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急需两人主持大局,毛主席致信极力举荐一人:他很强,远胜我

前言

1929年,毛主席与朱老总经历了千难万阻,最终抵达江西瑞金,并在当地站住了脚,本以为可以一展拳脚,却不曾想一份来自中央的急令打断了毛主席的计划。

信由周总理亲自撰写,信中明确表示中央需要毛主席和朱老总前往上海主持大局。两人虽无异议,但一时也犯了难。

赣南、闽西地区刚刚稳定下来,正是建立红色政权、扩展红军大部队的大好机会,如果此时放弃无异于给了敌人迫害群众的机会。走可以!但必须有人将这项工作做下去!

思来想去后,毛主席郑重的想中央回了一份信,信中他先是举荐了开国元帅刘伯承,随后他又极力举荐了一人,信中主席大肆赞扬,并说道:“此人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刘伯承乃元帅中的学霸,实力自然不容小觑,那么主席说的另一人又是谁呢?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一个共同的信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顿时国内掀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风潮,无数中国青年纷纷走上街头,毫不怯场的站在街头演讲,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其中就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从韶山一路艰辛万苦,最终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聚在一起,怀揣着救国家与危难之中的心切,奋不顾身的投入了到了这场思想革命中。

这恰恰是这样一个举动让远隔千里的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缘分。

1917年10月,远在湖北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的学生受到了国内青年们的感染,在恽代英等人的带领下,他们建立了进步团体“互助社”,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的青年受到感染,建立美好理想的社会。

而时隔六个多月后,毛主席等人在长沙同样建立了一个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两个社团虽有不同但出发点却一样,为了更好的宣传,两个社团很快便有了书信的往来,互相鼓励取长补短,无形间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这也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从相识再到相知,有了一缕羁绊。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遭到了异样的对待,不顾中国领土完整的底线,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就此一场由工农阶级共同参与的“五四运动”彻底爆发!

3000多名学校纷纷走上北京街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前,为了国家发出自己的怒吼!

为了相应群众的号召,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了由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报刊刚刚出版,毛主席就第一时间寄给了恽代英,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在武汉地区进行宣传售卖。

恽代英本身就是一位有志青年,看到毛主席如此举动更加钦佩,他通过互助社的渠道,在武昌、汉口地区大力推广,那一时期,毛主席绝妙的文章在武汉学生中广为流传,深深的影响了一代青年的思想。

恽代英

武汉爱国学生受到感染后,纷纷走上街头声援五四运动,可湖北督军王占元不顾学生安危,以血腥手段镇压了这群有志青年,恽代英得知后悲愤不已,他挥笔写下了《武汉学生被官厅解散最后留言》,文中毫不掩饰的痛斥这王占山的罪行。

毛主席看到颇为感触,他随即就在新一期《湘江评论》上增加了一块板块,公开声明支持武汉学生的爱国行为!此时的两人还未曾见过一面,但却建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

也是在这一年,北洋军阀张敬尧在湘期间危害百姓,并多次出兵镇压湖南的五四运动,多地哀声怨道,毛主席见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

青年的毛主席就展示出非同寻常的领导能力,他先是在湖南号召学生、工人、商人罢工,紧接着在派出代表前往北、上、广等地,向世人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的所作所为,试图得到全国的舆论支持,毛主席更是亲自带领“赴京驱张代表团”前往北京。

初次相见

12月18日,毛主席先是抵达了武汉,一到武汉他就迫不及待去见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友,两人一见如故,迅速融洽到一起进行宣传工作。

恽代英在毛主席抵达的第二天,就组织起武汉青年们,在武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大会,两人并肩走在浩荡的游行队伍中,高举着旗帜、开怀的发出怒吼。

毛主席先是拟定了一张“驱张文电”,将张敬尧在湘所犯下的种种恶行一一列出,文中表达了自己驱张的决心和行动!

