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访谈】一道追寻“老底子”的海派手风琴艺术

——对话宋兴元之子

宋国强老师

一道追寻“老底子”的

海派手风琴艺术

人物访谈

近日,我有幸采访到宋兴元老先生之子宋国强老师,听这位上海“老克拉”讲述他父亲的艺术人生。从国强老师口中得知明年将是宋老先生诞辰100周年,此次访谈的所有影像资料也将成为追忆宋老先生的一部分,这让我倍感荣幸,也让此次的访谈变得意义非凡。

上海的海派手风琴艺术源远流长。20世纪30年代手风琴伴随着口琴的发展在上海落地生根后,便诞生了一批在当时前卫、海派的手风琴演奏家们 。十里洋场的老上海,他们出入高档的音乐演奏场所又或通过电台将手风琴音乐传递到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手风琴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乐器。黑胶唱片里记录着他们那个时代的手风琴音乐,在现在听来都是非常摩登而经典。在上海这批老一辈的海派手风琴人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你必须知道,那便是——宋兴元





宋国强

宋兴元先生之子

上海交响乐团乐队长

宋老师您好,您的父亲宋兴元老先生是上世纪我国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被誉为上海海派手风琴和中国手风琴轻音乐的先行者。他的演奏生涯是怎样的呢?我想对于现在正在学习手风琴的上海小囡包括我本人在内都非常有兴趣想知道。

我的父亲最早是在米高梅舞厅演奏手风琴和钢琴,解放后香港的一个文艺团体邀请他到香港去演奏手风琴和钢琴,在香港差不多三年后回到上海。

57年的时候便考上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担任手风琴演奏员。他的手风琴演奏在当时,我觉得就是现在也是很高水平的。当时,他一下子就出名了。

电台的录音、到处的演出,我小时候也看他在音乐厅拉独奏,给合唱伴奏都有。包括他和孟升荣,他们两个是好搭档。包括这本《轻音乐手风琴独奏曲集》也是他们两个合作编曲的,有部分作品是孟升荣改编的。

宋兴元(左)孟升荣(右)

59年的时候,上海音乐学院邀请我父亲到他们学校去担任客座手风琴教授。那个时候应该是他事业比较顶峰的时候。

《轻音乐手风琴独奏曲集》

这本曲集我记得应该也是当时很多像我这代80后上海琴童人手一本的曲集,那时相当的火啊。里面的曲目至今都有人在演奏。您能和我们再具体说说里面比较有特色的乐曲吗?他也录制了非常多的黑胶唱片,他的演奏风格和代表作有哪些?

我父亲的演奏水平在当时真的在手风琴界属于比较领先的。其中有一首《野蜂飞舞》从现在来听我觉得也是属于一流的作品,一流的演奏。这个速度相当快,我看了一下1分03秒。

化装舞会-宋兴元.m4a 来自多趣手风琴沙龙 02:52

还有一首曲子就是《化妆舞会》。我觉得他对于探戈、节奏的把握很准确。你一听他的演奏就能够跟着这个音乐跳起来。我也听过外国人拉的《化妆舞会》,很花哨,技巧非常高,但我父亲的演奏相当朴实,相当具有节奏感,将探戈本身的味道拉出来了。然后和他一起合作的钢琴伴奏是黎锦光,当时音乐界相当出名的人物,所以当时他们在一起合作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料。这首也是我父亲演奏的曲目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作品。

圆舞曲-宋兴元.m4a 来自多趣手风琴沙龙 02:20

还有一首作品《圆舞曲》是我父亲自己的原创作品。这个作品,我觉得很清新很欢快。时代感很强,是那个时代的时代感很强。我觉得他编得相当好。音乐给人是一种快乐的东西,他演奏的这个效果达到了。

上海郊区好风光-宋兴元.m4a 来自多趣手风琴沙龙 03:33

你再听他的《紫竹调》,就是《上海郊区风光好》,他音色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以及变音器的变化,他对这个沪剧调曲子的理解,改编得相当出色。当然,你不能用现在的编曲技巧来衡量,可能现在改编这个乐曲会表现得更丰富。但从那个年代的音乐创作来讲,还是能体现出我父亲是非常有才的。

另外他还录制过《马刀舞》、《霍拉舞曲》,以上提到过的乐曲都能很好地表现他的演奏技术、演奏风格以及创作才华。

在您的印象中,父亲是怎样的人?生活中的他是怎样的?他的兴趣爱好又是什么?

他比较内向,总是笑眯眯的,不是很严厉的父亲,很随和,但和我们话不多。总是给我很温和的感觉,很爱干净。还有一个现在讲起来你们会觉得不可思议,他会织毛衣,手很巧。

父亲在家里就是装装矿石机,装无线电,要么带我们出去打乒乓,星期天会教学生。他还有个爱好是口琴。他是口琴协会的会员,那时候跟石人望、王庆池一起吹吹重奏。我听我父亲吹过口琴,那时候吹的一首《美国巡逻兵》有录音,但是现在找不到了。我觉得他的那种音乐感觉在,录音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的。我家里那时候还有一整套各种调号的口琴。那是进口的,这个音色非常好听,很脆很亮又很柔和。

宋兴元老先生是跟谁学习的手风琴?在他那个年代,上海的手风琴教学情况是怎样的?

