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东弃用天天快递是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吗


学员优秀作业


京东弃用天天快递是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吗


 文 | 鸿学院学员 会飞的鱼-南昌                                     


京东与苏宁“闹剧”事件还原:


720日,京东方面称因天天快递服务排名倒数第一,京东将从725日起,暂停天天快递服务。当晚,天天快递反击京东:理由荒谬,强烈谴责扰乱市场秩序。724日,苏宁副总裁孙为民发文称,京东,可以做错,不可作恶!京东对此回应称,请收起玻璃心!京东商家仅被推荐使用京东物流、顺丰、中通、韵达和申通,同时其他快递也能用。苏宁再发声明:妄想称霸的京东物流必将自绝于物流同行。圆通发声明:被京东拉黑,影响有限,反对平台霸权

    

京东三问苏宁:作为天天快递的大股东,斥巨资入股之后,为什么苏宁连自己的商品都不用天天快递来配送;苏宁宣称开放共享,为何拒绝京东物流为苏宁提供配送服务;如果苏宁上出现了导致大量消费者投诉的商品和服务之后,是选择清退还是放任自流?

 


天天快递被怼,苏宁为何最着急?2017年1月2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苏宁物流将以42.5亿估值全资收购天天快递,其中先行支出29.75亿元收购70%的股份,余下价值12.75亿元的30%股份将在此次交割完成后12个月内完成。


我们熟知的苏宁电器在前几年加入电商大战中后,成立了苏宁易购,对于电商平台而言,物流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淘宝选择成立菜鸟网络,把物流数据抓在手里,具体的物流工作交给物流企业;京东则选择自建物流,提升服务品质。苏宁易购是如何解决物流问题的呢?一开始也在自建物流,但苏宁易购的快递单量过低会造成物流成本过高,在收购天天快递之后,借助天天快递已经形成的配送体系和原有业务支撑,苏宁物流可以迅速补足在小件商品上的配送能力并降低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苏宁将在2018年1月2日前完成对天天快递剩余30%股份的收购,在仅剩不到5个月的情况下,作为天天快递大股东的苏宁自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企业“受委屈”。


拨开迷雾看事实京东为什么弃用天天快递?给出的理由是天天快递服务倒数第一,客户投诉多。而天天快递和苏宁则认为,京东与苏宁是直接竞争关系,与苏宁投资的天天快递有间接竞争关系,京东不与天天快递合作在意料之中。但京东指责天天快递“是全网服务最差的”,实质是京东打击天天快递背后的苏宁。


那么天天快递的服务到底如何?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6年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排名和得分依次为:顺丰速运(84.6分)、邮政EMS(80.0分)、中通快递(76.9分)、圆通快递(74.8分)、申通快递(74.7分)、韵达快递(74.3分)、百世快递(72.3分)、宅急送快运(71.4分)、天天快递(70.8分)和国通快递(65.8分)。天天快递在十大快递企业中排名仅在国通快递之前。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显示,天天快递6月的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5.51,较去年同期百万分之7.72,同比减少2.21。虽然申诉率仍高于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3.97的水平,但改善效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从数据来看,天天快递在2016年确实表现不佳,进入2017年后有所改进,但各项数据,包括有效申诉率、延误率、丢失损毁率和投递服务等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行业中游,但也没有如京东所说的“全网最差”。


 “用户数据”之争的启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东和苏宁(天天快递)各有立场,出发点不同,所以观点不同,实属正常。京东为了提高自己平台的用户满意度,根据服务水平来选择快递服务企业,无可厚非,这是一个企业的权利。

     

另外,京东在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旗帜下,应该还有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某个用户在京东上购买了飘柔洗发水,并通过天天快递达到用户手中,那可能不过几天用户就会收到来自苏宁易购促销清扬洗发水的短信。



因此,我们认为,此次京东“拉黑”天天快递的背后,实质还是用户数据之争。在增量用户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吸引新用户,如何留住存量用户,这都是各个平台正在下苦功夫的事。


从以上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京东弃用天天快递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呢,真的只是京东所说的天天快递公司服务最差,还是另有想法呢?从我国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十七条第三款“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来看,京东给出的理由似乎还站得住脚。但我想真正最不能让京东忍受的恐怕是天天快递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所做所为。苏宁在还没有完成收购的前提下就用天天快递的数据搭售自己的产品信息的行为是否又违反了反垄断法呢?



从种种表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菜鸟与顺丰事件也好、京东与苏宁在天天快递之间的争夺也好,他们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数据之争,流量之争,对市场的垄断权之争。阿里、京东、苏宁都是为了获得自己在市场的更多份额,通过对物流数据、流量的掌握达到控制、分割市场的目的。按照这个势头看,这些企业是要朝着寡头市场的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事件定义到竞争与垄断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从劳动分工角度出发理解垄断与竞争对生产率提升的利弊。生产率的提升要靠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对科技发明机械生产的投入,二是市场的细分深入,生产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只要符合这两条,对生产率的提升就是有益的。


科技的投入需要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企业才会引进新技术新机器以追求更高的利润回报。而京东与苏宁的做法明显是在分割市场形成垄断,反对竞争,利用电商平台的老大地位逼得物流公司必须选边站,这对物流的发展是不利的。对电商平台的发展也是一种逆淘汰。我认为要把电商平台和物流分离开,让物流公司去竞争,择优录用,不能两样都自己做。如果什么事都自己做,一定会削弱其核心竞争力,因为资金不可能是无限的。


京东苏宁以物流公司作为工具对市场进行分割以达到垄断的权力,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会破坏物流市场的竞争环境,阻碍物流业的发展。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竞争,阻碍了自由市场的形成。所以我在想,为什么我国法律没有进化出更为严苛的反垄断法呢,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劳动分工要得以持续,需要我们拥有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要有一个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且受制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商品的价值要相对平等、稳定,才能促进交易的形成,也只有交易才是劳动分工的最基本条件。一个企业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自己来做,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不应该把公司做胖,而应该做成一个瘦公司,往更专业化的方向深入,让专业变得更加专业,做得更强,做成一个深水市场,这样才是提高生产率的办法。


参考资料:微信搜索、《国富论》、《一口气读完经济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东将苏宁旗下天天扫地出门 中国电商有多少新仇旧恨
为何顺丰这么赚钱 而京东总是亏损?
京东 顺丰 菜鸟 苏宁 四通一达 这些大牌电商快递都是如何打造智能物流线?
这是刘强东的底牌,但马云也想拿,京东物流的战斗值有多高?
快递同行都是塑料姐妹花,彼此间能有什么真情谊
热点 | 快递企业2019年财报出炉,业绩有喜有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