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精神《保卫黄河》,手风琴、钢琴作品名家演奏视频欣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大浪滔天,一泻千里,象征着中华民族所向披靡的进取心和磅礴的创造力;黄河裹泥挟沙,奔腾前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非凡气度和包容能力;黄河九曲连环,勇往直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此,朝刚手风琴特别推出张国平、杨屹手风琴演奏的《保卫黄河》,李云迪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们致敬!

一 、乐曲的时代背景
       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篇章。1939年为了表达对侵华日军的强烈愤慨,激起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树立必胜信念,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创作的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传唱至今。全曲共分为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和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1968年,中央有把《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想法,殷承宗主持这项工作,并和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家盛礼洪、储望华、刘庄一起执笔,在指挥家李德伦、青年钢琴家石叔诚的协助下于1969年完成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到了文革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都被无情的扼杀了,为了当时政治的需要,全国再次掀起了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各种文艺小分队、宣传队的演出层出不穷。客观上为手风琴在中国的一次大普及提供了良机。艺术的自由创作是受限制的,所有的文艺舞台只能以“样板戏”和“红色舞剧”音乐为蓝本。这一时期手风琴除了为革命歌曲伴奏,作品的创作也多以改编革命歌曲和样板戏音乐为主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杨文涛根据钢琴协奏曲《黄河》改编的手风琴曲《保卫黄河》。
 二、 作品分析
      手风琴独奏曲《保卫黄河》延续了冼星海的模仿复调写作方法,主题以四声部卡农为主要写作手法,以两拍模仿时距,由下至上按同度、八度模仿构成的。在乐曲的整体构思上,根据卡农声部的数量,富有逻辑的设计了层层递进式的卡农段落,将乐曲推向了振奋人心的高潮,准确而深刻的表现了中华人民奋起抗战,犹如咆哮的黄河,后浪推前浪般的波澜壮阔场面和英雄形象,其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已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卡农模仿写作的优秀范例。
三、 音乐的艺术表现
     乐曲开头的引子选自《怒吼吧,黄河》,旋律短促而庄严,犹如铜管乐奏出,随后带出的是华彩乐句,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模进中奏出了《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
      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旋律赋予变奏、轮变,造成了此起彼伏,层层高涨之气势,犹如咆哮的黄河,后浪推前浪,犹如觉醒的民众,万众一心。主题曲调的多次出现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巧妙的隐喻了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主题曲调中巧妙的加入跳音,使整个曲调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愤。主题曲调音域只有十度,运用六声音阶写成,吸取了广东民间狮子舞的某些音调和民间打击乐的节奏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以及刚毅、自信、充满力量的情感,形象的刻画了游击健儿神出鬼没,打击侵略者,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在乐曲变奏处,曲作者运用了抖风箱的演奏技巧重复演奏了引子部分,左手由弱到强的模进,旋律情绪的进行由铿锵有力转变到紧张而激烈,变奏中巧妙的运用了半音阶的演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加工,提炼出动作性很强、短促有力的主导动机。整个变奏部分充满了锐不可挡的气势,一气合成的音响效果,表现出近似狂风怒吼的音调,描绘了游击健儿迎着惊涛骇浪,与风浪搏战、与侵略者激战的动人场面。在半音阶后,曲作者又运用了大量号角般的节奏与三连音节奏的和弦,这一段音乐将聆听者带入到战争的场面之中,磅礴、雄健的气势,紧张的情绪,饱满的感情,斩钉截铁的力度,较快的速度,都被音乐节奏的转变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声势不断加强之中,乐曲一次次的推向高潮,营造出一个气势恢弘的音乐场面,预示着黄河两岸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上,这场保卫祖国的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主题变奏之后进入全曲的高潮-----东方红。具有辉煌色彩的和弦与三连音节奏相互融合在一起,仿佛天际惊雷,犹如万马奔腾,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向全世界传播着黄河的激情,《东方红》曲调的出现像一声怒吼,更像一声号角,从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从集合了最优秀的中国人的地方,升腾而起!随着主题和国际歌曲调的出现,乐曲在激昂、必胜、辉煌的热烈情感中结束。 
四 、演奏技巧训练
      曲作者能将整首乐曲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与多变的演奏技巧紧密相连。在《保卫黄河》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种较难的手风琴演奏技巧,为了乐曲完美的表现,作为演奏者应当注意对以下演奏技巧方面的理解与训练:
    (一)八度演奏的训练

      在乐曲的引子部分运用了十六分节奏的八度音程体现华彩部分,在华彩乐句的演奏中要求流畅、准确到位。在进行八度训练时一般采用一、四指与一、五指交替的指法,手部支好架子,手掌不能塌陷,手腕放松,拇指与小指要直接下键。二、三、四指不能因拇指与小指的连续工作而紧张,二、三、四指高抬与伸直都是紧张的表现。八度演奏主要是依靠手腕进行弹奏,以腕部为轴心,用指尖快速触键。注意小臂手腕的放松,使力量的传递畅通无阻。力量要落在拇指与小指上。不能偏重于某一手指,因为两个手指同时触键,必须整齐下键,对手指、指尖的要求和手腕的弹性更高。八度的连奏很重要,而且比较难练。
       训练时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高音大多数只用四、五指。这就要求手腕有更强的适应性,手腕要柔和、动作要协调,以达到连音的效果,可先练习半音进行,放松与慢练是掌握八度演奏的有效方法。
   (二)半音阶演奏的训练