他是在上海学的手风琴,那时候上海的外国人很多,他是跟一个美籍意大利人学的,但我估计他不会有系统地学,他可能和这个外国老师上过课,我父亲应该是属于头脑很灵的一个人。我听他的演奏风格,的确像是外国人拉的这个感觉。

那个时候有那时候的音乐圈。同事的小孩,音乐圈其他单位的小孩,那时候知道手风琴,知道我父亲就慕名而来了,后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像滚雪球一样学的人越来越多。

五十年代的上海,我家那时候住在淮海路靠近思南路瑞金路那边。我记得那边在过去一点的地方也有一个教手风琴的琴行。那时候门外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教授手风琴、吉他、小提琴。那时候的人很淳朴,但也很容易接受一些新潮的东西。

您现在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乐队长,也是手风琴爱好者,那您从事的职业和爱好是否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我自己简单介绍一下,我一开始学的是京剧音乐,在小学四五年的时候跟父亲学习手风琴。我父亲家也是艺术人才辈出,姑妈张正芳(艺名)是京剧演员。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吸取学校来招生,我姑妈就让我去考这个,当时父亲也没有反对,我就在戏曲学校学了京剧锣鼓,琵琶和月琴。

69年的时候,我被借到上海交响乐团敲打击乐。70年,我还继续在拉手风琴,然后我去考了上海交响乐团,那时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合唱团两个团并在一起,但是合唱团需要一个手风琴,我就去考了,是指挥家曹鹏面试的,我拉给他听手风琴,结果当场他就把我录用了,录用后他就把我留在乐队里。当时交响乐团在排《智取威虎山》,曹指和我说我不会一直敲京剧锣鼓的,手风琴在乐队里也没有编制,就建议我学大管,后来我成为了大管首席。

(左一为宋国强老师)

94年,宋老师前往法国著名乐器公司Buffet进修乐器修理

吹了10年左右的大管,上海交响乐团当时需要一个专门的乐队队长来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后来陈燮阳提拔了我当乐队队长,专门搞行政工作一直到现在。从我整个工作到现在整整50周年了。

说说手风琴和上海交响乐团的故事吧!!

王从余老师和我们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过一次,余隆总监指挥的,是一个教师节的文艺演出。我父亲是在文革前和上交合作过,王老师是文革后首位与上交合作的手风琴演奏家。父亲经常去上交和他们一起演出。包括有时组成小乐队到农村去表演,那时候都流行这些东西。

王从余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秘书长

上海音协手风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从余老师与指挥家余隆及上海交响乐团彩排视频《威尼斯狂欢节》

宋老先生是许多人的偶像,那他本人喜欢的音乐家和演奏家是谁?您看过父亲的音乐会吗?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那个时代的手风琴音乐会是怎样的?

父亲没有具体和我说过他喜欢的演奏家是谁,但那个时候我记得家里有很多外国人拉手风琴的唱片,大多是俄罗斯人的演奏。我记得他对上海交响乐团的老团长黄贻钧非常敬佩和尊重。

我父亲以前演出是在上海音乐厅和文化广场。大概有几千人的座位,台很大,我父亲拉独奏,和孟升荣拉二重奏。主要表演的剧场就是在上海音乐厅和文化广场,这两个地方是当时表现音乐的主要剧院舞台。在福州路附近的市政府大礼堂,那个礼堂也是开音乐会和芭蕾舞演出的场所。还有兰心剧场,这也是一个开独奏、室内乐和小型合唱音乐会的好地方。我父亲都去演过。

当时这些地方在上海属于高档的,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看演出,为父亲鼓掌。那时候我还太小了,只是感觉很自豪,看到父亲在台上会忍不住喊他。印象中剧场都是坐满的,音乐会氛围很好很安静,父亲演奏完毕后大家都热烈鼓掌。

感谢宋老师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能否为我们新一代的海派手风琴人送上祝福和寄语?

手风琴是个大众的乐器,携带方便又有时代的记忆和现在流行的元素。希望上海的手风琴越来越好,为我们手风琴的事业做出大家的努力和贡献。

短暂的访问在宋国强老师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上海手风琴的美好祝福中画上圆满句号。感谢宋老师为我们讲述上海老一辈海派手风琴人——宋兴元老先生的艺术人生。我想,作为新一代的上海手风琴人,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高度,不断地去传承和发展好我们的海派手风琴艺术。祝愿上海手风琴的明天更加美好。

END

多趣手风琴沙龙

Sunny Bellow Sal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瞧一瞧上海交响乐团手风琴音乐会排练现场
精选口琴手风琴36首
优美动听的口琴与手风琴曲(93首)
手风琴、口琴、一只快乐的《鸽子》
口琴 与手风琴 合奏完美音乐
合集·口琴、手风琴专辑(1/6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