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气不到就是病!一个妙方,增阳气,散寒气,除病气


清代医家沈金鳌著《杂病源流犀烛》,有一个三合汤,治寒聚背部,背心一点疼痛。 

本方之三合,包括了乌药顺气散、二陈汤、香苏散。

乌药顺气散疏风顺气,用于一切风气攻来,引起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

麻黄、陈皮、乌药、川芎、麸炒枳壳、炮姜等

二陈汤主治湿痰症: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

香苏散有几个,本方采用的是《世医得效方》中的,治伤寒、伤风、伤湿、伤食:

香附 、紫苏、陈皮 、甘草 、苍术

三个方子一相遇,祛风除湿,顺气消痰的功效便呼之欲出。

所以三合汤仅对三妙方作了轻微小动,将乌药顺气散中的炮姜改成干姜,麸炒枳壳改为行气力更强的枳壳,炙甘草改为甘草,另加一味羌活构成。

麻黄15g、陈皮15g、乌药15g、川芎、僵蚕、白芷、桔梗、枳壳、干姜、茯苓、半夏、苏叶、苍术各10g、香附20g、羌活20g、甘草6g。水煎分5-6次服。(剂量供参考)

本方所治,要重视几下几点:

1

背为阳,腹为阴。背部统摄一身之阳。寒聚背部,说明人体的阳气缺乏。这种情况,就算夏季天气燠热,有些人依然感到背部寒冷。冷凝成一处,成背心一点疼痛。

三合汤中的辛散温通中药占了多数,且看:

麻黄陈皮苍术羌活辛苦温,尤其麻黄能鼓舞发动一身之阳气。乌药川芎白芷半夏苏叶辛温散寒,枳壳苦辛酸温行气理气,甘姜辛热温中,合而成一个温暖的大部队。

其它仅有四味中药:茯苓甘淡平,僵蚕辛咸平,桔梗苦辛平,香附辛平微苦甘。故而总体性温,打造的就是一个增阳气,散寒气。

2

怪病从痰治。金元名医朱丹溪对此有论述:

“背心一片常为冰冷……皆痰饮所致。”就是说体内水湿运化失常,聚而成痰,影响脏腑经络甚至腠理的畅通,让背部阳气不达。

麻黄入膀胱经,外能解表发汗,内能把体内聚积的水湿从便便代谢出去,从而消痰散结。

痰结常能影响血行,血不利则为水,反过来又能形成痰结,行气活血的川芎能使血行正常。消痰热,镇静情绪的僵蚕能和血脉。

风是邪气的老大,风邪消了,湿气就没有了领头人,故用白芷羌活祛风除湿。

半夏陈皮干姜苍术健脾燥湿,把湿气烘干。茯苓健脾利湿,把湿气从下焦通利出去。苏叶发汗来除湿。共同多角度消除湿气。湿去则痰饮失了供给,无以为继。

再用枳壳行气,将内停的痰饮推出去。痰饮内停的坏处想都想得到,所以枳壳的运用是相当广的,很多方子有它。

其三,痰阻脏腑经络或是腠理,会导致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名医朱丹溪接下来说: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麻黄解肌发汗,宣泄肺气。

陈皮理肺脾气机。枳壳理脾胃大肠的气机。所谓理,就像理菜,把阻挡气机运行的杂质祛除,这些杂质包括了痰饮,甚至饮食积滞。

乌药是有名的顺气药,所谓顺,有通顺,摆好之意。怎么样达到这一点呢?乌药上能安肺脾,下能温肾散寒,有开郁,活血,消痰之功,气机遇到它,还不得乖乖的行使到自己的路线上。

香附,被称气病的总司令,三焦的气机不通都可用它打通。而且情绪是一切病的根源,香附治气,是以开郁气达成,郁气消了,病也退了。

另有川芎行气祛风,半夏降逆气,再用甘草捏和捏和,让众人力往一处使,共让气机如轮子般滚动起来。

4

本方从内到外,由脏腑到经络肌表,散寒消痰,令阳气贯注,气机顺畅,共达通则不痛。

本方为什么要特别加一味羌活呢?

羌活是风药,鼓动的是热风,使寒气消散,湿气消除,从而舒经络,止疼痛,尤能止上半身的疼痛。

这便是三合汤,治寒聚背部,背心一点疼痛。舌象通常为苔白腻。

与此相关,用早上九十点钟的阳光来晒背,也对通畅脏腑经络,散寒消痰理气止痛有好处呢。

另外,背心痛还常和肺病、心脏病有关,可结合具体情况比如胸痛,咳嗽等辨别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部冷?试试这个方子
乌药顺气散。麻黄2两,陈皮2两,乌药2两,川芎1两,僵蚕1两,枳壳1两,甘草(炒)1两,白芷1两,桔梗1两,天麻1两,全蝎(微炒)1两,独活1两,羌活1两,防风1两,细辛1两,干姜半两。骨节疼痛,遍身
《知母白芷藁本香附乌药枳实枳壳青皮》第(67)篇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
老年感冒与寒痰食湿
医说|那年秋天起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