

冬季适当运动能让身体产热,并能强身健体。但要注意的是,冬季户外环境并不适合运动,所以可选择室内运动或去体育馆内运动。应多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羽毛球、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调动起身体机能,达到御寒效果。户外运动时,要注意裸露皮肤的护理,防止冻手、冻脸,用些防冻的手霜、面霜,在出门前戴好手套、口罩,做好防寒准备。(记者 王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冬后要做好防寒保暖 保护阳气最重要
冬天学会“养藏”养生:适当进补、保证睡眠、注意保暖、精神减负
今日小寒,最冷的时候如何养生?这些规矩要懂得~
御冬寒 秋冬防感冒
冬季保暖三部曲:暖背、暖脚、暖肚子
立冬后,孩子保暖,家长要做到“三捂两不捂”,孩子身体好生病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