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是百药之祖!两味中药,泻水补水,制水利水,共治病症

水是百药之祖,口渴了煮饭了喝中药了,哪一样不需要水,但水也是万病之源,水多了会使人体装不下,变成湿气或饮邪,生诸病。

比如《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心下支饮,是指喝水后,水不走胃肠,反而停积于心下,支于胸膈之间,就像树叶儿挂在树枝上不上下不下,成了饮邪。

饮邪停于胸膈,不仅挡了脾胃清阳之气往上走的道,也使心火不能下行。一个该升不升,一个该降却升,于是头目就成了受苦地,令人苦冒眩。

什么是冒眩呢?

有个词叫眼冒黑花,这其实就是心下支饮的一种表现。冒,冒黑花。眩,眩晕。所以冒眩,是指眼前似有黑雾遮障,看事看物都晕头转向,模糊不清,头脑昏昏。

怎么办呢?

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两味中药:大量泽泻清补,少量白术温补。

泽泻,为植物泽泻的干燥根。所谓泽,说明它是一种水生植物,花叶挺出水外,根得水之浸润,既能以水制水,又能补充水份。而人体肾主水,膀胱是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所以泽泻的主要任务,就是泽肾水之不足,泻膀胱之有余。

肾水不足,会致心火不降,泽泻之甘寒淡渗,既助心火降入肾中,又杜绝水饮蓄于膀胱,霸了位置,给胸膈的水饮下行留出空间。

白术甘苦而温,是补土的妙药,土能固堤,钳制住水饮,让其正常流动,获得两个主要效果:

其一,饮邪去了,脾之清阳回归,正常升往头目。
其二,让泽泻泻下去的水饮不会留恋反复。


两味的搭配,也合医家之理:

用补药,必兼泻邪,才能避其滋腻,邪去则补药之补更为显著。

本方两味药,除了白术自带既补又利的体质,泽泻之泻邪,也能助白术之补脾效果更显,助清阳升清。

而泽泻之泽肾之不足,泻膀胱之有余,亦有养五脏,补虚损之妙。所以泽泻亦属补药类,不过属于清补,与白术之温补配,相得亦彰,让心下的水饮降下来,眼目清亮不发黑,头脑清醒。

那么泽泻汤是怎么配搭与服用的呢?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一两约现代15.6克,水煎分两次服用。

因有水饮故,泽泻汤针对的是舌体肥大,显示出水饮充塞之像。小便不利也可因本症而起。所以本方并不仅仅用治眩晕,凡水饮内停,清阳不升,清窍蒙蔽的症候,

比如头痛,耳鸣,鼻塞,青光眼,飞蚊症,夜盲症,冠心病,高脂血症,肝硬化腹水,脂肪肝,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皆可用泽泻汤加味或变量而治。


较有名的是五苓散,这是汉代仲景大师所创著名利水方,由白术、茯苓、猪苓各9g,泽泻15g,桂枝6g组成。用以治气化不利所致水肿肿满相关症候,涉及到多种病症。能看出五苓散泽泻的用量依然大于白术。

另有金元名医张元素《保命集》白术散,治腹部胀大水肿,以白术、泽泻相等的用量,各15克,制作为细末,煎服9克,茯苓汤调下。或两味均增大用量,加蜂蜜制作成绿豆大的丸剂 ,每次服三十丸。而腹部胀大,可与肝硬化腹水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中药:擅治湿肿、高血脂,帮你泻掉全身污水,号称人体水利部长
治脾虚消水肿,这味药就挺好用
泽泻这么配,不但尿酸降,还能治水肿、头晕、小便不利、遍身浮肿
尿不尽,小便不利?送你三味中药,一味通,一味泻,一味补
五苓散的故事
尿频 尿急 尿不尽?一个方子三味药,一通一泻一补,改善小便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