而恽代英则调动了他在武汉的人脉,连夜安排互助社成员进行打印,第二天天未亮就已经开始散发,同时还将文章以电报的形式传到了全国各地,用实际行为支持了毛主席。

文电一经传开,迅速在全国引起了不小舆论,张敬尧的所作所为令无数国人愤慨。毛主席与恽代英这次相见不过短短10天,但两人对彼此的工作能力以及爱国思想都给予了莫大的肯定。

毛主席并未多停留,与老友匆匆告别后就立即前往北京,前后七次组织活动对北京当局提出惩撤张敬尧。

1920年6月,张敬尧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选择撤离湖南,毛主席首战就取到了巨大的胜利!这一切都脱离不了恽代英在武汉的大力支持。

随后毛主席在返回长沙时,再次经过了武昌,这次的他有了更多时间与这位老友交流,而这次恽代英又一次刷新了毛主席的认知!

彼时的恽代英本已是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在校期间他受到了附中部创办书报代售部的启示。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决定放弃这份稳定的工作,决定建设一个“联合社团”,将周边的社团容纳到一起,创立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利群书社”。

他为了更好的宣传红色文化,他每天都会早起干一切的杂务,送报、做饭、然后每晚都会举办一次生活会,帮助其他社团成员,让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

入夜后他也会和成员们挤在一起睡觉,床铺不够时他就睡在长板凳上,这种真心实意帮助社团成员的态度是演不出来的。

毛主席听后大为赞扬,他极其欣赏恽代英敢作敢当的态度,更为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感到开心,毫不掩饰的夸奖恽代英的成绩:

“利群书社是进步青年探索真理的桥梁!”

事后毛主席返回长沙后,也创办了一个像利群书社一样的宣传阵地,并起名为“文化书社”。

只不过书社刚成立初期,因为能合作的出版社少之又少,这时毛主席想到了自己在武昌的好友,他再次请恽代英帮忙介绍。

恽代英欣然同意,并用自己和利群书社的信用做担保,与多方进行协商,最终帮助文化书社购进了大量用于宣传的书籍。

缘妙不可言

多次的全力支持,让毛主席打心眼认可了这位伙伴。后来毛主席经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先生,这让原本迷茫的毛主席有了新的方向。

而在此期间,陈独秀先生偶然得知了恽代英懂德语,便委托他帮忙翻译了一本名为《阶级斗争》的书籍,翻译的过程中,恽代英也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这才中国人需要。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毛主席与恽代英先后加入了共产党。

恽代英加入共产党后,便如鱼得水,他先后在《中国青年》发表了130多篇文章,他以笔代枪,狠狠的抨击了那些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顽固分子,而且公开谴责反动派,丝毫不惧怕这些人。

而且他积极指导新一代青年,向他们宣传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在那个时期,但凡有些思想觉悟的青年,就绝不会不知道恽代英,而多少人也因此受到了恽代英的影响,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就这样种在了一代青年心中。

三年后,国共两党首次展开合作,受到上级指示,恽代英前往了国民党机关工作。而也正是趁着这次机会,恽代英再次遇到了毛主席,两人这次又有机会在一个战线中工作,而毛主席也借此机会更加认可恽代英的组织与宣传能力。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恽代英:“代英同志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理应多向他学习!”

1926年时,恽代英接到了周总理调令,邀请他前往黄埔军校担任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一心为了新一代青年,这种任务自然派到了他的心窝。

在校期间,他展示出的才华与执行力,都深深这影响着黄埔军校一代人。

恽代英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但这一切的美好却并没有持续很久,国民党不顾先前条约,公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我党人士进行了迫害。

就在蒋介石公然违背的那一天,毛主席连同恽代英等40多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发表了一份《讨蒋通电》,文中痛斥了蒋介石的恶略行为。恽代英还组织起了讨蒋大会,用群众的呼声对蒋介石进行施压。

随后召开的中共五大上,恽代英被推选为中央委员,而毛主席则为中央候补委员。

恽代英来到了江西、广州一代,他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战斗中。而毛主席则是选择返回了湖南,在当地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又带着队伍来到井冈山,建立了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两位挚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全身心投入了这场革命斗争中,谁都期盼着再见面的那一天,而那一天就是这场革命胜利的那天。但事与愿违,这次别过两人却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能力的认可

1929年4月,党组织收到了远在江西的毛主席的推荐信,信中他推荐了恽代英来替代自己在江西的工作,中央在收到信后立即就采用了毛主席的建议。

第二年春天,恽代英代表中央来到了闽西地区视察工作,当他看到闽西地区的改变后大为吃惊,这样的成绩实打实的硬!

