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炜:生活是古体诗词创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9月03日       

  □苏炜  [美国]

  最早让我关注到范白诗作中回荡的山水清响的,自然是他的那一组早先发表的《北江棹歌》:“寂寂幽情古道生,浪浪山水绿浮晴。忽来飞瀑天门外,隐隐当年达达声。”“洭浦关前秦水寒,万人城上月如丸。一湾渐觉江声阔,忽过千年山外山。”三十六首短诗,诗诗景语、情语相寓相融,句意清新而境界开阔,真是难得的七绝珍品。

  翻阅诗集《梦白庐诗词》,有乡野风物的白描:“芭蕉绿掩旧柴门,架上葡萄吞吐新。青石桥边家犬困,时眯眼看浣衣人。”(《清明节村中即景》)有拜庙晤佛的哲思:“人拜佛前花落轻,随它风雨听鸡鸣。谁知一夜钟声里,敲破千年是至诚。”(《过海丰鸡鸣寺》)诗集中有很多与友人的酬唱诗,皆是用心动情之作。

  范白诗中满带人间烟火的闲趣,他的爱猫诗可是从不吝笔力:“鱼饭三餐乞及时,薄荷小试醉颜肥。卧眠高处忽而起,隔着窗纱扑蝶儿。”(《猫事九首》)然而,闲趣之外,范诗中寓涵的家国襟怀,却又是俯拾皆是的:“大隐归来从小隐,浮名钓罢钓江山。”(《自嘲》)“等闲自避风波事,谁共直书胆剑篇。”(《书怀》)文辞隽隐,却气度、风骨不减。

  其实,读范白诗最引起我共鸣的,是他以一己的出彩诗作,对应了或印证了我多年来坚持的观念——传统中国诗道的当代传承,应该是“今人写古诗,而非古人写今诗”。——此即:在当今中华诗词领域, 我虽尊重却不喜欢习惯以标语口号、俗语俗事入诗的“打油体”;同时也尊重当下古体诗坛几乎蔚为“主流”“正统”的自称的“古墓派”——认为古体诗词本身就是“小众化”的产物,主张诗作应似古、拟古、仿古甚至泥古,喜欢以古奥用典、僻字入诗而使之古意盎然,甚至有某诗词网以模仿“西昆体”作为诗坛竞技题目的。

  我主张,当代古体诗词创作必须在保留“思无邪”“诗言志”与“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写出富有道地古体诗词韵味的诗作的同时,将表现当代生活与情感、以新词新语化入诗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否则,所谓“诗道传承”,就成为无根之木,无基之宅。毕竟,当代生活与当代情感,才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头活水。

  这部范白诗集里,就有众多表现当代生活与时事的即事感怀诗,写来诗味雅正而又新意盎然。“一种情怀说到今,不能推去又沉吟。梅边昨夜新来雪,梦里相思旧在襟。捂紧茶杯温冻手,放开执念得初心。明朝独践看山约,试踏岭南春浅深。”(《偶作》)“万籁沉沉谁独醒,向人吹哨自多情。但将文字倾肝胆,赢得春风着姓名。 杯底月,水边亭。晚来相照唤愁生。只今惭愧称兄弟,山更迢遥青更青。”(《鹧鸪天·石斋兄有寄次韵奉答》)言新事,用时语(“捂紧茶杯”、“向人吹哨”),富当今时代的气息,却又不失古体诗的雅韵趣雅,真乃难能难得也!

  真要类比,范白诗风及其行止,倒是让我想起晋人陶渊明。据文学史家言,在苏东坡之前,历代评家与坊间诗坛对渊明诗常是忽略低看的,因东坡平生的最嗜陶诗而终令史论改观。苏东坡曾言: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姜白石则曰陶诗“散而庄,淡而腴。”后人(如释惠洪)则说陶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这些特点,确让我想起读范白诗心头浮起的真切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朱熹将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诗,初读时清新自然让人耳目一新,细读后发人深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循规堂诗书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领读学习
书是知识的源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