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地理必纠16类易错易混点,弄清了,多拿20分没问题!

 

1.地图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可以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

(3)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注意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段进行计算。

(4)进行比例尺计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的统一。

(5)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2.地球


(1)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2)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3)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4)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5)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3.大气


(1)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状况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

(2)分析实际生活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的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北半球为春季和秋季,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两侧。

(4)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5)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却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的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锋的移动方向。

(8)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最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受供需关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4.地球上的水


(1)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低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水量丰富。

(3)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4)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注意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影响)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的区别。


5.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1)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2)“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4)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5)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6)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2)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7.人口的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2)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3)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5)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度,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6)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7)在判读人口统计图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估算的方法。特别是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数据。

(8)人口问题不等于人口过多问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②人口增长过慢,老龄化严重;③人口迁移导致人才外流;④人口性别比失衡,导致成年人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8.城市与城市化

(1)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2)一般情况下,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注意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4)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5)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城市中心地区并不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6)注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9.农业


1)不要将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混为一谈,光照条件优越的地区,热量条件不一定优越,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光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其热量条件较差。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该地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条件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的季风水田区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切忌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也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如河西走廊的季风水田农业。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的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10.工业

1)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2)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视具体情况而定。

3)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4)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5)新工业区可分为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地区(意大利的普拉托)和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地区(美国“硅谷”),并非特指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地区。

6)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7)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为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输出资本和技术。


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3)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4)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的地位在逐渐下降。

5)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6)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有深刻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有决定作用。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1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

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13.世界地理概况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大陆和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大,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内海(伸入大陆内部或位于一国领土内的海域)与陆间海(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区别。

4)南美洲和拉丁美洲范围的差异:二者的划分依据不同,前者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划分的,后者是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划分的。前者仅指巴拿马运河以南地区的美洲;后者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包括整个南美洲。

14.世界区域差异

(1)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2)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3)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恒河主要流经印度。

(4)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的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5)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侨汇和旅游。

(6)俄罗斯国土的四分之三位于亚洲,但俄罗斯传统上属于欧洲,所以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7)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左右,但终年不冻,这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结果。

15.中国地理概况

(1)我国除了有十四个陆上邻国外,还与六个国家隔海相望。

(2)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3)注意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4)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5)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却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该地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6)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7)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8)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而不是长沙。

(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些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16.中国区域差异

(1)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2)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不副实: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

(3)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4)沪宁杭工业基地中的“宁”不是指浙江省的宁波市,而是指江苏省的南京市。

(5)东部和西北地区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降水量和气温。

(6)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7)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中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8)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9)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地理常考易错易混点排查
期中考后反思:细数那些地理老师的套路,我掉进的答题坑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_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
地理答题模板
初二地理会考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