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琚讲堂第39讲董延喜分享:养护生命 远离死地

2018年12月29日下午3点,周口道琚酒店三楼,老子学堂准时开课。

首先,领颂老师何艳红带领大家颂读了《道德经》第十、十一、十二章。

接着,董延喜老师为大家讲解道琚讲堂第39讲:养护生命,远离死地。来自省内外的26位《道德经》爱好者参与了分享。

董老师说, “养生”一词,源于《庄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庄子讲养生,是通过“庖丁解牛”这则故事来解说的。丁厨子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像刚磨过一样锋利无比,不是他的刀好,而是他用心研究了牛的结构,利用牛的关节之间的间隙准确下刀,才能在中缝里正道直行,这种借势借力的解牛之术之所以“游刃有余”,实则是对生命自然规律的一种洞透和遵从。如果把钢刀比喻为人的生命,人要从事各种活动,如果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合于自然,就会游刃有余,宝刀不老。反过来说,如果不讲规律,乱闯乱撞,多快的刀子都会被碰得豁豁牙牙,这刀子寿命肯定不会长。

司马迁把老子的养生称之为“修道养寿”,他在《史记》中写道:“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称养生为“摄生”,“摄生”的意思就是统驭生命运化规律,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受到犀牛、猛虎的伤害,在战阵中不会受到敌方兵器的伤害;所以兕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甲兵用不上他的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致死的地方。

老子说的“摄生”,庄子说的“养生”,司马迁说的“养寿”,都是在说要统驭生命运化规律,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

一般人说养生,重点在这个“养”字上。老子教我们养护生命,重点在这个“护”字上。是一种远离凶险,自我保护的大养生。这个大养生,就是“善摄生”,只有“善摄生”,才能远离生命死地。只有遵循天道的规律去养生,才能真正地保护健康,保全生命,享尽天年。古老的《黄帝内经》里听说的“天年”两个甲子120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夏代18岁,秦代20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1949年35岁,2005年 71.8岁。只要我们学会老子“修道养寿”之法,人活百岁不是梦。

接下来,董延喜老师详细讲解了老子总结的“五大生命死地”,提醒大家要做到养生有度“十不过”。(本公众号会陆续发出,请大家持续关注。)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学员们各自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董老师对每个学员的发言进行解惑式点化。近三个小时的学习分享,让大家兴趣盎然,收获满满。

董老师为学员在《<道德经>传家版》上签名

(明荷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出生入死与养生的关系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道德经启示录119:善摄生者无死地
《道德经》说:人生有两种态度三种结局,过分供养的生命最不堪
道德经:出生入死
第十章,营载魄抱一,能无离乎?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