他进一步观察了闽西地区的真实情况,深刻的体会到了毛主席与朱老总的不易,知道了我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与不易,在结合实际后,恽代英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福建省的政治路线变得十分明确。

像这样的人才谁都想挽留,福建省委几次向中央申请让恽代英留下了,帮助福建更好的展开工作。

1929年6月,恽代英再次被推选为中央委员,这令蒋介石万分生气,恽代英等人仿佛就像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没有一天不想除掉这些人,这也让毛主席、恽代英等我党高干的处境岌岌可危。

随后上海总工会进行了十万工人的游行后,蒋介石发动了无差别屠杀,他对共产党人士恨之入骨,连续残害我党人士百余人,逮捕了五百多个人,他们宁错差一千也不愿放掉一个共产党人。

面对如此险境,即便恽代英的妻子再三恳求,但恽代英还是坚持继续地下工作。可面对蒋介石的疯狂“清党”行为,恽代英还是被抓了。但他十分机智,在被捕前他划伤了自己的脸,并以化名王作霖来掩饰自己。

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得知后万分着急,他们开始动用一切关系打探恽代英的情况,并试图将他解救出狱。

因为恽代英视力比较差,他的脸上带着那厚厚的圆框眼镜让敌人怀疑,在那个时候戴眼镜的人并不多,人们总会下意识认为戴眼镜的人是知识分子,

期间狱警曾多次对他威逼利诱,想让他承认并供出共产党在上海的行动,但每次恽代英都咬紧牙关、闭口不说,死口咬定自己只是一位工厂的员工,并不清楚他们所讲的事。

而这段时间内,毛主席通过多方关系已经打探了恽代英的情况,并准备好一切将恽代英同志保释出狱。但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打断了所有的计划......

曾为共产党一员的顾顺章在接到蒋介石命令后,前往监狱视察犯人,本来隐藏很好的恽代英却被顾顺章认了出来。

顾顺章随即就上报了蒋介石,蒋介石大喜,派人送来了恽代英在黄埔军校时所留下的照片。

当拿出照片的那一刻,恽代英知道再也瞒不住了,下一刻他昂首挺胸对视着敌人,眼神中没有一丝惧怕。

因为恽代英在我党能力显著,蒋介石多次想拉拢恽代英为自己所用,可恽代英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在狱中豪迈的创作了一首诗:

结语

1931年4月29日,我党重要人士,毛主席的挚友——恽代英,在南京被国民党残忍杀害,享年36岁,他在临终前任高声呐喊:“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久久不能释怀,早期的革命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一位挚友的离去,让他的心中无比悲痛。直到后来,每当有人提起恽代英时,毛主席的眼眶总是泛红。

恽代英一生贡献给了党,短暂且宝贵的36年里,他以身作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是他坚定了一代人共产主义的信念,他的不畏牺牲更是值的我们所有敬佩与学习。

也正是有无数个“恽代英”的牺牲,来换来了如今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们绝不能忘记先辈们付出的鲜血!

在此,向以恽代英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这盛世如您所愿,您看到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曾极力推荐,致信中央:此人可以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超过我
毛主席曾极力举荐,致信中央:此人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1929年,毛主席致信中央,大力推荐一人:此人可以接替我的工作
毛主席曾极力推荐,致信中央:此人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红军时期,谁能顶替毛主席?主席、朱老总惊人一致:只有他一人
他是毛主席最钦佩的人,周恩来提起他时,毛主席:此人胜我十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