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辨台地、灌木、乔木、古树、放养和野生茶

       新进阶的普洱茶友对台地、灌木、乔木、古树、放养和野生茶的概念基本是模糊不清。今天就随一号聊茶了解认识这些看似纷乱无绪的普洱茶树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古树茶是乔木茶;而台地茶则基本上是灌木茶。

       古树茶从品质、口感等方面都比台地茶好。

       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是以云南古树乔木大叶种为原料的。


放养茶


       目前常说的放养茶,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为提高山区人民收入,组织种下的茶树。这些成规模种植的茶树在当时肯定属于台地茶类,而且基本打算是用来制作绿茶的(那时候绿茶价格要好)。因为历史的原因,茶价一降再降,老百姓也不去管,因为云南地广人稀,也没山民费力气把它们砍了转种庄稼,几十年的自生自灭反倒成就了现在的收获,它们几乎要成为古茶树(这些茶树再过50年,也叫古茶树了)。因为在深山里野放,从没有人花钱施化肥农药,加上茶区的气候和云南大叶茶的独特口味,茶叶的茶质变的很浓重,茶气十足。其产量只有管理良好台地茶的三分之一左右。

古树茶


       古树茶指采制于百年以上的古老茶园的茶,这些老树茶病虫害少,不需用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中耕施肥等管理措施,是一种地道的天然老树茶。

       请茶友们注意:放养型的乔木或者灌木茶生长百年以上也都可以称为古树或者大树茶。


古树茶有两种


人工驯化栽培型的古树茶和野生型的古茶树。


       人工驯化栽培的古茶树本身就融入了和人的关系,见证了历史时间,其本身就是中国茶文化的见证,是活着的文物,是历史。它们长在原始森林中,茶质和几十年的台地茶有着显著区别。又因为是人工栽培驯化过的茶树,茶的味道和野生茶肯定也不同。几百上千年来,在众多的野生茶树品种里,只有好喝的,茶农们才会拿来人工种植。


野生型茶树

       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南部的永德、龙陵地区,临沧勐库地区,思茅北部的景东地区和勐海南部的勐宋。这些野生茶树呈乔木形态,树姿高挺直立,高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间,各个种系间外型、气味差别巨大。过量摄入会引起腹泻、呕吐、晕厥等症状。


过渡型大茶树


       茶树从野生型演化到栽培型的过程中,有些茶树的生态特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过渡型。这类茶树芽叶的所含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结构及形态与栽培型茶树接近,但是花柱、花粉、果皮等**官结构却与野生型茶树近似,是介于野生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之间的中间型态。云南的野生型、过渡型茶树是见证植物进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栽培型大茶树(栽培型野生茶)


       早年云南少数民族先祖们播撒茶籽长成的,当前市场上各种野生茶品的原料都来自于这类茶树。著名的栽培型大茶树有景洪攸乐大茶树、勐腊易武大茶树、临沧邦东大茶树、双江勐库大茶树等。栽培型大茶树是经过人类野生采集、初步驯化,人工栽培、野放生长的茶树。因其进化后可以安全饮用且口感好,又被称为家茶


       人们通常见到的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枝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栽培型大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间现有或曾有人类聚居过的山区。树姿乔木型或小乔木型,树高多在1.5米以上。变异种多,叶张宽大肥厚,芽头长度多在3至5厘米,成叶可长达15厘米以上,嫩叶嫩枝多毫,枝梗叶脉粗壮而柔软。由于各个茶山水土、气候、品种的差异,栽培型大茶树有丰富的口感变化。多数大树茶茶质厚重,汤水甜滑,香气深沉饱满,回甘细腻绵长,刺激性低而苦涩较弱,茶韵遍布满口而喉韵舒畅,是优异的滇青茶原料。


乔木茶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高可达15~30 米,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干年之久。


灌木茶


灌木茶没有明显的主干,成丛状生长分布。


台地茶


       台地茶是指采制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茶园的茶,它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该类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台地茶广泛种植于豫、鲁、江、浙、苏、赣、川、闽等省份。


       台地茶云南也有种植,近年有扩大趋势。如云南茶园所种植的改良茶种基本上是植株为乔木型的放养茶树,如云抗10、14、43号、云梅、云瑰、矮丰等等多不胜数。灌木型植株的台地茶只有从台湾引种的台园12号等极少量品种。


原始种台地茶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新近开辟的茶园是用采集来的茶树种子种植而成。这种茶园可称为原始种台地茶。原始种台地茶大都粗耕野放、较少有人工施肥、打药管理。其味道兼具大树茶与良种茶特点:香气主要表现在口腔中、后部,比良种茶细腻但不如大树茶深沉;茶质在舌面中段较厚重,比良种茶甜软但不及大树茶柔滑;回甘近似良种茶但更加细腻绵长,口感表现比较全面。

       粗略看去,原始种台地茶同良种台地茶十分相似,都是依山修建的台地茶园,密集型种植,矮化修建管理。但仔细分辨,两者有很大不同。


       原始种台地茶由于是采集自然杂交的茶籽繁育,它有主干、主根,树姿为**的小乔木形态,各个植株间叶型、颜色有很大差异,外形上如同缩小了的栽培型大茶树,枝叶较粗壮,叶质较肥厚。虽然生长在相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的原始种茶园,茶叶口感上都带有类似的山头气,但由于基因的差异,每株茶树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良种台地茶(生态茶)


       良种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人工杂交、驯化、选育,提供人工管理的生长环境,通过扦插等无性系繁殖手段形成的茶树新品种。良种茶园多依山开辟,在起伏平缓的山地、丘陵依照等高线修筑环形梯田,因而又称台地茶或茶园茶。这类茶园是今天普洱茶的主要原料来源。在品质取向上要求选育适合制造红茶、绿茶的茶树品种。所以很多良种茶并不是制作普洱生茶的理想原料。

       良种台地茶呈灌木形态,树高通常在80厘米左右,叶型较小,叶身较薄。口感表现上,良种茶制作的晒青茶大都茶性烈、茶质较薄,香气飘扬,鲜爽度低,口感刺激性强,苦涩重,回甘快但存留时间短,茶韵主要表现在舌面前段,香气扬于上颚中、前段,舌尖有明显凉感或麻感。

       单一品种的良种茶,口感优点与劣势都很突出,因此在制生茶时,要借助拼配技术弥补各个单一品种口感的缺点。但在制作熟茶上,由于良种茶中多酚类、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比原始品种更具优势。


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外形

       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

香气


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台地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


口感


       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

       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叶底


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

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韵味

       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


       台地茶的后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



一号聊茶上期聊的是 普洱茶之临沧茶区,若你有兴趣阅读或重温此文,请点文后的阅读原文

非常感谢您浏览此文,若有什么建议请联系一号聊茶小编

小编:QQ 12340002   微信 Q12340002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一号聊茶》是您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地茶、乔木茶、古树茶、灌木茶、野生茶之别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普洱茶茶界十大谎言
普洱茶分类解释
普洱茶茶种与生长形态大全(多图长文,注意流量!)
不明词意怎言懂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