       在乐曲的变奏部分作者运用了半音阶的演奏技巧。在半音阶训练时要注意音与音的连贯、流畅,演奏方法与音阶要求相同,手腕放松,随着半音阶的上行和下行适当做出辅助动作,此时手背不可随手指触键而上下随意增加动作。半音阶各音之间距离小,对初学阶段锻炼手形有利,半音阶练习有许多拇指式的弹奏,可训练拇指独立活动,平稳弹奏。对于手大的学生,半音阶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灵巧的在最小的音距中弹奏。 
   (三)抖风箱的训练

     “抖风箱”是一种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风箱技巧。在乐曲变奏的部分运用到了抖风箱这一演奏技巧。从简单的意义上讲,就是将手指按在音键上不离键的情况下,通过风箱的来回运动,其方式是在风箱运行过程中经过有目的的设计,通过风箱的上部下部的碰撞,产生出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这种技术形式的运用与表演,即所谓的抖风箱技术。  在乐曲中我们需要掌握单抖二连音的技巧。

      单抖二连音:就是一个通过风箱的“开”、“折”为一个单元的来回运行所完成基本组合运动。这样持续的风箱组合运作,可使声音在手指不抬起的情况下发出两个、四个、八个等多个音的组合。一般组合的音节越多,其技巧性就越强。它的记谱形式一般有两种,即用箭头表明风箱运行的方向。单抖二连音是抖风箱技巧中最基础的基本功,也是运用最多的风箱技巧。中国乐曲《我为祖国守大桥》《保卫黄河》,这些曲子都在创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种抖风箱技巧,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特点,使之成为了手风琴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乐曲。单抖二连音的曲例很多,运用非常之广泛。因此,每一位学习者都要很好的掌握它。          连音抖风箱技术在学习和运用的把握上应当注意几个环节。①用力时以左手大臂为支撑控制部,小臂为主要用力部分,用力在一个点上,讲究爆发性和弹性的力度;②运用形状控制为开启风箱上部而关闭风箱下部,运行的轨迹以上下运动为宜,这样操作起来会更省力、轻松;③风箱设计应将重音(一般为一组音中第一个音)安排为拉开的位置。而且,风箱来回运动距离要短,上提风箱的意识要强,以防止风箱在抖动中愈开愈大,最后导致失去控制而影响演奏的效果。
     (四)呼吸的训练  
     手风琴的演奏是一种需要演奏者身心整体协调配合操作的过程,其乐音的延绵时序、风箱开合的大小、快慢等技术过程,无不与呼吸的频率相对应。所以,在演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时对“呼吸”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强调的是:呼吸的存在必然与“气”的存在相关联,而“气”的存在具有两重含义:一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念之气;二为现实中支配生命存在和风箱开合中“做功”形成的呼吸之气,两种“气”的存在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并具有各自的价值功能。手风琴的演奏是一个融人体机能相互配合的集生理和心理运动的“全身运动”,更是一个与音乐作品结构中无数大大小小、快快慢慢、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音乐呼吸相配合的过程。我们只有把这许多音乐结构中存在的呼吸与人体的呼吸组合成一个气息循环的大系统,使这个“呼吸链”的所有参数形成一个畅达的生命流程,活化音乐作品书面的符号为感人的现实音响,并赋予音响信息以动态的生命,从而表现出作品惊天动地,为祖国为人民斗争到底的气概。
五 、结语
       在明确了乐曲艺术表现的同时,还应掌握好作品的演奏技巧,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将乐曲完美的展示给观众。《保卫黄河》这首乐曲使演奏者在熟练技巧的同时将技巧运用到乐曲当中,做到了练习与应用完美的结合,手风琴学习者应当认真的分析、练习、体会、掌握作品。
       整首乐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的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对主题曲调、变奏部分、节奏变化、复杂的演奏技巧的组合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在今天仍然能使我们油然而生一种气吞山河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必将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张国平手风琴演奏《保卫黄河》

杨屹手风琴演奏《保卫黄河》

李云迪钢琴演奏《保卫黄河》


手风琴《保卫黄河》曲谱 任士荣改编

 

中国手风琴人物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以刊出时间排序)

1中国青年巴扬手风琴演奏家——许笑男

2中国手风琴普及教育的推动者——仲凯

3、中国青年巴扬手风琴演奏家——姜伯龙

4、中国青年巴扬手风琴演奏家——曹野

5、中国青年手风琴演奏家——谭家亮

6、中国知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杨智华

7、中国大陆第一位班多钮琴演奏者——柳珊珊

8、中国青年巴扬手风琴演奏家——毛俊澔

9、【人物访谈】中国优秀青年手风琴教师——王睿

版权声明:文字内容来自搜狐博客,曲谱来自乐器学习网 ,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风琴的基本触键方法
分析手风琴风箱的技巧及运用
探究手风琴演奏的“十种触键”
活簧类乐器 手风琴曲精选32首【请您欣赏】
初学巴扬(3)
论手风琴的结构比较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